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复发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器官移植科2007年10月至2022年1月,术前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并经病理证实的124例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复发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诊断肝癌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并采用线性加权Kappa检验对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病理诊断移植肝脏肿瘤复发124例,其中单发病灶59例,多发病灶65例。超声造影模式:动脉期高增强96例,等增强型16例,低增强12例,快进快出106例,快进慢出5例,等进快出11例,等进慢出2例。超声造影诊断移植肝肝癌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7.6%、97.4%、98.4%、96.2%、97.5%。对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948(P <0.001)。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超声造影根据其特征性增强模式,对肝癌肝移植后移植肝复发病灶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26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病倒资料。微波消融62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前、术中和术后均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经皮穿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22例,术中B超导向微波消融治疗4例。结果 本组病例消融术后无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B超CDFI检查判断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疗效的准确性为64.5%,肝脏CEUS判断准确性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41,P<0.05)。增强CT诊断准确性为91.9%,与B超CDF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6,P<0.05);与肝脏C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72,P<0.05)。结论 肝脏超声造影能够精准指导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精确地用于消融术后疗效评价和随访。  相似文献   

3.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和新型超声造影剂的面市,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世界范围内,肝癌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第10位,死亡率第4位,其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长趋势[1,2]。肝癌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早期诊断多依赖于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甲胎蛋白(AFP)为应用最广的肝癌诊断肿瘤标志物,然而20%左右HCC患者AFP阴性,当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作为肝癌治疗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模式被广泛应用,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地观察肝血流的变化,对肝癌的RFA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探讨实时动态肝脏超声造影引导肝癌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40例因肝癌就诊我科行RFA的患者,按超声引导方式分组,22例为常规超声组(常规组),18例超声造影组(造影组)。比较两组RFA治疗的完全消融率(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评估)、术后并发症(感染、胆汁漏、出血、针道种植转移、坏死性肝脓肿、肝衰竭、皮肤灼烧坏死)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RFA后行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肿瘤残留与凝固性坏死,分析肿瘤残留率;并对RFA治疗疗效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常规组完全消融15例,完全消融率68.2%,造影组完全消融17例,完全消融率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内单发病灶、是否肝内有子灶、是否超声造影是影响RFA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引导下RFA效果优越,完全消融率高;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对肿瘤残留与凝固性坏死的鉴别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对小肝癌合并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肝癌合并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使用造影剂Sonovue对小肝癌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价肝癌瘤体内的增强变化,并与动态增强CT和(或)动态增强MRI对比。结果 小肝癌超声造影的表现以动脉期呈高增强,门静脉期呈等或低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为标准,正确诊断率为88.2%(60/68),而结合延迟期肝癌呈低增强的标准,正确诊断率为97.1%(66/68),假阳性率2.9%(2/68)。结论 超声造影能提高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常规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或可疑肾脏占位的患者应用超声造影、螺旋CT检查,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对比。结果:超声造影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6.7%(29/30)。螺旋CT准确率是90%(27/30)。结论:超声造影能明确显示肾脏肿瘤的存在,对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特征及其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03例142个病灶进行团注法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声像特征.结果 本组病灶按始增方式分为5型,峰值声像分为4型,造影剂灌注方式分为7型.不同病灶的超声造影时相特征不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x2=47.430,P<0.05).结论 病灶特征性的始增和造影剂灌注方式在鉴别诊断方面有很大帮助,峰值声像意义则不大.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增强CT相比可显著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下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对70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普通直肠超声(TRUS)组穿刺活检34例,CEUS组36例。结果:CEUS组36例患者共接受穿刺282针,平均7.8针;TRUS组34例接受穿刺279针,平均8.2针。CEUS组发现前列腺癌9例,阳性率为25.0%;TRUS组8例,阳性率为23.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穿刺组织条石蜡病理标本显示,CEUS组282针中,阳性针数37针,阳性率为13.1%;TRUS组279针中,阳性针数25针,阳性率为8.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EUS下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安全可靠,可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中对病例选择、疗效判断和引导穿刺的作用.方法 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2.4 ml经肘静脉团注、采用低机械指数连续成像技术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对137例肝癌病人(肝细胞性肝癌HCC 131例,转移性肝癌MLC 6例)共计168个肝癌灶消融前后进行CEUS检查,观察消融前造影前后肿瘤数目、大小、血供情况的变化,分析消融后CEUS在肿瘤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作用,并以同期CT或MRI或病理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取得病理诊断.结果 137例肝癌(微波消融MWA 80例、Quadra-Fuse多极酒精消融QEA 57例)的完全消融91.1%,不完全消融8.9%,局部复发8.3%,远处复发20.4%.造影前后肿瘤大小差异明显者4例(2.9%);造影后肿瘤数目增多者16例,减少者5例,平扫超声不能显示只能通过CEUS确认病灶8例,29例(21.2%)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肿瘤数目有改变,12例(8.8%)因肿瘤数目的 变化而改变了治疗方案.消融后平扫超声不能确定的局部残留灶15处和局部复发灶11处再消融前需要CEUS定位穿刺治疗.其中1处局部复发灶和1处残留灶CT未能检出,均由CEUS先诊断,并得到病理活检证实.CEUS与CT或MRI比较,对消融治疗后有无残留和局部复发判断的准确性达98.8%和98.8%.结论 消融前CEUS有助于正确选择消融病例和治疗方案、显示平扫超声无法显示的肿瘤.消融后CEUS能准确确定消融范围、判断消融疗效、能敏感的检出平扫超声未能检出的小残留灶和复发灶,并定位引导残留灶和复发灶的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技术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9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成像、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按照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Gleason 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6分,n=21)、中危组(7分,n=24)、高危组(≥8分,n=28)、良性前列腺增生组(n=46)。分析对比各项超声技术在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直肠超声成像联合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及经直肠超声成像联合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在前列腺癌低危组与前列腺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前列腺癌中危组、高危组与前列腺增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联合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与前列腺增生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超声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6.77%、58.18%、49.23%及55.77%,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13%、70.91%、65.00%及71.93%,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64%、81.82%、78.95%及83.33%,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85.45%、88.68%及87.50%,各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技术均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有临床价值,二者联合在Gleason评分≤6分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1年10月解放军第八十一医院收治的1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行CT等检查收集二维影像学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行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模拟手术操作以制订手术方案.术中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选择性阻断肝血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或非解剖性局部肝切除术.采用电话和门诊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77例患者术前完成三维重建,39例患者行ICG R15检查,95例患者在术中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14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采用Pringle法行入肝血流全阻断4例、肝蒂部分阻断48例、未行肝门阻断89例.其中行解剖性肝切除术者占85.11%(120/141).手术时间为(188±56)min,术中出血量为(230±100) mL,围手术期输血者12例,术后当日腹腔引流量为(147 ±58)mL.术后ALT、AST和TBil峰值分别为(219±121)U/L、(214±104) U/L和(32±14) μmol/L.术后8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膈下感染、腹腔积液、胆汁漏等并发症,5例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22%(13/141).所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尢肝衰竭和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11.0 ±2.6)d.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肝细胞癌130例、胆管细胞癌11例,切除肿瘤直径为(5.8 ±1.7)cm,其中1例患者切缘阳性.13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0±10)个月,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5%、75.9%和65.2%,生存时间为(43±5)个月.结论 精准肝脏外科理念运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术后并发症少,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囊性肾肿物超声造影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囊性肾肿物诊断价值. 方法 按照影像诊断标准,对29例囊性肾肿物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诊断结果进行分级,与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男15例,女14例,年龄18~63岁.肿瘤位于左肾13例,右肾16例.29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后1~3 d行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 结果 29例中20例有病理结果,其中恶性18例、良性2例.其余9例中失访1例,8例随访6~12个月,经超声或增强CT检查,病灶无明显变化.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囊性肾肿物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0.997、0.997,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增强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超声造影对于囊性肾肿物诊断效果优于常规超声,与增强CT相似,可以应用Bosniak诊断系统对囊性肾肿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王建红  赵扬  李志强  吴晓冬  郭源  臧运金 《器官移植》2017,8(6):440-444, 449
目的  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劈离式肝移植术后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劈离式肝移植术后受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及超声造影检查。总结10例劈离式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分析受者术后常规二维超声、彩超和超声造影的检测结果。结果  10例劈离式肝移植受者中,死亡2例,1例死于肿瘤复发多器官转移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脏骤停,余8例预后良好。10例受者中,彩超检查肝动脉显示率为80%,未见显示的2例进一步行超声造影,结果提示肝动脉栓塞1例,肝动脉显示良好1例。10例中,常规二维超声肝实质回声显示异常5例,其中1例S5段呈高回声;1例S7段呈低回声;1例S4段呈高回声;1例S5及S6段先呈先低回声后高回声;1例肝内多发低回声及略高回声。超声造影显示3例回声异常区微循环血流灌注与正常回声区明显不同步,呈现早到达早消退的图像特征,考虑与肝静脉回流不畅有关;1例回声异常区其微循环血流灌注与正常区域明显不同步,呈现早到达同步消退的图像特征,考虑肝静脉回流不畅和心肌梗死导致肝脏断面处淤血及水肿;1例肝内多发“快进快出”异常灌注区,考虑术后肿瘤复发。结论  超声造影在劈离式肝移植术后监测中可作为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超的有效补充,有助于了解劈离式移植肝的血流及灌注情况,可及时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介入治疗(TAIT)在肝转移癌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470例肝转移癌患者共行TAIT 1231例次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近期、远期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价TAIT对肝转移癌患者的疗效,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470例患者中有94例完全缓解,143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50.4%(237/470),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6.8%、35.6%、16.9%、7.3%,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发肿瘤是否切除、肿瘤血供状况、肝转移癌是单发还是多发、有无门静脉栓塞、TAIT后是否行辅助化疗、原发肿瘤是否为乳腺癌、肿瘤是否累及多个肝叶、TAIT前是否伴有其他部位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8项因素(X2=17.322,12.593,8.721,8.573,8.492,7.838,5.623,5.463,P<0.05).结论 TAIT对不能手术的肝转移癌是一种有效姑息性治疗方法.原发肿瘤已切除、肿瘤血供丰富、孤立性肝转移癌、肿瘤仅累及单个肝叶、无门静脉栓塞、原发肿瘤为乳腺癌、TAIT后行辅助化疗、无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TAIT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对原位劈离式肝移植(ISSLT)术前供肝评估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接受供肝在体劈离术前的超声检查资料。5例供者术前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酌情行超声造影。 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细小2例,略粗略强2例,增粗增强1例。5例供者肝内动脉、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肝中静脉及其属支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显示良好。5例供者右肝前叶剪切波成像弹性值为2.67~4.35 kPa。2例供者行超声造影,1例未见异常,1例肝动脉解剖变异。术中所见肝脏血管情况与超声评估相符。病理结果示5例供肝肝小叶结构大致正常,均未见脂肪变性。 结论超声可以作为ISSLT术前供肝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了解供肝大小、质地、脂肪变性、血管变异等情况,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从硬度、微循环灌注检测两方面进一步评估供肝质量,作为常规超声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增效RFA治疗肝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共48个肿瘤结节,直径为1.2~7.5 cm,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或在开腹直视下将射频电极置于肿瘤内,同时置入20G的穿刺针,射频治疗过程中从穿刺针间断注入高渗盐水5~10 ml.随访3~79个月,术后定期行造影或CT检查动态监测RFA治疗效果.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AFP水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18例术前AFP阳性患者中有14例完全转为阴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3,P<0.05).术后超声造影或CT检查显示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4%(45/48),直径≤4.0 cm的肿瘤结节完全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5%(2/42),无手术死亡.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l%、85%、70%.结论 高渗盐水增效RFA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囊性肾脏肿物良恶性方面的作用,并评估CEUS在预测恶性囊性肾脏肿物组织学类型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经常规超声(US)和CEUS检查的43例患者的43个囊性肾性肿物,诊断结果经病理及随访证实。US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多房或单房、囊壁及分隔最厚处厚度、有无钙化、囊内有无实性结节,实性结节有无彩色血流。CEUS观察病灶的囊壁及分隔增强后厚度、多房或单房、囊壁及囊内容物有无增强、增强程度等。结果:43个病灶中良性13例,恶性30例。恶性肿物中,透明细胞肾癌21例,乳头状肾癌2例,多房囊性肾癌5例,卵巢癌肾转移2例。cEus与US诊断恶性囊性肾脏肿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0.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多房囊性肾癌与其他亚型囊性肾细胞癌CEUS表现有所不同。多房囊性肾癌多表现为多房囊性肿物,囊内见增强分隔,不伴囊内增强实性结节。其他亚型肾细胞癌多可见囊内增强实性结节。结论:CEUS有助于囊性肾脏肿物良恶性鉴别及恶性囊性肾脏肿物组织学类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