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正     
臂从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麻醉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有时麻醉效果不确切,不能满足手术要求。虽然有时辅用静脉全麻药也能顺利完成手术,但却增加了麻醉的风险,给术中麻醉管理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不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穿刺方面的问题(如异感不明显、离神经干太远、没进入神经鞘等),当造成麻醉效果不满意。常用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有肌间沟阻滞法和腋路阻滞法,而锁骨上阻滞法和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因有致气胸的并发症而相对较少应用。选择合适的臂丛麻醉方法,直接影响麻醉的效果,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钊 《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0):799-800
目的:观察"铅锤法"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013年上肢骨折手术206例,采用"铅锤法"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206例中有204例一次或两次穿刺成功,占99%,全部病例未发现有气胸以及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铅锤法"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方法简单,麻醉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王锐  韩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14-115,118
目的:观察锁骨上神经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锁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 A组采用单纯高位肌间沟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B组采用锁骨上神经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肩关节及肩关节以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锁骨上臂丛麻醉组(A组)和肌间沟臂丛麻醉组(B组),观察不同的臂丛神经阻滞法的麻醉效果、阻滞范围、对止血带的耐受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入针深度、止血带痛发生率、麻醉操作时间以及感觉运动的阻滞成功率。结果A组止血带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运动阻滞的成功率也明显高于B组,B组有尺神经阻滞不全的例数,而A组则没有1例阻滞不全的情况,两组均无气胸和局麻药中毒。结论改良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上肢手术128例经验。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的上肢手部、前臂、上臂、肩部及锁骨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结果:本组麻醉完全112例,对镇痛、肌松不全者术中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可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持续时间长且可反复穿刺,并发症少而短暂,操作易于掌握,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及肩部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庄颖  孙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25-125
目的观察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Ⅱ组单纯行颈丛和臂丛神经阻滞,Ⅲ组行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三组均于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阿托品,局麻药配方为1%利多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25~35ml行神经阻滞。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Ⅰ组麻醉优良率为70%,Ⅱ组麻醉优良率为75%,Ⅲ组麻醉优良率为9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用于锁骨手术安全有效,临床麻醉效果满意,而且针对性强,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肩部及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肌间沟进路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和肌间沟进路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B组)。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复合液25~30ml行神经阻滞。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及麻醉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镇痛效果28例优良好于A组的19例(P〈0.05)。麻醉并发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锁骨手术较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完善,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时,存在麻醉效果阻滞不完善的缺点,术中需加辅助药。2001—2004年我院采用颈丛加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的方法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共136例,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106例行上肢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53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患者应用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3.87±1.42)min短于常规组的(6.23±2.21)min,神经阻滞持续时间(363.89±39.79)min长于常规组的(243.67±28.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低于常规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96.23%高于常规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进行对比,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具有麻醉快速起效、麻醉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鉴于临床习用之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法有时伴有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肿及Hornor's 症候群,因此我院麻醉组于1963年间采用短针浅刺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法于35例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颇称满意。本组35例之年龄在5—63岁间。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肩胛部稍抬高,头转向对侧30°∠—45°∠,阻滞侧肩胛尽力下垂,上臂与体位平行而固定之。术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上肢手术156例经验。方法分析2002年6月~2004年12月采用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锁骨部、肩部、上臂、前臂及手部手术。结果本组麻醉完全112例,尺侧皮神经和尺神经手支或单纯尺神经手支麻醉不全者28例,正中神经阻滞不全者9例.桡神经不全者7例。结论经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持续时间长,且可反复穿刺,并发症少而短暂,操作易于掌握,敌对上肢及肩部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肥胖患者上肢手术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上肢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均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传统组各30例,分别于超声监视下与异感法来寻找神经位置并阻滞。观察阻滞操作时间,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肌皮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操作时间,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肌皮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传统组,麻醉优级率(93.3%)高于传统组(6 0.0%),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传统组(4 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能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操作时间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陶爱玲 《医药世界》2010,(7):738-738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用于上肢手术,方法可选择肌问沟、腋路、锁骨上、锁骨下等方法。我科2008—07—2009—06对3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进行麻醉。麻醉起效快、效果好、并发症少Ⅲ。现将麻醉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许峰  李熹 《淮海医药》2012,30(1):64-65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方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随机分为2组:即神经刺激定位组(Ⅰ组)、传统方法组(Ⅱ组),记录麻醉操作时间、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即局麻药注毕至可以开始手术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观察手术开始前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情况,评定每组麻醉阻滞效果及术中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结果 I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桡神经及肌皮神经阻滞满意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麻醉操作时间、正中神经及尺神经阻滞满意率、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操作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便、麻醉起效快,阻滞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经培训后操作时间与传统臂丛阻滞无明显差异,可代替传统腋路臂丛阻滞用于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对80例锁骨骨折患者实施骨折手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对阻滞效果评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而对照组为85%,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臂丛阻滞麻醉。对照组出现了3例喉返神经阻滞,而观察组出现了2例喉返神经阻滞。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是一种具有较好麻醉效果且非常理想的麻醉方法,为手术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者,行肌间沟顶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本组麻醉阻滞完善,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良反应少。结论用1%利多卡因与0.25%罗哌卡因混合液肌间沟臂丛阻滞可用于锁骨手术,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锁骨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三组,其中臂丛神经组40例,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进行麻醉,颈丛神经阻滞组40例,使用颈丛神经麻醉阻滞方式进行麻醉,联合组40例,使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麻醉阻滞方式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三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麻醉有效率为100.00%,臂丛神经组麻醉有效率为77.50%,颈丛神经组麻醉阻滞有效率为75.00%。联合组麻醉有效率高于臂丛神经阻滞组和颈丛神经阻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臂丛神经阻滞组与颈丛神经阻滞组的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接受锁骨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对患者进行的麻醉的有效率比较高,对于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提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锁骨手术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单侧臂丛神经阻滞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上肢手术的常用方法.但有时阻滞不全或者患者术中恐惧、知晓和不适感强烈,常不能满足手术需要[1].有学者推荐,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麻却能够消除这种不适感和术中知晓对患者造成的心理伤害[2].但气管插管又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我们应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通气浅全麻,尤其适合老年患者上肢手术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超声引导之下行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以及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者间效果的比较,以探寻一种更好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拟行手部或前臂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喙突组42例行超声引导下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逆行组42例行超声引导下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并对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记录。结果逆行组的尺神经以及前臂内侧皮神经起效时间少于喙突组(P〈0.05)。同时,逆行组出现1例误人血管、3例Homer’s综合征。结论超声引导下,无论是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抑或是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均为临床上有效的、可行的区域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邓志杰  郭志华 《中国药师》2017,(6):1078-1080
摘 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上肢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n=40,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和神经刺激器组(n=40,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麻醉效果,麻醉完成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超声引导组阻滞完全率为97.5%,显著高于神经刺激器组的65.0%;阻滞不全率则显著低于神经刺激器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0%,也显著高于神经刺激器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麻醉完成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神经刺激器组(P<0.05),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神经刺激器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神经刺激器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较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效果优于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