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临证指南医案》探讨叶天士络病学说的主要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络病的论述入手,论述了叶天士络病学说的主要思想.络病的形成,多因六淫外邪、情志、劳倦、跌仆等损伤脉络,或久病、或久痛、或络脉空虚皆可导致络脉病变,形成络病.络病的治疗,当分虚实,实证用辛味通络诸法,虚证用补虚通络诸法.其"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说,是对内伤杂病理论和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也为后世活血化瘀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启发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
《临证指南医案》之"肝-胃"相关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肝—胃"相关理论及在该理论指导下的药物使用情况,认为<临证指南医案>在脾胃、肝胆两系统内重点提炼出胃、肝这两个主要脏腑,并强调两者在系统间的联系,同时叶天士还将人体放于自然之中,运用四时六气理论,与气候、时令、昼夜同步解释病机,指导治疗."肝—胃"关系被叶天士运用到大多数疾病的辨治,是叶天士辨证思路中的重要模式.该书"肝—胃"相关模式是肝脾相关的一个特例,丰富了五脏相关学说中肝脾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家,对后世影响极大.<临证指南医案>[1]中运用选用了<伤寒论>方42张及<金匮要略>方27张,明确提出用仲景方或仲景法以及虽未明确指出但印迹明显的病例在500例以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叶氏善于活用仲景方,是师古而不泥古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临证应用桂枝汤的经验,为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方法]搜集整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桂枝汤的医案,分析桂枝汤的适用病证、方药化裁和药量规律。[结果]《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桂枝汤的医案总计40则,包括咳嗽中门、虚劳门、胃脘痛门、腹痛门、汗门、痞门等。叶天士以桂枝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化裁,除了常规治疗外感病、咳喘、汗证外,还用于治疗内伤疼痛、虚劳、心悸、痞证、泄泻、寒热如疟、发疹等病证,扩大了桂枝汤的应用范围。[结论]叶天士既重视对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又善于结合临床发展创新。学习叶天士对桂枝汤的加减应用,能够为临床拓展应用桂枝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积聚篇中指出:“著而不移,是为阴邪聚络,大旨以辛温入血络治之”。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病机和治法,指出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在于“阴邪聚络”,其主张“络以辛为泄、以通为用”,由此提出“辛温通络”的治疗思想,对后世治疗恶性肿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近年来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研究文献,探讨叶天士对单味药和方剂的运用规律及特点,概括叶天士对疾病的病机及分型的认识,总结叶天士临证运用的各种辨证方法,发现叶天士的临证思维是决定其临床疗效的关键。加强《临证指南医案》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研究,对更好的传承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辛润开肺思想在便秘中的运用。叶天士治疗便秘时主张腑病治脏、下病上取,特立辛润开肺一法,其立法严谨、用药灵活、配伍精当。然其所著《临证指南医案》一书案语甚为简括,其诊治之法甚难掌握,以《临证指南医案》为蓝本,节选肠痹、肺痹及其他散在各门中典型医案,并结合其他古籍加以分析探讨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对《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的下法病案及方药进行分析、归纳,认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了丰富的下法理论,叶氏学习古方古法,对先世医家下法理论继承和发展,但又不拘泥于古方古法,灵活多变。体现了叶天士在下法应用中“以通为用”、“以通为补”,根据病位、病性、病情轻重缓急的不同随证立法组方,注意顾护阴液、邪正兼顾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肠痹一病共8则医案,其中指出肠痹最主要症状就是大便不通,与当今现代医学中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主要症状相同。本文根据叶天士医案中治疗肠痹的经验,总结肠痹一病的主要的病机以及常用的基础方剂,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一病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气机升降角度探讨叶天士治疗便秘的特色。[方法]通过学习《临证指南医案》中便秘的相关论述及医案,总结叶天士医案中便秘的病因病机特点,阐述叶天士辨治便秘的遣方用药独特之处,并附以验案一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叶天士将便秘的重要病因病机归于脏腑气机失常:即肺失宣降、肝失疏泄、三焦不畅、气血结痹、阴虚阳亢及胃失和降,与此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为开降肺气、疏泄肝气、宣通三焦、双通气血、潜阳固阴及和降胃气六法。所附验案以叶天士脏腑气机升降学说为指导,采用疏利肝胆、宣肺通腑、活血通络之法治疗便秘,临床疗效确切。[结论]通过调畅全身脏腑气机治疗便秘是叶天士治疗便秘的特色,值得深入学习及挖掘。  相似文献   

11.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吴医对杂病的诊治独具特点:运用"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主客交"等络病理论指导脾胃病临床实践,每获良效。现以"络病理论"为切入点,梳理并总结明清吴门医家现存古籍医案中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和实践,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晓阳 《中国病案》2011,12(5):25+21-25,21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病历书写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及质量控制在病历书写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根据中国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的要求对抽取的病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质控后病案缺陷数和病案首页、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手术相关记录、检查报告单、护理文书的缺陷率较质控前明显减少。结论病案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持久、有计划的管理,一刻都不能松懈,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系统介绍了络脉研究概况,提出了病络的概念.认为病络作为一种病理状态与过程,标志着疾病的演变;作为病位病机与病势,是认识疾病变化、确定治疗方案的一个理论工具.从病机看病络可理解为各种病理因素以络脉为幕布的病变的影射;病络作为一种病理过程,包含着复杂的动态病位变化,具体体现为各种病理因素的空间特性的演化;病络作为络脉的一种非正常状态,标识着络脉的种种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初步研讨了病络与络病内涵的异同,前者属于中医学的病机范畴,后者则限定为泛指发生于以络脉为主要病位、以络脉的功能和或结构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疾病.强调深入分析病络机制,对寻求共性的证候病机、确定治法遣药组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稳定期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统计分析5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病程、分期的关系。结果稳定期白癜风证型以肝肾不足型、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三大证型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肾不足型、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增高,其中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病程〈1年和〉1年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白癜风中医证型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为吴门医派的代表性人物,通过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的分析研究,系统整理叶氏对络病学说的认识及其在内伤杂病临床应用的经验。叶氏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点,阐明了络病的病因病机,并在前人基础上创辛香通络、化瘀通络、虫蚁搜络等治疗大法与方药。深入研究其络病学说对提高辨治疑难杂证的临床疗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毒损脑络理论假说出发认识出血性中风(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成为学界的一种新思路。微血管破坏受损是ICH的核心病变和基本动因,也是探求ICH后"病络"的生物学基础的一个切入点。络脉是以解剖为基础的结构功能统一体,与微循环、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存在密切联系。在ICH中,毒损脑络、络脉瘀阻、饮停络阻是ICH发病的关键病机,在现代生物学中它们与微循环调控、血管调节功能、血脑屏障等病理生理过程紧密相关。这种探讨将我们对ICH"病络"的认识带入了微观的层次,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总结《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诊治思路,指出叶天士在"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阳化内风"病机认识基础上,临证灵活运用滋养肝肾、潜阳息风的治疗法则,并融入络病理论,创辛润通络、化湿通络、祛痰通络、养血和络等多种和络通络之法,并重视岁时节气对人体的影响,依据时令不同加减用药,临床不囿于成法,辨证施治,对复杂病证处理分标本缓急,又常多法并用,防治中风先兆。  相似文献   

18.
举办病案书写岗前培训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启荣 《中国病案》2006,7(4):41-42
病案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我院多年来,举办病案书写岗前培训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及体会。使参加学习班的临床医师充分认识到病案是法律文书的重要性,端正态度,认真书写好每份病案,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症状多样,病程迁延,属疑难重症。瘀血阻络为本病病机关键,“瘀”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按照本病不同时期热毒血瘀、气虚血瘀、肾虚血瘀的病机拟定治则和方药,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冠心病的发病起于心气亏虚,成于脉络瘀滞,有阴阳痰水风之变,其治疗宜以益气通络贯穿治疗始终,擅用芪丹护心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对于心气亏虚脉络瘀滞证,方用芪丹护心饮加减;气阴两虚脉络瘀滞证,合用生脉散;阳气亏虚脉络瘀滞证,合用桂枝甘草汤;心气亏虚痰瘀阻络证,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心气亏虚瘀水互结证,合用苓桂术甘汤;气虚络瘀阳亢风动证,合用天麻钩藤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