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药物.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将E-选择素溶于生理盐水后注入大鼠股静脉中,建立模型后1h、4h和1周断头取脑组织做病理切片及计算梗死体积.结果 E-选择素治疗组比对照组坏死体积明显减少.结论 E-选择素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选择素和L-选择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规律,探讨它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选择素组、L-选择素组和持续缺血组,采用尼龙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未见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P-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3h出现少量表达,12h达高峰,48h仍有表达;L-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h出现少量表达,6h达高峰,24h仍有表达。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明显上调,两者介导了白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卡托普利对内皮细胞分泌E-选择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内皮细胞产生E -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培养肺静脉内皮细胞 (ECV3 0 4) ,分别用TNF α(浓度为 5、10、2 5、50、10 0ng/m1)和AngⅡ (5、10、2 5、50、10 0nM )刺激 ,在 50ng/mlTNF α刺激的基础上用卡托普利 (2 0、50、10 0、2 0 0nM )共育 12h ,用ELISA的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可溶性E 选择素浓度。结果 各浓度的TNF α和AngⅡ刺激 12h后E 选择素浓度明显增加 ,与空白对照相比 ,P <0 .0 5。各浓度的卡托普利明显抑制TNF α(50ng/m1)诱导的E 选择素分泌增多 ,P <0 .0 5。结论 TNF α和AngⅡ可以增加内皮细胞E 选择素的分泌 ,卡托普利可以直接抑制TNF α诱导的E 选择素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选择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规律,探讨P-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h再灌注组(3h,6h,12h,24h,48h),采用尼龙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未见P-选择素的表达,P-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3h出现少量表达,12h达高峰,48h仍有表达.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的表达明显上调,根据炎症反应的机理,说明其介导了白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可引起E-选择素表达增加。在人体脑血管中,E-选择素主要是介导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粘附。在人体脑卒中后,46%的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浓度在24~36h内升高,但大多数患者的sE在后续几天内降低到初始浓度。在多种动物局部大脑缺血模型中,使用抗E-选择素IgG抗体治疗后,动物存活率增加。由于对人体进行抗ICAM-1等其他粘附分子治疗的失败,以及E-选择素在脑卒中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因而人们越来越重视对E-选择素作用的拮抗,且强调使用人源性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E-选择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同时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作为对照组。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个亚组:A组22例(Gensini积分1~20),B组48例(Gensini积分〉20)。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选择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E-选择素水平冠心病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冠心病各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B组血清E-选择素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E-选择素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E-选择素基因A128C多态性对冠心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粘附分子E-选择素基因外显子3128编码处碱基A/C多态性与冠心病(CHD)严重性的关系,及其对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了解通过该基因型筛选CHD易患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可能性。方法:入选 145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其中73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2例为稳定型心绞痛,并入选1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E-选择素基因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结果:CHD组和对照组及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E-选择素A128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差异。CC+AC基因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5.843倍(OR=5.843,95%CI:3.066~11.133)。 CC+AC基因型的血清E-选择素浓度显著高于AA基因型(49.9±9.6)ng/ml与(35.3±7.4)ng/ml,P<0.01)。结论:E- 选择素基因A128C多态性与CH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可影响血清E-选择素水平,C等位基因可能是CHD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米诺环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层TrkA/Akt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腹腔给予米诺环素,评价神经缺损体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米诺环素对皮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Akt通路的影响。结果:米诺环素能显著改善I/R诱导的神经缺损体征,同时能诱导皮层TrkA表达上调及Akt活化(P<0.01)。结论:米诺环素可通过上调TrkA/Akt通路,减轻I/R损伤。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E-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E-选择素的水平变化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4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3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及3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 各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ng/ml)分别为:正常对照组29.24&#177;12.23;NDR组92.39&#177;43.12,与对照组比较t=8.57,P〈0.01;DR组182.45&#177;90.21,与对照组比较t=11.88,P〈0.01;与NDR组比较,t=5.63,P〈0.01.可见,NDR组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R组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显著高于NDR组.结论 E-选择素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检测E-选择素水平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对E-选择素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E-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中的一员,随着研究的深入,E-选择素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文章详细介绍了E-选择素的结构、基因表达与调节,并探讨了近年来的E-选择素的功能、E-选择素与疾病相关性等研究进展,为E-选择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即时高压氧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y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9)、高压空气组(n=9)、高压氧组(n=9)、假手术组(n=5),前三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高压空气组、高压氧组在高压氧舱内造模,高压氧组于造模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各组大鼠均于术后6 h断头取脑,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占脑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及高压空气组梗死百分比均显著减少(P0.001),高压氧组减少得更显著(P0.001)。结论即时高压氧治疗能够降低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后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帕瑞昔布组(PA组).电凝左侧大脑中动脉、夹闭双侧颈总动脉60min以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72h时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半影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结果] I/R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高于PA组(P〈0.05);与SH组相比,I/R组缺血侧半影区HMGB1表达减少,而PA组较I/R组HMGB1表达减少(P〈0.05).[结论] 帕瑞昔布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熊伟  黄光英 《中国康复》2007,22(3):147-149
目的:观察针刺对局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基质金属蛋白-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分为A、B、C3组各8只,A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B、C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C组于造模结束30min后针刺大鼠肢体,5h后再针刺1次,以后每天1次,均20min。3组大鼠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大鼠皮层MMP-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大鼠大脑皮层MMP-2 mRNA和MMP-2蛋白有少量表达,B组增高明显(P〈0.01);与B组比较,C组MMP-2 mRNA及MMP-2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降低MMP-2表达,减少脑水肿,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红细胞压积(Hct)的影响。方法改良Longa 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莫诺苷小剂量(30 mg/kg, n=8)、中剂量(90 mg/kg, n=8)、大剂量(270 mg/kg, n=8)和阿司匹林(n=8)连续灌胃7 d,每天1 次。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血样测试仪检测Hct。结果模型组大鼠Hct 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01);莫诺苷小、中、大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的Hct均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莫诺苷能显著性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Hct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PI-1095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6组:BPI-1095大剂量组(240mg/kg)、BPI-1095中剂量组(80mg/kg)、BPI-1095小剂量组(27mg/kg)、阿司匹林组(80mg/kg)、安慰剂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于线栓法复制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术后10min,动物分别以灌胃的方式给予不同剂量的观察药物及对照药物。于给药后4h、24h采用动物行为学量表对缺血动物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24h评分完成后,在造模成功且存活的各组动物中,每组随机取7或8只(使每组各剩余5只)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大脑半球梗死面积百分数。结果大剂量及中剂量BPI-1095可以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P<0·05);大、中剂量治疗组梗死面积百分数小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80~240mg/kgBPI-1095可以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缩小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后非缺血区皮质的扩散性抑制波(SD).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12只,随机分为光化学诱导组、光化学抑制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诱导组和MCAO抑制组,每组各3只.前2组制备光化学血栓脑缺血模型,后2组制备MCAO脑缺血模型,光化学抑制组和MCAO抑制组分别于造模前给予MK-80...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缺血再灌注早期脑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情况的观察,探讨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发挥神经毒性作用时nNOS亚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模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研究结果显示缺血区脑组织nNOS的表达在缺血到再灌注2h内始终呈上升趋势。【结论】CI/R大鼠模型缺血区脑组织的nNOS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早期持续升高,表明缺血脑组织nNOS的表达变化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即时高压氧治疗对缺血早期脑水肿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 大鼠18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对照组(n=6)和高压氧组(n=6)。对照组及高压氧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其中高压氧组在舱内升压时进行模型制备并予高压氧治疗60 min。各组均于术后6 h 行Longa 评分法评分,采用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SP 法观察水通道蛋白4 (AQP4)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压氧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改善(P<0.05),缺血半球脑含水量减少(P<0.05),AQP4 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即时高压氧治疗可有效缓解脑缺血后症状,对脑水肿的发生有抑制作用;AQP4 表达减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各6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川芎嗪干预组。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大鼠大脑皮层Bcl-2和Bax蛋白阳性细胞的数目、平均灰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损伤侧脑组织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平均灰度均降低(P〈0.01);C组与B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平均灰度降低,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平均灰度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增强;川芎嗪可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