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渊相当于西医的鼻窦炎,主要症状是鼻塞、头痛、频流腥臭浊涕。急性发作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每干冬春季节受凉后复发,缠绵难愈。近年来,笔者应用苍耳散合选奇汤化裁,组成苍芩汤,治疗鼻渊28例(男21例,女7例;学生26例,教职工2例),一般服药3~5剂即见疗效,10~15剂获得临床治愈。一、苍芩汤组成及加减法:本方由苍耳子12克、黄芩18克、辛荑花10克、防风15克、甘草6克组成,痛头甚加羌活、白芷;头昏加菊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药:基本方生地、生石膏、代赭石各30克,川牛膝15克,丹皮10克,知母、黄柏、细辛各6克,升麻、甘草各3克。实火牙痛加黄连、大黄各6克,黄芩10克;虚火牙痛去代赭石,熟地易生地,加山萸、何首乌各10克;风火牙痛者加芥穗、防风各10克;并发风热感冒者加二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并发扁桃腺炎、咽炎者加射干、马勃、桔梗、山豆根、元参各10克等。水煎服,d 1剂,2剂为1疗程。治疗结果:治愈(服药1个疗程痛止,3月内未复发者)20例;好转(服药2个疗程痛减轻,3月内有复发者)6例;显效(服药3个疗程痛减轻,3月内有复发者)1例;无效(服药3个疗程以上,痛仍未解者)1例。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药:黄芩8克,羌活、独活、防风、麦冬、蔓荆子、菊花各12克,苍术10克,白芷15克,细辛4克,甘草5克,当归30克,川芎10~30克,每d 1剂,水煎服。伴心烦多梦加炒枣仁、远志;伴疲倦乏力加党参、黄芪;左侧痛加柴胡、红花;右侧痛加葛根。治疗结果: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41例;好转:症状较前减轻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服药最多10剂,最少3剂。  相似文献   

4.
读贵刊1981年第6期《仙鹤草镇咳》和1982年第5期《三仙汤治疗外感咳嗽》后,我将两文介绍的经验试用于临床,治疗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效果显著。方用瓜蒌皮、黄芩、百部、白前各9克,玉竹、款冬花各10克,败酱草12克,仙鹤草20~30克。兼表证加荆芥;胸闷加远志、枳壳;喉痛加射干、山豆卡根;痰多加桔梗、前胡。共治疗35人,其中服药2~4剂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1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法 川芎20g,荆芥、防风、白芷、薄荷、羌甘草各10g,细辛6g。加减:血管神经性头痛重用川穹至~30g,加白芍30g;阴虚加生地20g;鼻炎而致头痛加黄芪60g,玄参20g,射干10g;流黄涕者加苍耳子10g;神经性头痛加半夏、枣仁30g;肝胆火旺者加龙胆草、柴胡各15g;颈椎病所致头痛加葛根汤,10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6.
鼻渊治验     
桔梗汤,《千金》苇茎汤是仲景治疗肺痈之经方,笔者曾二方合用,治鼻渊效果满意,故介绍如下:方处:桔梗10克甘草15克芦根2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冬瓜仁15克。用法:以上为成人1日量,水煎2次分服。头痛重加生石膏60克先煎,白芷10克后下;脓涕多加野菊花、金银花各20克;鼻塞重加石菖蒲10克,涕中有血者加栀子10克。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1996年2月,笔者单纯运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产后感冒178例,服药1~2剂,症状消失154例,症状减轻18例,无效6例,有效率96.6%,疗效堪称满意。处方组成:柴胡、法夏、黄芩、大枣各15g,生甘草6g,生姜三片,太子参、黄芪、益母草各30g,当归12g。口干、鼻塞流浊涕去生姜,加桑叶、菊花、薄荷各12g,芦根30g;鼻塞流清涕加苏叶12g;发烧,无汗加青蒿30g;咳嗽吐稠痰加知母20g,浙贝母15g,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加陈皮、茯苓各15g;咽痛加板蓝根30g,射干、马勃各15g;舌红少苔加玉竹参20g。恶露不尽加桃仁、红花各12g。 病例1:王××,女,24岁。1992年4月6日诊。产后18天,恶寒发热1天,头痛无汗,口干苦,纳差,未服药,体温38.2℃,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数。上方去生姜,加青蒿、芦根各30g,一剂,汗出热退身凉,遂愈。  相似文献   

8.
一、治疗方法基本方药:银杏10枚(打碎去壳),射干12克,桔梗、川朴各10克,菖蒲、白芨各15克,萆薢30克,甘草5克组成。日1剂,水煎两次,每日300ml,10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房事;忌食油腻、奶、蛋,豆制品及一切荤腥之物。随证变化:血尿加乌贼骨、仙鹤草、白茅根各30克;湿热加苦参、土茯苓各30克;  相似文献   

9.
以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头痛,阴虚头痛加生地30克、元参20克、薄荷15克,减去羌独活;前额痛加葛根15克,升麻6克,两侧痛加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后头痛及头顶痛者加酒军、麦冬各10克;气血两虚头痛加入参15克(党参亦可)、白芍10克;眉棱骨痛加白芷15克。共治40例患者,服8剂而愈者17例,服12剂而愈者13例;服21剂而愈者6例;服30剂配合理疗、针灸治愈者2例,随访一年,均未复发。通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羌活胜湿汤加减确有养血祛风、平肝通络、升清降浊之功用。临床随症加  相似文献   

10.
一般资料 55例中,男21例,女34例;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6个月。方药组成及用法当归、黄芪各15克,川芎、白芍、熟地黄、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各10克,甘草5克,风盛者加僵蚕、乌梢蛇、全蝎各10克;热盛者加蝉蜕10克,薄荷3克,湿盛者加苍术10克,土茯苓15克;寒盛者加桂枝5~10克;血淤者白芍改用赤节,加桃仁、红花各5~10克。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服药最少者三剂,最多者三十剂。服药后半小时内不要外出,以免感受风寒。治疗结果:痊愈50例,有效3例,无效2例。病案举例徐×,男,31岁,1985年5月5日就诊。门诊号:0022350。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76~1983年间,用自拟补阳敛风汤治疗阳虚眩晕15例,其中痊愈10例,好转5例;服药最多者15剂,最少者5剂,平均10剂。补阳敛风汤的药物组成及加减法: 白术15克、茯苓20克、附片(先煎)20克、淫羊藿20克、京半夏15克、荆芥10克、炙草5克、川芎12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阳虚湿阻者加藿香、菖蒲、泽泻;阳虚饮逆者加桂枝、旋复花、代赭石;虚阳上越者加肉桂、川牛膝、磁石;阴阳俱损,上盛下虚加女贞子、白芍、龟板、珍珠母、磁石。典型病例病例一,杨××,女,50岁,工人。1979年5月诊。患者眩晕反复发作三年。刻诊:眩晕,站立不稳,喜闭目静卧,伴喜暖畏寒,恶  相似文献   

12.
安胎止呕汤药物组成:白参10克炒白术15克砂仁5克橘红10克当归10克炒香附10克厚朴10克竹茹10克甘草5克沙参10克石斛10克生姜10克,水煎服,若闻药即吐者可先食生姜片少许,随之服药。若胃火上逆者,加栀子,痰饮加茯苓、藿香。67例全部治愈。服药三剂愈者39例,五剂愈者22例,六剂以上者6例。  相似文献   

13.
靖安县雷公尖垦殖场卫生所彭治贤报道:应用自拟排石汤(金钱草、石苇各30克,冬葵子、云苓各20克,川牛膝、王不留行各15克,鸡内金、炒前仁、木通、炒泽泻、海金沙各10克),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其中肾结石14例,输尿管结石12例,膀胱结石4例。气滞血察者加元胡索、琥珀等;湿热者加猪苓、炒苍术;正虚者加太子参、当归。结果:结石排出者20例,其中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7例、膀胱结石8例;排石最快只服药6剂.最慢服药80剂以上,一般15至30剂;痊愈(三年以上未发)19例,显效(症状消失,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运用水陆二仙丹合三妙散(简称二仙三妙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尚属满意。现将收治的53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53例,均以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前列腺液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2岁。其中小于20岁者1例,20~30岁者26例,31~40岁者21例,41~50岁者5例。并发关节炎者2例,并发神经官能症者12例。服药最少者15剂,最多者47剂,平均29剂。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口服二仙三妙汤:芡实金樱子各30克黄柏20克苍术5克牛膝10克,加水500毫升,浓煎取汁200毫升,分两次温服,1日1剂。忌食辛辣肥甘。药物加减:小腹胀甚者加川楝子10克;尿急、尿痛者加竹叶10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运用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血管性头痛32例,治愈31例,1例未愈。服药最少5例,最多30剂。基本方药:桃仁、红花、白芍、黄芪、川芎各10克,地龙20克,柴胡6克,丹参30克,葱白3根,白酒一小杯(约5毫升)冲服。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用化裁清音丸合民间验方治疗音喑35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于下。方药:元参20克,桔梗15克,蝉衣15克,胖大海5克,薄荷10克(后下),青果20克,射干10克,麦冬15克,柯子肉20克,挂金灯15克,玉蝴蝶10克,乌梅10克。每日1剂代茶饮。若恶寒发热,苔白,脉浮而有表证的加荆芥15克,防风15克。咽喉红肿疼痛,苔黄,脉滑数或洪,加山豆根15克,连翘15克,黄连10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     
<正> 方药:川芎、丹参各20克,白芍30克,石决明50克(先煎),细辛13克,全蝎4克(冲服),苦丁茶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治疗98例,其中痊愈(服本方3~9天,头痛发作停止并稳定3个月无复发者)79例,好转(服药10天以上,头痛发作减少。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法:基本方为党参、山药,滑石,续断各15克,白术、扁蓄各12克,二花,蒲公英各20克,黄芪30克,茅根10克,生地25克。加减:温热重者加大黄、生山楂各10克;胃气上逆者加竹茹,法半夏各10克;发热加柴胡10克;血压增高者加罗布麻、生决明各20克。治疗结果:治愈9例(服药30剂,诸证消失,经检验和肾孟造影报告正常);显效18例(服药40~50剂),无效1例。有效率96.4%。病案举例:胡某,女,16岁。患者以清晨眼睑浮肿,尿频,尿痛就诊。自述4年前曾患肾孟肾炎,虽经治疗后好转,但常复发,并逐年加重。近日见食欲  相似文献   

19.
治疗方药:生地、木通、连翘、黄柏、知母各10~15克,滑石、板蓝根、大青叶各20~30克,银花15~30克,淡竹叶10克,甘草6~10克,栀子15克。治疗结果:治愈24例。其中服药1剂临床症状消失者3例;2剂16例;3~4剂5例。病案举例:胡某、男,25岁。1990年4月3日诊。3d 前感冒、发热头痛,继之右腮肿胀,在某院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口服西药乏效。昨日又增左侧腮肿及右侧睾丸肿胀疼痛。查两侧腮肿以右侧为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咀嚼时加剧,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服上方4剂告愈。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耿鉴庭老中医所创之清窦汤内服为主,配合肃窦散外用,治疗12例,疗效满意。方药:1.清窦汤:桔梗、黄芩、天花粉、浙贝母、蚤休各9克,银花叶12克,苍耳子、甘草各6克。煎服,每日一剂。头痛者加白芷9克;鼻窦有积脓者加败酱草15克;若自然通道受阻,加皂角刺、炮甲片各9克;有血热现象者加归尾6克,紫草9克;脓涕带血且鼻塞难通者加小蓟9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