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法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48例鼻咽癌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完全缓解(CR)41例,部分缓解(PR)5例,无变化(NC)2例,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5.8%。半年和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7.9%,1例患者治疗后1年死于全身转移。结论放射治疗是鼻咽癌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对晚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疗一直是鼻咽癌(NPC)基本治疗方法,但对晚期(Ⅲ-Ⅳ)鼻咽癌疗效仍不理想.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10%~40%左右[1].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其中远处转移死亡占45.5%[2].为提高中晚期鼻咽癌长远疗效,我科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法,并与单纯放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同步化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时机不同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开始时间不同对总体疗效的影响,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01年4月初至2005年5月末收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T3,腋下淋巴结大于3枚的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7例患者中219例术5周内接受放疗(治疗组);108例大于12周后接受术后放疗(对照组),放疗范围为患侧胸壁+同侧腋下(部分)+同侧锁骨上野照射,总剂量为50Gy/25次。比较两组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治疗组病例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71.1%,5年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为97.2%和19.3%。对照组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和69.5%,5年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为90.3%和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局部控制至关重要,局部扩大野放射治疗同时结合全身化疗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较好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组(观察组,32例)和常规疗放疗组(对照组,31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病例3年局部控制率观察组90.6%,高于对照组8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6.9%、93.8%及100%、93.5%、8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耐受性良好,近期疗效较常规放射治疗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尼妥珠单抗及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组织病理确诊的Ⅲ、ⅣA期(2008分期)鼻咽癌初诊患者60例.采取3D-CRT及同期和序贯紫杉酵顺铂方案化疗,每周一放疗前行尼妥珠单抗100 mg治疗,共6~7次.观察2个月后原发灶CR率、颈部淋巴结CR率、治疗后1、2、3年局部控制率及无远处转移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放疗后2个月原发灶CR率为98.3%、颈部淋巴结CR率96.7%.治疗后1年局部控制率为100%、无远处转移率为96.7%;2、3年后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为100.0%.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咽喉炎、放射性皮炎和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疲乏等.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3D-CRT及紫杉醇及顺铂同期及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完全缓解率及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提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体外放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明  周航  张大全  胡作怀 《贵州医药》2003,27(9):799-800
目的 观察体外放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在治疗鼻咽癌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1997年5月至1998年12月采用^60Co体外放射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鼻咽癌30例。结果 全部病例都随访4年,2例鼻咽局部复发。4年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远处转移8例,张口困难3例,无1例病人发生硬软腭穿孔。结论 联合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增加鼻咽腔内照射剂量,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联合后装腔内放疗还可以适当减少鼻咽癌外照射剂量,有利于降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余文亮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53-3554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复发鼻咽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复发鼻咽癌同步推量IMR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平均50 d,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22例患者治疗结束时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死亡3例(均为转移患者),总生存率86.3%(19/22),局部再复发2例,2例骨转移,1例喉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局部控制率63.6%(14/22)。急性毒副反应主要有急性皮肤、口咽黏膜损伤(12例)及骨髓抑制(4例)。1例出现听力下降听神经受损症状,1例出现下颌骨坏死,所有患者口干症状较首程放疗均有加重。结论 IMR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复发肿瘤的远处转移、再次放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仍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TP方案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60mg,第1、8d,顺铂40mg,第2~4d,每3周重复一次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后,原发病灶局部放射治疗鼻咽部70Gy,颈部淋巴引流区60Gy,放射治疗同时采用原方案同步化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以原化疗方案追加支流周期,定期随访,出现远处转移者给予局部放疗或(和)化疗。结果 65例患者全部完成首次放化疗过程,其中CR、PR及SD率分别为20.0%(13/65)、61.5%(40/65)和18.5%(12/65),总有效率(RR)81.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1、2、3、生存率分别为90.1%、85.2%、74.3%。结论 TP方案联合放射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好,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52例鼻咽癌患者,选用动态或者经典的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79%.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为99.3%,2年为97.4%,5年为93.4%.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后的生存期1年占99.3%,2年占91.5%,5年占84.2%.患者出现急性反应多在1~3级,出现4级的情况较少.结论 鼻咽癌患者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能降低急性反应、剂量分布正确合理,对肿瘤局部有良好的控制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理想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局部残留和复发鼻咽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进行FSRT局部残留和复发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R11例,PR23例,NC4例,PD2例;1、2、3年存活率分别为92.5%、82.5%、72.5%;随访期死亡11例,其中3例(PR2例,NC1例)于FSRT后3~5个月死于鼻咽大出血,另2例PR患者于FSRT后6个月死于肝转移,死于局部残留或复发6例;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所有病例完成了放疗.结论 FSRT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残留病变或复发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FSRT后鼻咽部大出血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T1~T2期的局部早期患者生存率达到80%~90%,但是局部晚期患者预后较差,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早期诊断技术及评估、监测方法,对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同步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4月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随机选取80例鼻咽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化组和单放组,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单放组共4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有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0%.放化组共3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为1、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2.5%.单放组死亡3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2.5%;鼻咽未复发36例,鼻咽复发4例.放化组死亡1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7.5%;在鼻咽未复发37例,鼻咽复发2例.放化组中枢神经系统晚期反应和其他路神经损伤的例数少于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与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同步治疗鼻咽癌,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能提高患者肿瘤消退率和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同步放化疗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运用综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放疗结束后,CR、PR、SD、PD率分别为11%,68%,13%,10%.本组16例患者接受2~4个周期后续巩固化疗,余未接受巩固化疔.本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1%,34%、16%.本组不良反映较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临床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过程中使用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理我院在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局部复发性鼻炎癌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31例患者的治疗中,1年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率为67.7%,1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74.2%,1年无区域淋巴结进展生存率87.1%,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0.3%,1年总生存率83.9%.在患者的5年回访过程中,5年生存率为52.08%,明显高于文献记录.结论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生存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占总病例的70%左右,多年来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近来,为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以放化疗综合治疗鼻咽癌的研究常有报道,为探索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我们设计了DDP FUDR方法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以期提高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9年2月-2000年2月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无远处转移,初治病人临床分期(92分期)T2-4N2-3(Ⅲ、Ⅳa期)年龄18~70岁,WBC≥4×109/L,血红蛋白≥9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伽玛刀治疗的43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1~4个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移灶情况确定治疗剂量,取50%~6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伽玛刀治疗剂量为16~20 Gy,评估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 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20.9%),部分缓解23例(53.5%)例,疾病稳定10例(23.3%),有效率74.4%(32/43);6个月总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7%(39/43)。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可信区间为7.2~14.8),6个月、1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4%、46.5%和20.9%。未发现放射治疗相关致死病例。结论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药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8年5月—2010年7月收集的10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鼻咽癌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奈达铂组)53例、对照组(顺铂组)47例。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每次200 cGy,1日1次,1周5日。同期化疗随机采用奈达铂或顺铂30 mg,每周1次。结果:放化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3级以上急性治疗毒性反应分别为32.1%(17/53)、40.4%(19/47)(P>0.05);2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2%、83.6%(P>0.05);2组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2%、85.1%(P>0.05);2组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9%、81.3%(P>0.05);2组2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5%、95.5%(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能达到与顺铂相同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胡丹  陈志杰  林燕彬  黎荣光  张汉雄 《安徽医药》2023,27(12):2460-2464
目的 探讨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IMRT一线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共489例,分析随访生存情况、复发转移及晚期损伤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局部区域控制率、总生存(OS)率及无复发生存(DFS)率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489例病人随访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2.64%(453/489),5年DFS率为84.05%(411/489),5年OS率为91.00%(445/489)。随访过程中死亡65例,其中因局部区域复发死亡25例,因远处转移死亡35例,因其他事件死亡5例。随访3~4级晚期损伤发生率为2.04%(10/4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有关(P<0.05);性别、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DFS率有关(P<0.05);年龄、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OS率有关(P<0.05)。Cox...  相似文献   

19.
放疗是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化疗可有效控制转移和复发的发生,因此放化疗同步治疗因其治疗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但是也增加了正常组织治疗的不良反应,且出现时间早,症状重,常使治疗中断而影响疗效.我科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对40例放化疗同步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化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入晚期,有资料显示,Ⅲ、Ⅳ期患者占总数的85%左右[1]。放疗一直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Ⅲ ̄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30%左右[2]。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同时大多数鼻咽癌属低分化鳞癌,对化疗有一定敏感性,故近年来多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现综合有关文献对其在化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因素研究近年来有关鼻咽癌预后因素的研究有许多报道,研究显示:nm23-H1蛋白表达、鼻咽肿瘤血管生成的活跃程度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