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医理论对心、脑功能的认识以及心和脑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阐述了脑心同治理论提出的生理病理学基础。重点阐明脑心同治理论在双心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基础,指出炎性反应是脑心同治共同的病理基础,"气痰瘀同治"是"脑心同治"的主要治法。进一步明确了脑心同治理论的适用范围,评价了脑心同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虹 《中医研究》2015,28(1):36-38
"脑心同治"的提出为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络脉瘀阻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实质是虚、瘀、痰并存。在临床上从改善脑和心的供血入手,采用逐瘀通络,益气生血等治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3.
于文晓    晏斌  王浩  杜冠潮  任凯  郭军 《陕西中医》2022,(10):1427-1431
现从脏腑辨证角度以“脑-心-肾-精室”轴辨治早泄,从“脑心之神为精室之主”“早泄病位责之于肾”“早泄的本质是脑心肾精室轴的失调”等探讨“脑-心-肾-精室”轴在辨治早泄中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整体与局部结合”“心身同治”等诊疗思路,同时遵本理论提出治疗早泄的常见组合药物,以期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脑心同治”理论是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治则指导下,在心脑密切的生理关系及心脑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即动脉粥样硬化)上提出的,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整体观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同源于动脉粥样硬化,同治于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学认为中风和胸痹大多属于气虚血瘀证,证同则治同,即异病同治,脑心同治。中医学强调整体观,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心胃同病”与“心胃同治”的概念,提出了由“心胃同病”与“心胃同治”引发的在临床与药物研发中遇到的问题,并就“心胃同病”与“心胃同治”的理论基础及其现代研究进展,“心胃同治”思路与方法探讨,“心胃同治”方药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张久亮  柳翼  陈旺  史载祥 《中医杂志》2012,53(19):1645-1647
以《黄帝内经》为源头的中医藏象、病机理论已经经过了千年以上临床实践的检验,以此理论分析属于“心痛”范畴的冠心病,其病位是在“心包络”(厥阴),而非在“心”(少阴).心包络病的关键病因是多种原因导致、伏藏于心包络自身之脉的“痰瘀故邪”;主要病机是“痰瘀故邪”痹阻心包络之脉,扰乱其气血运行而导致心包络病,继而导致宗气蓄积、输布异常(虚损),而并非独是心脉痹阻;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痛、气虚、血瘀(气病则血病);虚损的心包络因受其他脏器邪气影响而发病,即为厥心痛;心包病变严重,进一步影响至心,则为真心痛.补益宗气、涤除痰瘀应为主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气血理论探析“脑心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气血具有紧密联系,气血调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气血虚,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是"气血失和"的病理表现。以气血为基础,心与脑在生理与病理上紧密相连,心脑疾病往往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脑心同治"的提出既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也是气血理论的具体应用,为心脑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指导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郑伯媛  韩宁  陈萍  李久现  郑春晓 《河南中医》2023,(12):1835-1838
胡玉荃教授结合产后身痛的临床表现及“风”的致病特点,提出“产后风中综合征”的病名。胡教授认为,产后风中综合征的病因多为虚、瘀、风,气血亏虚是病之“本”,邪气瘀血留滞是病之“标”,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邪侵内扰,日久累及心肾,心肾同病。胡教授治疗产后风中综合征以调补气血,心肾同治为基本治则,以补养气血为先,强调从根源上补养气血,补血补气之品同用,多采用产后济生除忧方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心肾同治,同时重视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黄汝成教授认为,头痛病主要责之于风、火、痰、瘀、虚等病因病理,致病关键在“瘀”,总为气瘀、血瘀、痰瘀;治当以脾胃为中心,倡导“脑脾同治”。黄教授基于脾与脑经络相通;脾主升清、清阳得养、脑清神聪;脾主运化、气血津液条达、脑窍荣畅;脾主统血、脉行得道、奉养脑窍四个方面构建脑脾同治法的理论基础;治疗以醒脾开窍,行气化瘀;运脾通窍,理气化瘀;健脾益窍,补气化瘀为三大法则。临床中自拟健脾祛瘀方加减治疗头痛,若气滞血瘀者,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痰瘀阻窍者,合化痰通络汤加减;血虚血瘀者,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肝脑同治”抑郁症理论源于本课题组临床经验总结,为阐明其机理,从中医理论、现代医学、临床应用和方药研究角度进行初步探究,认为“肝脑同治”中医理论本质为“肝心同治”,即调节心脏功能以治疗抑郁症脑部病变,协调心肝二脏相互作用以干预病程进展。现代研究证实抑郁症存在肝脑共病的病理基础,且肝脑相互影响,疏肝可健脑,醒脑可畅肝。肝、脑可以肾精作为联络中介,填精益髓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肝轴和神经内分泌网络,关键脑区的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和Ca2+信号通路是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重要脑中枢机制,肝-脑炎症轴对肝脑之间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沟通调节作用。加味丹栀逍遥散为丹栀逍遥散加味入归心经的石菖蒲、远志所组成,以加强宁心安神、醒脑开窍之功,协同疏肝理气、和血养脾药物以增肝脑同治之效;逍遥散类方抗抑郁症机制研究为该方“肝脑同治”抑郁症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探究“肝脑同治”抑郁症机理,以期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支撑,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目前趋于复杂化,而以肾虚、血瘀夹杂较为多见。灵归养元膏具有补肾活血、生精养元的功效,组方基于男性不育症“肾虚血瘀”病机,体现了“脑-心-肾-精室”轴的用药思路。灵归养元膏组方以“脑、心、肾、精室兼顾,精血并重,寓补于通,平调阴阳”为特色,用药平和轻灵,补而不滞,通而不伤,调血脉而畅周身,重视一身之气血阴阳,整体组方发挥“整体与局部同治”的用药优势。  相似文献   

12.
“脑-心-肾”轴以经脉为纽带、精血髓为基础、神明为统领,将脑、心、肾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阿尔茨海默病(AD)病位在脑,与心、肾关系密切。基于“脑-心-肾”轴理论,AD属脑的器质性病变,痰浊内阻、蒙蔽脑窍为直接病因,心脉不畅、心神受扰为关键病因,肾虚精亏、髓减脑消为根本病因。在“脑-心-肾”轴用药观的指导下,针对AD痰、瘀、虚的不同及病理因素的轻重,可采取祛痰化浊、活血化瘀、补肾生髓的治法,分别以石菖蒲-远志-巴戟天、川芎-丹参-川牛膝、鹿茸-人参-核桃仁角药组合为主,结合辨证,遣方用药对脑、心、肾进行整体调节,以复神机。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精神心理症状高发,其病位不仅在精室,还与脑、心、肾密切相关。脑、心、肾与精室生理相关,表现为:与精室通过经脉相连;布散经血,为精室所用;统摄神明,调节精室藏泄。脑、心、肾与精室病理相联,“脑-心-肾-精室”轴功能失调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此理论基础上,归纳出血脉同调、精神同治、整体与局部同治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思路,以期在该轴理论框架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贾奎  菅艳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184-2185
络病学理论始于《黄帝内经》,至近代已形成系统的络病理论体系。"脑心同治"的理论基础基于络脉学说,心脑血管疾病与络病学关系密切,其病机演变规律相同,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存在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心脑之间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调节与神志方面;病理也相互影响。由于心脑之间经脉相互络属。因此脑出血后心脏受到影响而出现脑心综合征也是必然的。脑出血后产生各种内毒物质如儿茶酚胺、内皮素、皮质醇、各种代谢产物,一方面引发并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另一方面作用于心脏引起脑心综合征;它们属于中风病的“毒邪”范畴,表现为痰毒、热毒、瘀毒,痰热瘀毒扰乱心神、阻滞心脉而出现脑心综合征,症状表现除出血中风的症状外,还有发热、烦躁不安、胸闷心悸、喘促痰鸣、呼吸困难、口干口臭、便秘尿赤、舌质红有瘀点瘀斑、舌苔黄腻或黄燥、脉滑、脉涩或结代。心脏检查表现出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以及病理及超微结构方面有异常改变。其治疗应针对痰热瘀毒等毒性物质,并结合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机以及痰热瘀毒容易影响中焦脾胃气机而导致腑实便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以清热平肝、活血化瘀、通腑醒神为治疗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文通  赵轩竹  陈宝贵 《中医药导报》2020,26(10):151-153,164
脑心综合征是指各种颅内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心脏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现代医学认为发病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炎症损伤及电解质紊乱有关;中医学认为脑和心在病理、生理上关系密切,有共同的病因病机。治疗上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治疗多从整体观念出发,脑心同治,应用中药、针灸等手段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迪  唐仕欢  卢朋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288-4296
中医"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尽管"脑心同治"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潜在的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的阐释。为了科学揭示"脑心同治"的机制,该研究基于数据科学的思想以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2种疾病——脑中风和冠心病为例,对"脑心同治"机制进行深入挖掘。该研究从药物、靶标、通路、疾病多个角度出发,整合应用各类数据资源,采用文本挖掘、生物网络以及富集分析方法来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间的潜在关联特征以及具有"同治"功能的药物特性,从而从多个水平揭示"脑心同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认为心脑之间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调节与神志方面;病理也相互影响,由于心脑之间经脉相互络属,因此脑出血后心脏受到影响而出现脑心综合征也是必然的.脑出血后产生各种内毒物质如儿茶酚胺、内皮素、皮质醇、各种代谢产物,一方面引发并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另一方面作用于心脏引起脑心综合征;它们属于中风病的"毒邪"范畴,表现为痰毒、热毒、瘀毒,痰热瘀毒扰乱心神、阻滞心脉而出现脑心综合征,症状表现除出血中风的症状外,还有发热、烦躁不安、胸闷心悸、喘促痰鸣、呼吸困难,口干口臭、便秘尿赤、舌质红有瘀点瘀斑、舌苔黄腻或黄燥、脉滑、脉涩或结代.心脏检查表现出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以及病理及超微结构方面有异常改变.其治疗应针对痰热瘀毒等毒性物质,并结合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机以及痰热瘀毒容易影响中焦脾胃气机而导致腑实便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以清热平肝、活血化瘀、通腑醒神为治疗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56-259
临床上脑缺血患者常伴有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脑缺血常见原因有心律不齐、房颤等,表明心脏和大脑之间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心主血脉,阐明了血脉是心脑相关的内在物质基础,心脑依靠脉络紧密相连形成心脑轴,神明通过心脑轴使心气入脑。西医理论认为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支直接控制心脏,并通过脑循环、心激素、心磁场等影响脑。心脑之间在病理生理层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心-脑轴系统在脑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心-脑轴神经通路探讨脑缺血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明确心脑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有助于丰富脑心同治论,同时为研发多靶点药物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提供一种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心、脑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自《内经》“心主神明”以来 ,随着中医学说的发展 ,“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心脑共主神明说”的争鸣也渐次展开。作者通过引经据典 ,对此进行了论述。认为 ,在理论上“心主神明”仍占主导地位 ,而实际上 ,多数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脑在精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在临床实践中 ,都自觉不自觉地用“脑主神明”的理论 ,指导脑病的诊疗。因而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应拘泥于“心神说”与“脑神说”之取舍 ,而应从“心脑相关”的角度系统整理、发掘中医学心、脑生理、病理理论与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从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各方面探索和完善中医心脑学科的相关规律 ,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 ,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 ,发挥中医药在治心脑疾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