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1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结果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是治疗CHB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55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28例予异甘草酸镁注射剂100mg静滴,1日1次;对照组27例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160mg静滴,1日1次,两组均同时应用相同的对症治疗。观察项目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PT及电解质等方面的变化,并随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TBA)及凝血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甘草酸二铵,治疗组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对肝功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疗法的临床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入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进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疗法,对照组进行甘利欣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后HBV DNA及ALT水平。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0%、62.9%,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BIL、AST、ALT等肝功能指标的评估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区不适、消化道症状、乏力等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变异病毒的发生,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给予甘利欣注射液1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共四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90%)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明显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并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将治疗组用异甘草酸镁治疗与对照组的甘草酸二铵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的恢复情况以及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60.53%),总有效率90.79%;对照组显效31例(40.79%),总有效率69.74%。治疗组在肝功能、体征及症状等方面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恢复体征方面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的治疗,且具有比较好的恢复肝功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鲍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3-4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复常率和复常时间,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 ALT、AST 和 TBIL 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 ALT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LT、AST、TBIL 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ST、TBIL 复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ALT、AST 和 TBI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4周 ALT、AST 和TBIL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第2周 ALT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了8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接受治疗,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150 mg/d,共30 d,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HBV-DNA)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经过30 d治疗,病人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01);乙肝病毒DNA定量及电解质无明显改变(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并与应用甘草酸二铵组28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情况。结果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应用异甘草酸镁组患者在改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复常等方面,比单用甘草酸二铵组明显为优。结论苦参碱注射液与异甘草酸镁联合应用能更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mg,1次/d,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150mg,1次/d,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DBi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异甘草酸镁对家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小鼠和家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通过内毒素休克死亡实验,观察异甘草酸镁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作用;②家兔内毒素休克实验。45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9组,每组5只,对照组静脉滴注与其他组等量的NS;内毒素组静脉滴注精制内毒素;阳性药物对照组在静脉滴注内毒素前30 min给予地塞米松1 mg·kg-1;异甘草酸镁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静脉滴注内毒素前30 min和静脉滴注后20 min给予各剂量的异甘草酸镁,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测定4和12 h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异甘草酸镁80 mg·kg-1预防组小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与内毒素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异甘草酸镁各剂量预防组家兔MAP和HR均有明显的上升(P<0.05),但异甘草酸镁各剂量治疗组变化不显著(P>0.05);用药各组4和12 h血清中MDA含量升高程度均低于内毒素组(P<0.05);SOD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家兔内毒素休克有防治作用,可能与减轻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异甘草酸镁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异甘草酸镁组130例,甘利欣组126例,门冬氨酸钾镁组84例,异甘草酸镁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d+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d;甘利欣组静脉滴注甘利欣注射液50mg/d+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d;门冬氨酸钾镁组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d。观察3组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的TBIL、AST、ALT。结果治疗30d后异甘草酸镁组TBIL、AST、ALT分别为(28±15)umol/L,(38±35)U/L,(39±38)U/L,甘利欣加门冬氨酸钾镁组分别为(56±29)umol/L,(95±74)U/L,(117±81)U/L,门冬氨酸钾镁组(67±52)umol/L,(122±92)U/L,(269±106)U/L。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较甘利欣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用药降酶作用显著,转氨酶反跳现象极少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接受异甘草酸镁( 15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d)治疗,观察2组肝功能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及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0±26)μmol/L比(95±21) μmol/L,HBV DNA阴转率于2、4、6周分别为24.1%(7)比0%(0)、75.9%( 22)比0%(0)、82.8%(24)比4.0%(1),P<0.05];ALT、AST、ALB及PT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19) U/L比(94±17) U/L、(75±17) U/L比(78±17) U/L、(38±3)g/L比(38 ±4) g/L、( 14 ±4)s比(15 ±5)s,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异甘草酸镁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用阿拓莫兰等护肝药物治疗;实验组在用阿拓莫兰等护肝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两组均在TACE术前3d~术后5d用药,并在TACE术前及其后第二天,第五天抽血检测肝功能;并记录两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TACE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CE术后第二天两组患者TBIL、ALT、AST等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五天实验组ALT、AST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五天对照组ALT、AST仍高于术前(P〈0.05);两组方案对TACE术后肝细胞合成指标降低均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TACE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129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观察甘利欣注射液在药物性肝炎中消炎降酶的作用。方法甘利欣注射液15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药物性肝炎共129例,强力宁注射液(100ml/d)治疗药物性肝炎127例作为对照,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甘利欣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明显高于强力宁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17d时治疗组有89.9%的患者ALT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为78.2%,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SB在治疗11d时治疗组中88.2%的患者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仅为65.1%,(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在本研究中,甘利欣治疗组未发生明显的副反应。结论甘利欣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脏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方面优于强力宁。 相似文献
18.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150mg加入到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60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1中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连续使用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恢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胆红素(SB)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常率分别为93.3%和88.3%;对照组为92%和8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ALT、SB平均复常日数分别为16.8 d和17.3 d,对照组为22.4 d和28.2 d(P<0.05).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例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在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A组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护肝治疗,B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护肝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在术前3d~术后7d,并且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7天的肝功能测值。结果 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但是术后第7天A组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肝功能指标仍然高于术前(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肝脏部分切除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宁片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肝宁片,0.9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宁片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调节血清TGF-β_1、MIF、IL-18和MMP-13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