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TCM)联合干扰素(IFN)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sAg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应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至少3个月时,合并后的血清HBsAg阴转指标的相对危险度值及95%CI为1.63(1.04,2.55),与干扰素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单用中药治疗,合并后的血清HBsAg阴转指标相对危险度值及95%CI为1.13(0.47,2.72),与单用干扰素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就阴转血清HBsAg指标来看,单用中药治疗的效果并不优于单用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而中药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来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病人共87例,根据所用抗病毒药物分为两个组,观察组51例,采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拉米呋定治疗,两组病人均于治疗1年后复查肝功,用HBsAg转阴率作为评定疗效的指标。结果:采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HBsAg转阴率高于用拉米呋定治疗的对照组。结论:采用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转阴率高,故提倡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1b与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其中干扰素治疗组90例;保肝治疗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结果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组的ALT复常率和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保肝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α-1b与胸腺肽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的抗病毒治疗有不少药物可供选用,但单独用药效果有时欠理想。为了探讨干扰素与苦参素联合应用是否能提高疗效,并消除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笔者对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很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组、药物组两组均采用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第1、第3、第6个月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α-2a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的抗病毒治疗有不少药物可供选用,但单独用药效果有时欠理想。为了探讨干扰素与苦参素联合应用是否能提高疗效,并消除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笔者对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很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选择乙型肝炎115例,联合用药组(治疗组)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18~55(32.1±9.9)岁,病程平均3.4 a。干扰素组(对照组)55例,男49例,女6例;年龄19~54(32.2±8.7)岁,病程平均3.2 a。2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患…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2003年2月,笔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6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味中药、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中成药制剂与干扰素α-2b联合的角度,综述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认为该治疗方案在抗病毒、改善肝功能、提高干扰素敏感性及控制不良反应等方面优于单用干扰素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宁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甘宁颗粒,对照组只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和血清IFN-γ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甘宁颗粒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宁颗粒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指标明显好转(P<0.01),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的滴度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甘宁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血清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情较重,顽固难愈,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疑难病。本病一般属于中医“黄疸”(主要是阴黄)、“胁痛”、“胆胀”等范畴。笔者多年来致力于这方面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略有心得,现谨陈于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迁延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甘利欣的保肝效果。方法:六味地黄丸加甘利欣(治疗组)治疗慢性病毒肝炎肝功能持续异常160例,与单用甘利欣(对照组)治疗10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个月内有效率及临床基本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停药后的1个月的反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加甘利欣治疗慢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持续异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宁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甘宁颗粒,对照组只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血清病毒学标志HBVDNA和血清IFN—γ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甘宁颗粒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宁颗粒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指标明显好转(P〈0.01),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的滴度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甘宁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血清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学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对140例患者应用药物加中医心理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应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因子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功能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中医心理学干预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法多样,证型繁杂,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不易掌握和推广,对其治疗方案加以分析。[方法]分别从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面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法以及各自的弊端进行总结。[结果]中西医疗法,辨证施治,在乙肝治疗中继续探索高效安全的专方与专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苦参素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肝36例,另单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34例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后重点检测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结果苦参素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肝优于单独应用苦参素。结论苦参素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茂潮  刘利 《河南中医》2006,26(9):60-61
2001年3月~2005年3月,笔者采用愈肝汤并适时联合α-IFN(α-干扰素)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3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其世界范围的高发率,仍然占据着慢性传染病的研究的焦点位置,全世界的医学界人员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中医药在该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始终方兴未艾,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慢乙肝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有辨证分型论治、以法论治、单味中药治疗、固定方药治疗、基础方加减治疗,然而尽管治疗方法复杂,但是总离不开中医辨证论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基本理论。在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研究也遇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五苓散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不同,将住院号为奇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住院号为偶数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保肝、抗病毒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苓散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 的影响.方法 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和Meta分析.结果 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0个联合治疗方案、1 921名患者纳入研究,苦参素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为3个月,6个月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RR1.71,1.83;95%可信区间CI(0.82,3.56),(0.92,3.65),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联合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就现有的研究来看,还不能得出中药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HBsAg转阴率优于单用α-干扰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