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阐述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心痛病位的见解,认为将心痛解释为胃脘或心窝部位疼痛,有失仲景本意,并从仲景有关原文、后世注家观点和临床实践等方面,说明心痛之病位主要指心胸部位。  相似文献   

2.
“阳微阴弦”当从气虚痰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光明中医》2011,26(1):21-22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原文中“阳微阴弦”虽是脉候,但历代医家认为“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笔者拟从气虚痰瘀的角度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读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后,深受启迪,从而对胸痹的治疗在理法方药上又有了新的认识。笔者先从“阳微阴弦”开始谈起,“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病机及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了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闭塞,不通则痛的病机实质,并围绕“通阳”这一中心原则,创立了逐饮、降逆、散寒、温阳等治法和栝蒌薤白白酒汤等名方,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体会史东静席书贤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金匮要略》概括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是指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弦”是指阴寒内盛,寒饮停滞。上焦...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明确提出了胸痹病名。同时较系统地阐述了它的病因病机与证候:“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说明胸痹心痛是由于胸中阳气不足,下焦阴邪偏盛,痰浊寒饮上乘阳位,搏结于  相似文献   

7.
正《黄帝内经》借鉴阴阳理论阐述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亦是一脉相承地运用阴阳理论解析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因病理。兹将体会阐述如下。1病因病机重阳气,"阳微阴弦"为总纲《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明确指出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总纲为"阳微阴弦",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脉诊上焦"阳微",可见上焦阳气极虚,为胸痹的病因,上焦为心肺  相似文献   

8.
基于方证对应理论,利用数学三维空间原理解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病脉证治,使用“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数学模型”软件描述模型上的方剂质点和矢量变化以显示相对应证的变化,寻找其可能客观存在的规律.以“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数学模型”软件为工具,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10首方药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解析.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的方药在第四、七、八象限,其他象限未见;“阳微阴弦”病机与热、虚、实有关.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多见里实寒证,有6首方药位于第八象限.在模型上数学解析显示,10首方药治疗胸痹心痛的证型有里实寒证、表实寒证、里虚寒证,这与《金匮要略》论述相吻合.里实寒证是胸痹心痛的主证,根据方药在第八象限的分布情况看,由于“证”的轻重不一样,有多首方剂对该“证”从“里”、“实”和“寒”不同角度为主进行纠正.根据方证质点和矢量在模型中的变化,直观地展示作者的辨证思维在三维空间的变换轨迹,凸显出方证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9.
毛静远 《国医论坛》1989,4(6):17-18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论述胸痹的条文凡七条,现今对其理解多认为“胸痹是以胸痛为主症”,其病机主要是上焦阳虚,阴邪上逆,闭塞清旷之区,阳气不通使然。对此,笔者不敢完全赞同,兹就个人浅见阐述于次。  相似文献   

10.
<正> 赵锡武教授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1.瓜蒌薤白半夏汤赵老治疗心绞痛善用本方。他根据《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的理论,认为阳不宣可致血之痹,血之痹可令阳不宣,故通阳可以宣痹,宣痹亦可通阳,二法相互为用,故临床常以此为胸痹心痛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足三里穴的主治特点、常用配伍以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足三里归属于足阳明胃经,胃的下合穴,临床不仅用于胃脘痛、呃逆、腹痛等脾胃疾病的治疗,而且对于癫狂、中风不省人事、心悸、气短、胸闷、下肢痿痹等,均可配伍施治。足三里又为人体强壮保健要穴,对于虚劳羸瘦诸症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13.
王国义 《河南中医》2011,31(3):229-230
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证治体系,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大法.上焦温病治以辛凉宣透,甘寒生津;中焦温病治以甘寒泄热生津,通下存阴扶正;下焦温病治以育阴填精,重镇潜阳.  相似文献   

14.
胸痹是一种以膻中或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提出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胸阳虚衰,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并以“通阳宣痹”法通心阳,除痹邪。本文从“阳微阴弦”理论入手,进一步剖析通阳宣痹法及其发挥,体悟仲景之“有一证添一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胃脘部或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所以民间俗称"心口痛"。常兼有脘胀不适,恶心呕吐,食纳不佳,吞酸,嗳气,大便不调等症。如《类证治裁·胃脘痛》曰:"胃脘痛必见胃经本病,如胀满,呕逆,不食,便难,面浮,肢倦,与心痛专在包络者自别。"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的方法,且副作用较小,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灯盏细辛注射液药理和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婷  黎元元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820-2823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灯盏细辛经提取酚酸类成分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现收载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广泛应用于临床。灯盏细辛注射液主要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供血;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促进纤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药理作用。笔者对灯盏细辛注射液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历代病名有:胃脘痛、脘痛、胃心痛、心痛、心中痛、心腹痛、心下痛、心脾痛、胃痛、脾心痛等;唐宋以前,"胃脘痛"多与心痛相混,金元以后才逐渐将胃脘痛与心痛区分开来,并逐渐发展完善;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禀赋不足,中焦无权,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情志不遂,气机失和,血络瘀滞,不通而痛,外感六淫,阻遏胃气,虫聚于内,痛引胃腑;对胃脘痛的治疗,有中药治疗:滋补脾胃法、养阴柔肝法、理气和胃法、攘外安内法、温中散寒法、温化水饮法、消食导滞法、祛痰清热法、化瘀攻下法、安蛔止痛法等,还有针灸疗法、养生食疗法。以上历代医家的认识,不仅确定中医药防治胃脘痛的理论基础,至今仍影响我们对该病的治疗理念,对临床实践起着重要启迪与昭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胸痹心痛治疗四法。辛温通阳,散寒宣痹—胸阳不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气滞证;补血养心,调补脾胃—脾胃不调,心气不足;通阳泄浊,豁痰宣痹通络—痰浊闭阻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病机概览、方药解说、名候析疑、病变机转、证治举例5个方面对膈中病进行探析,得出膈中病因"忧恚寒热"四气和"动气"伤神,进而脾胃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不足,痰饮水湿之气弥漫胸膈所致,临床常见饮食不下、反酸烧心、短气、胸闷、心下痞坚等症,并与胸痹心痛病、腹满寒疝病、奔豚上气病、虚劳结气病、脚气冲心病等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可选用《肘后备急方》五膈丸,并根据虚劳结气之不同程度,痰饮水气之弥漫部位,而酌情增损五膈、七气等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孙朝宗教授辨证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临床思辨与治疗方法等方面论述孙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果胃脘痛多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倦久病等原因引起,发病机制多为气机不畅、胃失通降,其治以通降为法,故孙教授擅用通降之法治疗胃脘痛。结论孙教授运用通降法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