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实践培训法应用于护士岗前技能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实践法应用于护士岗前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2006年10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位技能培训法.2007年9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实验组,采用护理技能培训实践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培训前后的评估能力、沟通能力、综合应对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师和实验组护士问卷调查结果均反映实践培训法较好.[结论]实践培训法对提高护士临床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实践法应用于护士岗前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2006年10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位技能培训法。2007年9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实验组,采用护理技能培训实践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培训前后的评估能力、沟通能力、综合应对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师和实验组护士问卷调查结果均反映实践培训法较好。[结论]实践培训法对提高护士临床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完善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方法将2008年应届毕业的70名新毕业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修改后规范化培训方法;对两组护士的考试成绩和一次通过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护士培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礼仪形象考核成绩及考核平均成绩、考核一次性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对培训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的满意程度及对上岗前心理准备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岗前培训模式调动了新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新护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有利于新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情景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在提高新护士急救护理技能中的培训效果。方法将46名新毕业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技术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2组新护士进行综合评价,比较2组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急救意识、应急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98.4%的新护士认为有采用情景模拟方法培训的需要,在提高自己的临床学习兴趣、操作技能、临床处理能力以及加深理论理解等方面都有较大帮助,加快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实验组综合考核成绩及优秀率均较对照组高,临床工作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实现了意识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新护士急救护理技能,符合护理发展要求,值得在新护士培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引导法在护士技能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名工作2年内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9名,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引导法的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对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进行测评、对技能操作水平进行考核、对培训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护士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98.55%的护士认为PBL教学法结合案例引导法可提升学习主动性、技能操作水平、人文精神。结论:PBL与案例引导法结合的培训方法能明显提高两年内护士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问题分析处理能力,且新的培训模式得到了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便提高护士教学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转正后第3年(毕业后第5年)的护士共68名,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36名,对照组护士32名。实验组培训形式采取护理部、病区、自我培训相结合,以举办带教技能学习班、规范教案书写、带教技能观摩、小组练习等方法进行培训;对照组培训形式采取病区平时培训及自我培训,以病区护士长指导的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或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得分、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的护士或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临床护理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能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及护士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儿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新招聘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实验组开展基于OSCE模式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心理状态变化,护士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后,两组护士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升(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护士专科知识各项考核成绩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操作技术、应急能力及综合素质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OSCE模式的儿科专业护理急救技能培训能改善儿科临床护士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其更好适应且胜任儿科住院与急诊相关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提升新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方法 2012年新入职的9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改进的基于临床实践能力的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培训周期结束后进行考核及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基础理论考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基础技能、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同事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岗前培训模式,能促使新护士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换,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重症医学科工作年限≤5年的76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名,实验组应用"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及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培训后技能考核成绩和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能在培训中充分发挥讲授、模拟和实践的作用,可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提升护生伤口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最佳教学方法.方法 将104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名,对照组采用先伤口护理理论学习,而后进行伤口护理实践及技能培训.实验组采用先伤口护理实践,再伤口护理理沦学习,而后继续伤口护理实践及技能培训.结果 培训后两组护生的伤口护理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实验组护...  相似文献   

12.
黄玉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85-7285
目的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方法将新聘用护士6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实验组运用费茨动作技能形成理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进行培训。结果实验组中医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费茨动作技能形成理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可有效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角色体验法在新入职护士入院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8名新入职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实验组采用角色体验法进行培训。统计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后入院护理知识考核成绩、培训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新护士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角色体验法培训新入职护士,可提升培训效果,提高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案情景模拟在新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2007年88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法;2008年74名新毕业护士为实验组,采用病案情景模拟培训方式分阶段进行培训.结果 实验组培训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士对培训效果问卷调查反映较好.结论 采用病案情景模拟方式培训对提高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实践工作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缩短新护士的临床适应期,缓解其独立面对工作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设计与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253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岗前培训模式;将2019年298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给予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模式。评估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经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技术考核成绩及护士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新入职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一站式智能预约模式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新入职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共210人完成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人.对照组予以传统方式,实验组予以一站式智能预约模式.观察护士操作考核成绩、缺考率、考前焦虑水平及考核等待时间,以及考核双方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两组新入职护士均接受为期两周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岗前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培训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实训基地预约培训管理在低年资护士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对我科86名护士进行技能培训,观察组44名和对照组42名分别采用护理实训基地预约管理模式和常规培训管理模式进行培训. 培训后对学员的理论及技能进行考核,并采用自设问卷进行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实训基地预约培训管理模式态度的调查. 结果 观察组低年资护士有效培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 ). 观察组低年资护士操作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 05 ). 观察组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实训基地预约培训管理模式的认可度较高. 结论 护理实训基地预约培训管理便于护士合理、自由安排培训时间,激发低年资护士学习自主性,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新护士上岗后的理论,实际操作能力和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覆盖率。方法 对我院2002~2005年毕业的80名新护士随机分为岗前培训组和未实施岗前培训组,对其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文书书写,健康教育实施率及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岗前培训组和未实施岗前培训组的理论考核无明显差异,实际操作能力、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健康教育及病人满意度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新护士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高端模拟技术在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端模拟技术在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名新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示范加练习法,实验组采用高端模拟一体化培训,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并了解护士对两种不同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士综合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开展高端模拟一体化培训可提高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缩短临床适应期,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