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介入与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03月份至2010年02月份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我院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44例患者(采用直接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86.4%,胸痛明显缓解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后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某院收治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而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为95.24%,15d内病死率为4.76%,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8%;对照组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为64.29%,15d内病死率为11.90%,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29%。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CI治疗比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更高,PCI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对照组24例直接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87.5%,胸痛明显缓解率为41.7%;观察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79.2%,胸痛明显缓解率为45.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介入治疗比直接介入治疗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4.
崔璇 《北方药学》2013,(11):36-3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优于尿激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未溶栓对照组(P<0.05),4周后观察组的病死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再通率显著高于未溶栓对照组(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6周后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疗效可靠,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溶栓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8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介入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溶栓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梗死血管再通率97.7%显著高于对照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心功能LVEF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所应用的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需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焦祺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5):49-51,55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7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概率及再次心肌梗死病死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概率及再次心肌梗死病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灌注成功率及复发情况、心肌酶谱水平、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TnT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应用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高的灌注成功率,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并优化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措施,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发症的效果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试验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均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38例(63.33%)比较,溶栓治疗2h内试验组血管再通率49例(81.67%)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出现并发症(皮下出血点、黑便、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尿激酶溶栓效果和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温燕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97-19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用药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溶栓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出血和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复,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超 《中国实用医药》2013,(24):105-106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溶栓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死亡率、灌注成功率、CK-MB峰值和cTnT水平均显著优于溶栓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h内接受介入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和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溶栓再通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溶栓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就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实验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加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B组患者采用药物溶栓治疗, A组在药物溶栓基础上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B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4.44%低于B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讨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