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电学杂志》2007,26(2):78-78
本例上行I、aVR、V1、V4导联与下行长Ⅱ导联系同步记录,示P-P间期0.94~1.03s,P-R间期0.18s,长Ⅱ导联可见3次提早出现P′-QRS-T波群(P′5、P′7、P′10),其中P′5波落在T波顶峰上,下传的P′-R间期与窦性P-R间期相似,QRS波群呈rS型,时间0.12s,P′7波形态与窦性P波略异,旦P′-R间期略显缩短,考虑P′7波与R7无关,因R7形态与第1~4个窦性搏动的QRS波群一致,  相似文献   

2.
《心电学杂志》2009,(4):271-271,283
本例心电图主要特征为:窦性P—P间期规则,频率94次/min;P—R间期长短交替,R—R间期呈长短交替(分别为60次/min和68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正常两种形态交替出现。短R—R间期后的QRS形态、时间均正常,P—R间期固定为0.40s;长R—R间期后的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P—R间期固定为0.15s(除下图最后一个长R—R间期以外,其前P—R间期为0.36s),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为12导联同步记录的aVF、V1、V2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88s,频率68次/分。P波增宽切迹.P—R间期0.17s,下传QRS波为室上性。R2、6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相异。其前虽有P波,但P—R间期〈0.12s。形态与窦性P波明显相异(Ⅰ、V2~V4明显),为交接性期前收缩,其后的完全性代偿间歇。P8,10,12提前发生,形态与窦性P波相异,P′-R间期0.12s,下传的QRS波宽大畸形.为室内差异传导。  相似文献   

4.
《心电学杂志》2009,28(6):439-439
本例心电图为12导联同步记录,其主要特征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96次/min,QRS波群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另一种更为宽大畸形;两者的QRS时间均为140ms,P—R间期分别固定为0.20s和0.10s,呈长短交替出现。由于0.20s的P—R间期超过了心率上限的P—R间期,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1岁。病史、体检及临床诊断不详。心电图V1导联(图1A、B)示:窦性心律,P—P间距0.56s.心率104次/分,P—R间期0.16s,QRS波时限及形态正常。图中可见一系列提前出现的P′-QRS波,其偶联间期各异.当R—P′间期在0.20s、0.52s时.P′-R间期分别为0.20s、0.16s.此时上述P′波下传的QRS波时限正常,其形态也与主导心律的相同或基本相同。当R—P′间期为0.16s.其P′-R间期分别为0.60s、0.32s、0.56s(图1AP′1及图1BP′1、P′3).此时图1A与图1B中的P′3下传所产生的QRS波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改变。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频发房性期前收缩(PVS)伴房室结多径路.并慢径路下传时,呈4相室内差异性传导。  相似文献   

6.
《心电学杂志》2010,29(3):283-283
上、下两行Ⅱ导联显示直立P波形态略异,尤其是较长间歇后第1个搏动的P波振幅低平,与其前P^-波的距离即P^-P间期为1.14~1.18s,该P波形态改变,可能是窦房结起搏点位置改变或是房性逸搏;窦性P—P间期0.84~0.97s,略有不齐。可见提前出现与窦性QRS—T波群略异的QRS—T波群(QRS时间略宽,振幅略高,T波浅倒置),  相似文献   

7.
《心电学杂志》2009,(2):80-80
本例心电图主要特征为:未见窦性P波,V1可见大小、形态、时间均不一致的f波,说明基础心律为心房颤动。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5s,但不符合束支传导阻滞图形,R—R间期基本规则,频率136次/min。  相似文献   

8.
《心电学杂志》2010,(1):47-47
MV1导联示短P—P间期0.84~0.90s,长P—P间期1.60~1.71s,基本上为短P—P间期的2倍,考虑存在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呈2:1传导。P—R间期0.22s,存在房室传导延缓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QRS形态多变:①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时间0.14s),如下行R6、R7,其前有相关的窦性P波,P-R间期0.22s;②呈正常形态6型,如上行R1,下行R4、R5,其前有相关的窦性P波,P—R间期0.19~0.22s;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0余年于2006年3月就诊。1960年经上级医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R—R间期匀齐,V1等导联可见大F波,频率320次/min,以2:1下传心室。QRS波群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8波。V1-V3呈rS型,V4-V6呈R型,长Ⅱ导联中可见R,12、18。呈室上性型,QRS时间0.09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B型,心房扑动2:1下传心室。当日动态心电图检查(图略)示:P波消失,代之F波,QRS波群呈室上性型,R—R间期不规则,F波以2:1—4:1下传心室。其间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后有类代偿间歇。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0岁。因胸闷、心悸1周就诊。查体:神志清,胸廓无畸形,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不规则,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同步12导联记录(本刊选示)(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分,P—R间期0.14s,窦性下传的QRS波形态正常,在各导联可见频发出现的P’、QRS波,P’-R间期为0.16~0.24s,P-P’间距为0.40~0.62s,部分P’波后无后继的QRS波,下传的QRS波呈3种形态:①以P’。为例,下传的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前支传导阻滞型;②以P’,为例,下传的QRS波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型;③图末P’-R长短两组,QRS波分别是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74岁,因间歇性晕厥10余年,再发5min入院。心电图(图1)示:P波规律出现,P—P间期约0.8s,心率75次/min,QRS时间增宽至0.14s,V,呈rsR’型,P1、2波下传心室,P—R间期分别为0.14和0.16s,P,后QRS波群脱落,P4波位于第3个QRS波群之前,P-R间期O.06s,与QRS波群无关。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头晕、心悸5年,加重1d入院。体检:T36.4℃,BP120/70mmHg,R60次/min。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同步记录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不明显,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其中V1窦性P—P间期0.6ds,心房率93次/min,P—R间期不固定,P波与QRS波群无关,QRS时间由正常逐渐增宽至宽大畸形并连续3个出现,如R2~R6,R—R间期固定为1.0s,心室率60次/min,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顺传伴左束支不典型文氏型直接显示型传导阻滞,ST段下斜型压低0.1~0.5mV,T波倒置,ST—T也随着QRS波群逐渐明显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顺传伴左束支不典型文氏型直接显示型传导阻滞,ST—T改变。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0岁。因心悸、胸闷2周就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93次/min,P—R间期0.14s,可见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偶联间期固定呈三联律,部分未下传激动心室,代偿间期不完全。R5.8、15\18分别为房性P’波下传激动心室所致,P’-R间期0.54s,QRS波群前均见P^-波,P^--R间期0.10s。ST段水平型压低0.05~0.10mV,T1.11负正双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三联律(部分未下传),房性反复搏动揭示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14.
例1 患者男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100次/min时P—R间期0.20s,QRS时间0.16s,MV,导联R波切迹。MV5导联S波增宽,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而民与R7QRS波群呈rSr’型,时间0.10s,房性期前收缩代偿后的P7波下传的QRS波群恢复正常,揭示3相右束支传导阻滞。然而出现房性期前收缩P6波时,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87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加重2周人院。查体:血压158/70mmHg,心率65次/分,律不齐,无杂音。血清钾2.8mmol/L。心电图(图1)示:R1、R2呈rSr’型,其前有P波,P—R间期0.24s,P—P间距0.88s,QRS波时限0.12s,心率68次/分,为窦性节律。R,提前出现,其前无相关P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节律的QRS波群形态略有差异,符合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心律,P P间期匀齐,频率88次/min ,下传的P R间期逐渐延长,以下行最后一个6∶5文氏周期为例,其P R间期递增情况为0 .1 5~0 .1 6~0 .2 0~0 .2 2~0 .2 4s,后继一个P波漏传,或称QRS波群脱落,房室传导比例呈3∶2~6∶5。P波下传的QRS波群形态、振幅相同,时限>0 .1 2s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见图1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Ⅲ度左束支阻滞并发Ⅱ度Ⅰ型右束支阻滞(亦可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讨论 本例心电图窦性下传的P R间期逐渐延长,然后发生QRS波群脱落,房室…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75岁。临床诊断;右位心,冠心病,心律失常。图1A为常规方法记录的心电图.图1B为左右手电极互换并加作V3R~V6R代替常规V3~V3及V1,V2导联互换记录。图IC为矫正后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不等.长P—P间距不是短P—P间距的倍数。下传的P—R间期0.16s,下传的QRS渡群呈Rs,形态时间正常。ⅡhRs为交界性逸搏(R5起始部有一窦性P波埋入其中)。ⅡR3.5s的T波顶部含有一提前发生的P波.下传的QRS波群呈轻度室内差异传导。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6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3年,加重1周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型。心电图(图示V5、V6导联同步记录)P波规律出现,P—P间距0.48s(125次/min)。R2、R16为窦性下传者,呈“R”型顶端有切迹.时间>0.12s。其P—R间期为0.19s,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其余QRS波呈正常室上型,但之前的P—R间期为0.34~.48s,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3岁。因心悸、气短来院就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P—P间距0.53s,频率113次/分。P波后每间隔1次窄QRS波群出现一次宽QRS波群,窄QRS波群时P—R间期0.16s,QRS时限0.06s,为正常心搏。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8岁。因胸闷2d入院。体检:BP125/80mmHg。心界不大,心率96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2s,窦性下传的QRS形态正常,每个窦性搏动的T波顶峰附近均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R2、R4、R6、R8,R10均为P′波下传激动心室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