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组织切片研究直肠癌在直肠系膜内及环周切缘的播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直肠癌在直肠系膜内及环周切缘的播散转移规律 ,为合理施行直肠癌手术提供病理学证据。方法 对 6 2例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 ,手术标本制作直肠及全层系膜大组织切片 ,HE染色 ,显微镜观察。结果  期病例中 ,直肠系膜外带 (左、后、右三区 )癌灶占 4 3.2 4 %。直肠侧壁肿瘤 ,系膜同侧癌灶多于对侧 (P<0 .0 5 )。远端直肠系膜内癌播散距原发灶 1~ 3.5 cm,均为 TNM 、 期患者 ,发生率为 12 .9% (8/6 2 )。肿瘤环周切缘癌浸润 (CMI)与肿瘤分化及 TNM分期相关 ,直肠不同部位 CMI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P>0 .0 5 )。结论利用大组织切片技术 ,能够全面观察直肠、直肠系膜及其癌灶分布。系膜外带及肿瘤同侧系膜内癌灶分布较多。手术应完整切除肿瘤远端 4 cm直肠及其周围系膜。 TME减少了癌残留及环周切缘癌浸润可能 ,应作为直肠癌手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直肠癌向直肠系膜远端微转移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为选择直肠癌手术方式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收集46例直肠癌手术后标本,沿肿瘤下缘纵向切取宽约2cm的远端直肠系膜组织,用脂溶法处理后,计数其中淋巴结,随后按每1cm距离切成组织块,行HE染色,取HE检查阴性的切片,再用细胞角蛋白(CK)20为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观察显微镜下肿瘤远端直肠系膜中微转移的情况,并进行转移规律分析。结果直肠远端系膜中共检出有淋巴结微转移10例(其中合并有癌结节播散有3例),仅有1例癌结节播散,远端系膜总转移率为23.9%,癌结节微转移率为6.5%,淋巴结微转移率为19.6%;转移最远距离为4cm。直肠癌系膜远端微转移在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等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系膜远端的微转移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的微转移和癌结节的形成;转移发生与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手术清扫范围,以期提高根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住院资料、术后切除标本的淋巴结解剖数目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按照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解剖部位、分化程度以及临床病理分期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相关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部位、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高于结肠癌,T3-T4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显著高于T1-T2(P<0.05),低分化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高于高分化肿瘤(P<0.05)。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肠腔内直径不是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细胞分化程度及癌灶的部位是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的好发因素。手术应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合理地廓清淋巴结,对于直肠癌肿、T3期或无远处转移的T4期、术前结肠镜检查发现同时有2个或以上瘤灶、术前病理诊断为未分化腺癌的病例,相应的结直肠系膜切除更应该彻底,以尽可能地去除转移的淋巴结和潜在的微转移灶。  相似文献   

4.
汤长江 《新疆医学》2005,35(4):31-32
目的:明确直肠肿瘤远端系膜内淋巴结转移状况,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合理性。方法:以脂肪“清洗”技术检查78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结果:19.2%的患者在肿瘤远端的系膜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均见于pT3、pT4患者。其中2cm以内者15.4%,2cm以外者3.8%。上段直肠癌最远处转移淋巴结距肿瘤4cm,中下段最远3cm。结论:对T3、T4患者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中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系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6例,均以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制作成HE染色病理大组织切片,显微镜观察直肠系膜转移情况.结果 直肠系膜转移率为67.4% (31/46);环周切缘癌浸润率(CMI)为21.7%(10/46),高、中分化分别为10%(1/10)、14.8%(4/27),明显低于低分化的55.6%(5/9)(P<0.05), A期为0/15,明显低于B期和C期的27.8%(5/18)和38.5%(5/13)(P<0.05) ;经腹超低位前切除术系膜远端切缘癌浸润(DMMI)为60%(3/5),明显高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0/9(P<0.05).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系膜转移率高,TME应作为手术的基本原则;肿瘤分化程度低、分期晚是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的高危因素,应制定全面的临床治疗方案,合理有效的应用新辅助放化疗和辅助放化疗并密切随访;当肿瘤下缘距齿状线小于3cm时,宜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行经腹超低位前切除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直肠癌系膜组织中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直肠癌系膜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直肠癌系膜转移规律,为切除直肠系膜的合理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取行直肠癌手术切除的直肠癌和直肠系膜组织标本40例,良性肠道疾病的正常直肠系膜组织10例。剪取肿瘤组织和距肿瘤下缘1、2、3、4、5cm的直肠系膜组织,分别进行:①各段系膜组织分别HE染色切片检查;②各段系膜组织中CK20 mRNA表达水平检测(RT-PCR法),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直肠系膜标本HE染色切片中,距肿瘤下缘1、2、3、4、5cm的阳性率分别为:37.5%(15/40)、15.0%(6/40)、0%(0/40)、0%(0/40)、0%(0/40);40例直肠系膜标本中,距肿瘤下缘1、2、3、4、5cm的系膜组织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19/40)、27.5%(11/40)、12.5%(5/40)、0%(0/40)、0%(0/40)。CK20 mRNA在正常直肠系膜组织中不表达,系膜中CK20 mRNA的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形态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①检测直肠系膜组织中CK20 mRNA的表达(肿瘤微转移)较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更为敏感;②对于直肠癌,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远端直肠系膜切除长度为4cm,但对于TNM分期偏晚、浸润型、低分化直肠癌病例,范围应适当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 )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MRI征象,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评价MRI对直肠癌灶、T分期、侧切缘(CRM)受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检出的准确性。结果:20例直肠癌患者21处癌灶,MRI癌灶检出率100%,T分期的准确性85%,错误分期3例,高估3例,侧切缘受累4例,高估1例,区域淋巴结正确分期65%,低估7例,MRI对直肠癌灶、T分期及侧切缘受累检出率高,区域淋巴结检出率不理想。结论:MRI对直肠癌术前评估对临床的进一步手术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分期和侧切缘受累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iang JB  Dai Y  Zhang XM  Li CF  Jin ZT  Bi DS  Sun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4):961-964
目的 评估磁共振成像(MRI)预测直肠癌分期和侧切缘受累的准确程度。方法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的直肠癌53例,用高分辨率MRI评估肿瘤(T)、系膜淋巴结转移(N)和侧切缘(CRM),所有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采用连续病理切片法观察手术标本,对照术前MRI和术后病理结果,评估MRI能否准确预测直肠癌T、N、CRM。结果MRI正确T分期41例,错误12例,其中4例T1-12期报告为仍期,8例仍期报告为T1-12期,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7.4%(41/53),其中T1~12期的预测准确率为83.3%(20/24),仍期的准确率为68.0%(17/25),T4期的准确率为100%(4/4),MRI可以对T分期进行一般预测,但准确度不高(Kappa值为0.602,P〈0.001)。MRI对直肠系膜淋巴结正确分期37例,错误分期16例,其中高估10例,低估6例,准确率为69,8%(37/53),灵敏度为75%(18/24),特异度为65.5%(19/29),MRI不能对系膜淋巴结做出准确预测(Kappa值为0.399,P=0.003)。MRI正确预测CRM51例,错误2例,其中高估1例,低估1例,准确率为96.2%(51/53),灵敏度为80%(1/5),特异度为97.9%(47/48)。MRI可以准确预测CRM是否受累(Kappa值为0.779,P〈0.001)。结论术前MRI不能准确预测直肠癌T、N分期,但可以可靠地预测CRM是否受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体直肠癌周不同部位粘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正常直肠粘膜、直肠腺瘤、直肠癌及癌周不同部位粘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正常直肠粘膜10例,直肠腺瘤20例,直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各3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EGFR的表达。结果正常直肠粘膜、直肠腺癌和直肠癌粘膜EGFR阳性率分别为0、30%和73.3%,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EGFR阳性率分别为3.3%、20.0%和73.3%,三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GFR表达与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EGFR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中下段直肠癌环周切缘微转移的临床研究的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6月至2017年2月62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或miles),均以全系膜切除(TME)原则手术治疗,手术标本观察直肠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的情况。结果 62例全部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根治性切除手术,免疫组化及HE染色病理组织切片检测中下段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为17.74%(11/62)。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5cm的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46.6%(7/15),高于≥5cm的阳性率8.5%(4/47)。结论肿瘤位置低是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存在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的患者,术后应行规范的放化疗,降低复发及转移以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远端直肠系膜内DNA含量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内DNA含量,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7例直肠癌切除标本的癌组织、远端3 cm,5 cm处直肠系膜以及10例正常结肠系膜中的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间DNA指数(DI)、增殖指数(PI)及S期细胞百分比(SPF)等指标.结果:癌组织、癌远端3 cm,5 cm处直肠系膜中异倍体率及PI,SPF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远端直肠系膜中异倍体率与癌组织无显著差异;不同范围内的远端系膜中异倍体率、PI及SPF无显著差异.结论:直肠癌远端3 cm,5 cm处直肠系膜中存在着DNA含量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异常改变,呈现出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有必要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group comprised 13 patients (mean age 68 years) with clinically fixed and biopsy proven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rectal adenocarcinoma (8 high rectal, 5 low-mid rectal) who received synchronous courses of preoperativ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pelvic radiotherapy (radiotherapy alone in 3 cases) over a period of 8-20 weeks prior to surgical resection. All case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mural and mesorectal fibrosis. Three cases did not differ otherwise from usual rectal adenocarcinoma while 4 had a 20-30% diminution in expected tumour area. In 6 cases tumour could not be definitely identified grossly--1 showed a 50% reduction in tumour bulk while 5 had only residual microscopic foci from 0.6-4 mm in maximum dimensions. Only 3 cases had involvement of the mesorectal circumferential radial margin. Four involved lymph nodes in 2 cases were partially hyalinised and calcified. Preoperative combination adjuvant therapy can produce marked regressiv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rectal adenocarcinoma.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种新辅助放化疗(NCR)在中晚期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作用。方法:78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全部给予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每周5次。A组同时辅以5-氟尿嘧碇(F-FU)、亚叶酸钙治疗(LV),B组同时辅以希罗达(Xeloda)治疗。放疗结束休息6周后进行手术。手术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操作规范进行。结果:全部病人按计划完成NCR,其中11例肿瘤完全消失,未行手术。67例施行了根治性切除术,65例为保肛手术。2例为腹会阴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10例肿瘤消失(TO)。总的肿瘤消失为21例。T2No13例,T3No26例,T2-3No18例,无T4期。共52例(66.67%)达到降期(down staging)。全组随访6~42个月。无局部复发,4例肺转移,总复发率5.13%,无死亡,无瘤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率均为94.87%。结论:NCR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操作规范相结合有效地达到肿瘤降期的目的,肿瘤缩小,切除率和保肛率均明显增加,降低了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概念的出现,它一直是治疗中低位直肠肿瘤的黄金标准,因为此术式彻底切除了位于直肠系膜内的淋巴结,确实改善了病理和肿瘤学结果 .但是当肿瘤扩散到侧方淋巴结时,欧美和日本的学者做法不同.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直肠系膜中CK20表达的检测,探讨直肠癌区域转移及微转移的规律,为临床直肠癌术式的选择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直肠癌TME术后5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直肠系膜及盆筋膜壁层中CK20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分析CK20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织中无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CK20高表达(78%),肿瘤平面和直肠系膜近端可表达,直肠系膜远端(20%)和盆筋膜壁层表达(6.38%)程度较低。CK20表达与肿瘤形态、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而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部位无关。结论:直肠癌患者外科治疗时常规行TME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132例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肿瘤分期,肿瘤部位,是否行TME之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的差别。结果 Dures B期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Dukes C期患者(11.1%vs29.4%,x^2=7.046,P=0.008);直肠癌行TME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显著低于非TME患者(10.%vs26.1%,x^2=5.471,P=0.019),但直肠中上段癌患者行TME与否,术后2年复发率无明显差别,而直肠下段癌患者行TME与否,术后2年复发率有显著差别。结论 对直肠下段癌应行标准的全直肠系膜切除。  相似文献   

17.
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的作用以及该手术的关键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月~2002年2月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10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系膜标本中19例检测癌结节,占17 7%;34例检测到淋巴结,占33.3%.术中吻合口漏4例,发生率为3.9%,术后吻合口瘘7例,发生率为6.9%;术后2年内肿瘤局部复发10例,复发率为9.8%.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器械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直肠癌患者在TME完成后使用双器械行保肛手术。结果: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短期引流治愈,2例切口感染,余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36)个月,复发1例,行Miles手术。结论:TME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双器械是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关键,两者联合应用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该术式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