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126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8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血细胞比容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丙氨酸转氨酶(AST)、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2)、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6.1%、36.5%、44.4%、62.7%,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30.2%、17.0%、19.2%、29.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酒精性脂肪肝(AEL)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立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AST/ALT的含量,以探讨其变化与酒精性脂肪肝损伤程度的关系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AFL患者232例,采用Bayer公司生产的RA-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国产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232例患者的血清GGT,ALT,AS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中以GGT增高最为明显,发病年龄有年青化的趋势。结论:血清GGT检测是诊断AFL较为敏感且具有一定特异性的指标。提醒人们必须重视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在我院住院诊治的14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LC占同期肝硬化(LC)总数的8.7%,均为男性,发病高峰41~60岁;农民和工人多见;日均饮酒(170.5±71.2)g;饮酒时间(25.6±11.2)年。血清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显著,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2者占43.7%;失代偿期AST/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高于代偿期,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明显降低(P〈0.05)。治愈好转118例(84.3%),无效15例(10.7%),死亡7例(5%)。【结论】ALC中老年男性高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AST、GGT显著升高,AST/ALT〉2有助于诊断,AST/ALT、TBIL、PT、MCV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戒酒、早期诊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同功酶(m—AST)、m—AST/AST比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尿酸(uA)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1例AFLD、1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256例健康对照进行上述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FLD组与NAFLD组ALT、AST、m—AST、m—AST/AST、GGT、U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FLD组AIJT、AST与NAFLD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AFLD组的m—AST、m—AST/AST、GGT、BUN、SCR、UA均显著高于NAFLD组(P〈0.01)。结论m—AST、m—AST/AST、GGT、BUN、SCR、UA测定有助于AFLD肝损伤的评估,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AFL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降脂保肝汤联合行为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降脂保肝汤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行为干预,观察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AI。T),谷丙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等各项指标。结果干预组疗效好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T、AST、TG、TC的水平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降脂保肝汤联合行为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4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酶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FID)患者血清酶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40例AFID、60例非脂肪肝(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酶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AFID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谷氨酸脱氢酶(GLDH)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ID组ALT、AST与NAFI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FID组的mAST、mAST/AST、GGT、GLDH均显著高于NAF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LT、AST、GGT、mAST、GLDH活性测定有助于AFID的评估,有助于AFID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酒精性肝病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LD患者以男性为主,日饮酒量45—600g,平均年限21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发病年龄均在41—50岁达高峰。ALD的血清酶学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以AST、GGT、AST/ALT升高显著。结论:ALD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有饮酒嗜好的病人,应定期对AST、AST/ALT、GGT、TBIL等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从而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99例体检者,根据体检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52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组(47例),测定所有体检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脂联素、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BMI、WHR、ALT、HA及PCⅢ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NAFLD组中有32例(68.09%)患者血清HA超过正常值,37例(78.72%)患者血清PCⅢ超过正常值,且两者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A、PCⅢ呈明显负相关(r=-0.69、-0.73,P均〈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发生肝纤维化的倾向,且脂联素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检查有无特异性鉴别指标.方法 对42名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160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清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碱性磷酸酶(ALT)>2、GGT异常在酒精性脂肪肝组中为73.7%、34.2%、47.4%,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为27.8%、14.6%、2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T、AST/ALT>2、GGT结合临床病史,B超检查,有助于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超声定量分析脂肪肝图像与肝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肉眼观察超声显示脂肪肝衰减情况及定量测量肝灰阶值反映相对衰减程度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超声检查90例体检人群;所有检查保证超声调节条件一致;肉眼观察肝脏图像按衰减程度分正常组,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采图后用PHOTOSHOP软件定制直方图取样范围,测量肝深层灰阶值(GSLD)、肝浅层灰阶值(GSLS)、右肾皮质灰阶值(GSK),并计算肝脏浅深层部灰阶比值(GSLS/GSLD)及肝浅层肾脏皮质灰阶比值(GSLS/GSK)反映相对衰减程度;抽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所有肉眼观察脂肪肝人群ALT高于正常组;中、重度脂肪肝AST、GGT高于正常组。ALT、AST、GGT与肉眼观察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ALT、AST,GGT阳性组GSLS、GSK、GSLS/GSLD、GSLS/GS较AL.T、AST,GGT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GSLS、GSLS/GSLD、GSLS/GSK与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相对衰减程度GSIS/GSLD、GSLS/GS与肝功能关系最大。结论超声图像灰阶测量可用于定量评估脂肪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Insulin)、瘦素(Leptin)及脂联素(Adiponectin)等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I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经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141例(其中轻度脂肪肝42例;中度脂肪肝51例;重度脂肪肝48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做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瘦素和脂联素进行检测.用放射免疫法(RIA)对胰岛素进行检测.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胰岛素及瘦素表达显著升高(p〈0.0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脂肪肝病情的进程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与病程成正相关;而脂联素明显降低(p〈0.0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病情的进程呈负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IR)和脂质代谢紊乱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加重脂肪肝的进程,瘦素不依赖于IR,并且其血清水平与脂肪浸润严重程度相关,高瘦素浓度可致血胰岛素水平上升及肝细胞胰岛素抵抗,改变信号转导,加重脂酸堆积从而促进脂肪肝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能与胰岛素、瘦素及脂联素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195例,其中合并NAFLD者(A组)99例,未合并NAFLD者(B组)96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检测肝酶、糖脂代谢等指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两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BMI、腰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高血压、冠心病、中心性肥胖的比例较B组均明显增高(均P <0.01);A组患者有饮茶习惯的比例较B组减低(P<0.01).[结论]高TG血症、中心性肥胖以及HbAlc、ALT、GGT升高增加了T2DM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而饮茶是T2DM合并NAFL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饮食、运动行为与代谢特征.方法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组30例、糖尿病非脂肪肝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运动行为与代谢特征.结果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临床上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近80%的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超重、肥胖、饮食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80%的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平时喜静少动、几乎不参加运动;3/4的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各项代谢指标异常.结论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组患者饮食、运动行为不良,体重指数、血脂等部分代谢指标比糖尿病非脂肪肝组异常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宁波某地区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宁波某地区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宁波某地区城镇居民,包括机关干部、职员、教师、学生(1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部分农民共27073人,调查其年龄、身高、体重、血清学指标、饮食、行为习惯等,经B超检查后,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14.33%,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6.98%,女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2.12%,其中以51-60岁组男性患病率最高,为29.25%,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以61-70岁患病率最高,71岁以上男女患病率均下降,脂肪肝的患病与体重指数、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饮酒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宁波某地区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以51-60岁组患病率最高,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饮酒是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LFC),并分析其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合并NAFLD患者105例(观察组),另选无脂肪肝的单纯T2DM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超声定量LF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代谢指标血尿酸(SU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素氮(BUN)、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肌酐(CRE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FINS/22.5)。比较两组各代谢指标的差异并分析LFC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LT、TG、LDL-C、FPG、CREA、HOMA-IR水平、LFC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LFC与ALT、TG呈正相关;对照组中LFC与ALT、AST、TG呈正相关(P<0.05)。【结论】NAFLD作为T2DM的常见并发症,应用超声定量测定LFC,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创便捷,可反映肝功血脂等相关指标变化,可作为入院常规筛检手段,为早期发现肝脏脂肪样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血脂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门诊健康体检人群4 715例,观察不同体重指数组、不同血脂水平组的脂肪肝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脂肪肝检出率随着体重指数、血脂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血脂成分有关,高甘油三酯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胆固醇血症组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体重指数、血脂水平呈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相应并发症、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酒精性肝病发病有增多趋势,长期饮酒史和AST/ALT、GGT、TBiL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G比值随疾病进展而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饮酒者预后差,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肝硬化的晚期并发症。结论:酒精性肝病病情和预后与长期饮酒史(包括饮酒量、饮酒时间)有关。对于有饮酒嗜好的病人,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劝其戒酒,并定期监测AST/ALT、GGT、TBiL等生化指标,及早进行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AP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20年9月本院肝病中心收治的91例NAFLD患儿,均经肝脏组织活检,同时进行受控衰减参数(CAP)检查.另选取30例其他肝病患儿为对照组,经肝活检证实无肝脂肪变性,同时也进行CAP检测.运用儿童NAFLD组织学评分系...  相似文献   

19.
实时超声造影对局灶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局灶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病理证实为局灶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实时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在肝动脉相病灶内出现高增强,在门脉相、延迟相呈等增强;4例在各个时相病灶内均为等增强;所有病灶延迟相均未出现“黑洞”。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对局灶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