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7例小脑桥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乙状窦前迷路后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均在3cm以上,不同程度向脑干腹侧生长,跨越岩骨尖达颅中窝。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作者对于手术入路方法、技巧及优缺点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17例小脑桥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乙状窦前迷路后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均在3cm以上,不同程度向脑干腹侧生长,跨越岩骨尖达颅中窝,肿瘤全切作1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作者对于手术入路方法,技巧及优缺点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72.7%),次全切除3例。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2例(18.2%),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处理岩斜区脑膜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该入路明显扩大对中颅窝和上斜坡的显露,是切除主体位于后颅窝,同时累及中颅窝的岩斜区肿瘤的良好途径,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和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13例斜坡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各例肿瘤的临床表现、神经放射学的特点和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8例全切,5例次全切除。术后死亡1例:3例颅神经症状完全恢复,3例颅神经功能有所改善,2例无变化,4例出现新的神经受损体征。结论:手术入路选择,上斜坡及中上 肿瘤可取幕上下联合岩周入路切除,中斜坡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下斜坡可经枕下极外侧穿髁入路或经口入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5.
颞下经岩骨前部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Kawase入路)的解剖特点。方法:10例20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和测量。结果:岩骨前部切除后可暴露位于前外例的颈内动脉管水平段,以及颈内动脉管和内听道之间的耳蜗基底转。岩骨前部切除可分别在岩尖上面和内侧面开出面积为2.6cm^2和1.9cm^2的骨窗。与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相比,暴露范围在斜坡面向下扩大至斜坡上部、在脑干面扩大至椎基底动脉连接部和桥延沟水平。此入路暴露的岩斜坡区硬脑膜主要由脑膜垂体干和咽升动脉供血。结论:Kawase入路可同时暴露中后颅窝,其对后颅窝的暴露范围局限于岩斜坡区上半部。  相似文献   

6.
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鞍及其邻近区域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3例蝶鞍及其邻近区域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脑膜瘤起源部位及其主体所在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全组蝶鞍及其邻近区域脑膜瘤23例,鞍上型11例,鞍旁型12例,其中20例(86.96%)获全切除,无死亡,全组术后Karnofsky计分90.43±14.29分,较术前平均提高30.87土12.67分(P<0.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5±7.5天。结论: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手术入路与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鞍旁脑膜瘤首选眶颧额颞下入路,大型或巨大型鞍上脑膜瘤首选眶额入路。  相似文献   

7.
蝶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总结蝶岩斜区肿瘤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蝶岩斜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结果:脑膜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复发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死于下丘脑功能衰竭1例;术后面瘫3例,尿崩3例,脑脊液漏并颅内感染1例。随访4例,随访时间6个月~4年;其中脑膜瘤3例,复发性三叉神经鞘瘤1例,影像学上未见肿瘤复发,恢复工作能力。结论:只要熟悉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应用显微技术,蝶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66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影像、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6例(SimpsonI III级),次全切20例(SimpsonIV级)。1例患者术后死于颅内感染,25例患者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9例在末次随访过程中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手术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针对累及不同区域的肿瘤选择不同入路,实现岩斜区脑膜瘤的个体化治疗,有助于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21例采用经典的翼点入路,4例经眶上翼点入路。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4例。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11例病人术后5例明显好转,4例无改善,2例恶化。术后2例不全偏瘫,2例动眼神经麻痹,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6年,全切的肿瘤未见复发,近全切和部分切除的肿瘤3例肿瘤无变化,6例肿瘤增大。结论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效果好,肿瘤是否全切,取决于肿瘤的大小、质地、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手术治疗应在保护神经血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0.
颅底28例病变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底新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8便颅底病变分别进行扩大颅底入路、经额颞眶弓入路、经岩骨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手术。结果: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3例,严重并发症少,无1例死亡。随访5-29个月,无复发。结论:与传统的手术入路相比较,新手术入路具有显露谅这颅底病变距离短,脑组织牵拉轻,有充分的手术操作空间,可同时切除颅内上的肿瘤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