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五城市校外青少年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辽宁省校外青少年吸烟现状及其相关规律,为制定控制青少年吸烟教育策略及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五市校外青少年,以自填式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校外青少年604人,总吸烟率为45.9%,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9.0%,女性吸烟率12.2%;校外青少年吸烟行为在校内就已经形成,有31.3%的吸烟者认为吸烟是同伴影响,开始吸第一支烟的地点在校内和同学家分别为22.3%和18.4%,以朋友提供第一支烟居多,占40.6%,其次为同学,占36.3%;校外青少年知道吸烟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仅占20.7%;知道我国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人数近50%,没听说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为73.0%。结论辽宁省校外青少年吸烟率较高,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率较低,校外青少年吸烟基本上是从在校时开始,因此,应把校内青少年列为控烟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卢湾区青少年吸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条降低青少年吸烟率、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进行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本区内初中、高中、职校各一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青少年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4.79±1.41岁;对吸烟危害和被动吸烟危害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5.6%和77.9%;不知道《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有47.9%;初中生与高中生和职校生的吸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生与职校生的吸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要采取综合措施,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我国青少年被动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2个项目地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地区调查800人,收集青少年人群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等相关信息。结果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23.1%,吸烟率为6.3%,被动吸烟率为57.5%。不吸烟的青少年中,94.9%知道吸烟危害健康,88.8%了解被动吸烟有害,53.7%支持在公共场所禁烟。56.5%的青少年表示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讨论烟草和健康问题的活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12岁的青少年相对而言不容易被动吸烟,而父母及好朋友吸烟、看见过老师在学校吸烟、允许别人在自己面前吸烟以及学校没有组织过控烟主题活动的青少年更倾向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结论我国青少年被动吸烟形势严峻,青少年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存在很大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成年居民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北省成年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制定河北省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河北省11个市、20个县、40个乡(街道)、120个自然村(居委会)的4200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开始吸烟年龄、吸烟类型、吸烟频率等)。结果共调查成年居民4200人,其中男性1734人,女性2466人,农村2940人,城市1260人;调查对象中,现在吸烟者有1222人,吸烟率为29.1%,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1.4%,女性为6.4%,农村吸烟率为29.7%,城市为27.6%,65~69岁组、初中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和离婚/分居者吸烟率较高,现在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7.0±0.7支;每天吸烟10~20支者占65.9%(661人),吸烟频率为≥6天/周者比例高达到85.8%。结论河北省成年居民吸烟率较高,尤其是青少年吸烟上升较快,控制烟草消费面临巨大的困难,应采取具体措施有效控制烟草消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这一特殊人群吸烟状况。方法以运城市13个县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总吸烟率为40.88%,男性吸烟率为58.56%,女性无吸烟者;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23.26岁;吸烟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P〈0.01);受控烟教育而戒烟者占戒烟人数的53.33%;吸烟者中有72.82%的人认为吸烟有害健康,4.62%的人认为无害或不知道;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肺气肿的危险性大于不吸烟者。结论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这一特殊人群吸烟率很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吸烟、戒烟、被动吸烟、劝阻吸烟现状以及对吸烟危害健康和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认识,为制定控制吸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5市2300名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采取自填式答卷调查。结果3种人群总吸烟率为33.2%,男性吸烟率为63.2%,女性吸烟率2.5%;公务员吸烟率最高,为38.2%,卫生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3.0%,教师吸烟率为28.4%;3种人群戒烟成功率为13.9%;有66.7%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74.0%的人没听说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结论辽宁省5市男性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吸烟率比较高,加强对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的控烟责任感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在全社会控烟工作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9个区县抽取辖区内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各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64名学生进行控烟态度问卷调查,共调查9347人。结果收回有效问卷9239份,有效率为98.8%。学生吸烟率为19.5%,现在吸烟率为2.5%,尝试吸烟率为17.0%。学生普遍不支持“年轻女性吸烟”(88.2%)和“父母可以吸烟”(80.6%);对”教育学生停止吸烟是教师的责任”(83.0%)和“教师做不吸烟的榜样”(82.5%)普遍认同;支持“在香烟盒上印警语”(80.4%)、“公共场所禁烟”(81.0%)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84.0%)的比例较高。职校学生控烟正确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女生正确态度持有率高于男生;吸烟学生正确态度持有率明显低于尝试吸烟和不吸烟的学生。结论上海市青少年对于吸烟行为的态度仍存在不少误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男生、职校学生和吸烟学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市在校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对吸烟行为的态度,探讨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长沙市某综合性高校中,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取2092名大学生样本,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了解大学生吸烟行为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以及对吸烟行为的态度。结果在2061名有效调查样本中,尝试吸烟率为16.5%(男39.4%,女6.1%),偶尔吸烟率为14.8%(男33.8%,女6.0%),每日吸烟率为1.8%(男5.6%,女0.1%),其中男生的各项吸烟率均高于女生(P<0.01);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各类吸烟行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拒绝吸烟的意愿均高于非医学生(P<0.01);男性、对吸烟的态度和室友吸烟是影响大学生发生尝试吸烟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大学生吸烟行为与是否为医学专业无显著性关联,但与性别、拒绝烟草的态度、室友的吸烟行为有显著性关联;应制定有效措施对大学生群体的吸烟行为进行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9.
李洪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79-6180
目的:调查分析我地区青少年吸烟现况,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对我地区中学生进行吸烟现况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对象吸烟率,吸烟者性别比、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吸烟原因等情况。结果本调查共发出问卷表1045份,回收1045份,回收率为100.00%。吸烟者156例,占15.22%。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男性较多,年龄较大、父亲吸烟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吸烟者吸烟原因主要包括好奇、便于交友等。结论我地区青少年吸烟现状较严重,与性别、年龄、父亲吸烟、母亲文化程度相关,在今后需加强青少年控烟行为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南通市成人和青少年被动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成人和青少年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为制定控烟措施、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名18周岁以上的南通市城区居民和30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人被动吸烟率为31.54%,男性为30.65%,女性为32.18%。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32.23%,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为8.72%;青少年中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10.00%、1.88%和72.00%,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南通市成人和青少年的被动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应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改善社会环境,以减少被动吸烟在人群中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