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雾化吸入参附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高频喷射雾化吸入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6小时,治疗组有效率达90.91%;经皮氧饱和度(SpO2)升至0.94±0.04;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其预计值百分比(FEV1%)增至67.51%±6.22%。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67%、0.91±0.04和62.78%±6.65%〕,P值分别为P<0.05、P<0.01和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治疗加用高频喷射雾化吸入参附注射液,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郑万秀 《华西医学》1998,13(3):276-277
为探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气道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对61例哮喘患者与73例COPD患者进行了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与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显示:哮喘缓解期患者Raw明显增高(p<0001),Gaw明显降低(p<0001),用力呼气流量(V)、FEV1%与MMEF正常或轻度降低,出现了Raw-V分离现象;COPD缓解期患者Raw明显增高,Gaw明显降低,FEV1%与MMEF亦相应呈现明显降低。据此作者认为,Raw-V分离现象是哮喘患者肺功能变化的特点,可作为早期哮喘与不典型哮喘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吸入类固醇在联用小剂量茶碱时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方法:40例中重度哮喘患者经两周预疗后随机分为两组:必酮碟组(B组)和联用组(C组),观察指标为用力呼气量(FEV1)、晨晚最大呼气流速(PEFR)等。结果:第八周时C组FEV1明显高于B组,第四和第八周时C组FEV1及占预计值%均明显高于B组;四周时C组平均晨PEFR高于B组,第五至第八周期间C组平均晨晚PEFR均高于B组,而C组PEFR日间变异率均低于B组。血浆茶碱峰谷浓度分别为8.3±1.3mg/L和6.23±0.9mg/L。结论:小剂量茶碱联用吸入类固醇治疗中重度哮喘疗效优于单用吸入类固醇  相似文献   

4.
气道阻力和比气道传导率测定在哮喘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道阻力和比气道传导率测定在哮喘缓解期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体积描记仪对7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比气道传导率(specific conductance,SGaw)、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测定。吸入沙丁胺醇后,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吸入沙丁胺醇前后Raw、SGaw及FEV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01,P〈0.05)。FVC无变化。结论:气道阻力、比气道传导率测定可作为气道高反应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联用黄芪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3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联用黄芪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7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0 ̄30ml/d,25%硫酸镁注射液10 ̄20ml/d(均静滴)。观察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于呼气量(FEV1)和肺活量(VC)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9.2%,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定量、喷射、手控雾化3种方法吸入溴化异丙托口对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病情将25例住院患者发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后4h内观察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吸处溴化丙托品后,患者的肺活量(VC)、V50、V25无明显变化;急性期患者FVC%,FEV1%,Vmax%上升值以手控 经最高,喷射 经次之,定量雾化最低;生迁处这期患者FVC%、FEV1%、Vmax%上升值定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用黄芪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7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0~30ml/d,25%硫酸镁注射液10~20ml/d(均静滴)。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种用力呼气量(FEV1)和肺活量(VC)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6.79,P<0.01)。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VC分别为(1.86±0.42)L和(2.98±0.63)L,P<0.05;FVC分别为(1.68±0.48)L和(2.16±0.64)L,P<0.05;FEV1分别为(0.98±0.72)L和(1.42±0.37)L,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不明显(P均>0.05)。结论:联用黄芪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鱼腥草注射液肺泡灌洗治疗以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疗法。方法: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用鱼腥草注射液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照组19例用蒸馏水灌洗,2组患者均每周灌洗2次,4次为1个疗程;患者均同时服用按中医辨证施治的中药汤剂,每日1剂。结果:治疗组明效率为75.0%,对照驵显效率为36.8%,治疗组疗效为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活量(VC)和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药及联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慢性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A、B、C3组患者分别吸入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吸复合制剂。测定 段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及其改善率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A组10分钟见效,30 ̄60分钟达高峰;180分钟后降到用药前水平;B组60分钟见效,180例达高峰。360分钟降到治疗前水平,改善率无差异;C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01/2004-0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200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②重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86例为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男41例,女45例.将缓解期哮喘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34例,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80例.③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静息20 min后测定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和气道阻力2次,取最佳值作为基础值,然后即刻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吸入雾化剂3喷(300 μg),休息15 min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肺功能基础值测定方法同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以后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每次200 μg,3次/d,连续用药(46.2&;#177;12.9)d,再重复测定上述肺功能指标.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患者肺功能基础值测定方法及沙丁胺醇应用方法同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同时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连续用药(43.0&;#177;5.2)d,再重复测定上述肺功能指标.④采用6 200型体积描记仪测定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气道阻力,比气道传导率).肺能变化率即为用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用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观察临床症状及用药后副作用.⑤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或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哮喘患者2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3组用药前基础肺功能测值比较: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最差,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间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比气道传导率皆有显著差异(P<0.05~0.01).②3组间用药后肺功能改变率: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气道阻力、比气道传导率改善率明显优于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P<0.01),而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的改变率虽大于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但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比气道传导率改善率则明显优于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P<0.01).③不良反应比较:缓解期组患者经长期用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副反应患者比例较小,不足6%.结论: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用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效果最佳,药物副作用少;若要长期用于治疗中、重度哮喘患者,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