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根管预备方法对直根管根尖封闭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离体直单根管上前牙34颗,其中30颗随机平均分为3组(n=10),A组,不锈钢根管锉常规法;B组,G型钻根管冠部预处理 不锈钢根管锉常规法;C组,手用ProTaper镍钛根管锉冠向下法,剩余4颗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所有根管均用侧方加压法充填,用染料渗透法测量根尖微渗漏距离,评价各组根尖封闭能力。结果B组和C组根尖封闭能力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之间的根尖封闭能力无差别(P>0.05)。结论在直根管根尖预备中,大锥度根管预备是减少根尖微渗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S形根管经Reciproc和Mtwo两种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后的形态对根管冲洗效果的影响。方法:40 个S形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2组(n=20),分别使用Reciproc和Mtwo完成根管预备;使用30G侧方开口冲洗针头结合 注射器,定速定量将蓝黑色墨汁注入预备后根管内,记录针头与根尖孔距离和气锁长度;使用25#/0.04锥度牙胶尖 扰动方法排除气锁,记录气锁去除时间;抽取生理盐水对完全充盈后根管内的墨汁进行冲洗,记录冲洗后死水区长 度。结果:Reciproc组针头与根尖孔距离为(4.276±0.221) mm,显著长于Mtwo组的(3.459 ± 0.205) mm (P<0.05);Reciproc 组气锁长度为(4.472±0.230) mm,显著长于Mtwo组的(3.668±0.217) mm (P<0.05)。Reciproc组气锁去除时间显著短于 Mtwo组[(10.13±1.79) s对比(15.29±2.15) s,P<0.05]。Reciproc组冲洗后死水区长度亦显著小于Mtwo组[(1.351±0.142) mm 对比(2.245±0.206) mm,P<0.05]。结论:Reciproc与Mtwo对S形根管预备后,根管形态上的差异影响根管冲洗的效果, Reciproc预备后的冲洗效果优于Mtwo。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镍钛机用ProTaper及ProFile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及工作效率.方法 选取需行根管治疗的100颗患牙,随机分为PT和PF组两组,分别使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ProFile冠向下预备根管技术,侧压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及断针情况,观察根充效果,评估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机用镍钛器械均能很好地维持根管的弯曲和连续,根管锥度、流畅度好,术后疼痛发生少.ProTaper预备根管平均时间(4.42±0.62)min, ProFile平均时间(6.48±0.70)min, ProTaper的操作时间比ProFile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管内断针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结论 两种器械预备根管成形效果均好,ProTaper比ProFile更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4.
Protaper手动镍钛锉在根管预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锋君  方晓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4):304-305,311
目的 评价Protaper手动镍钛锉在根管预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例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Protaper手动镍钛锉组(PT组)采用冠向下深入法预备根管,手用不锈钢K型锉组(SS组)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记录患者的术后反应和根管充填后的效果、根管的锥度和流畅度.结果 前牙术后根尖急症的发生率PT组与SS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前磨牙、磨牙术后根尖急性反应的发生率PT组少于SS组(P<0.01).根管充填后的X线片显示中,两组牙根管预备后的流畅度和锥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前磨牙、磨牙,尤其是弯曲根管中PT组根管形态光滑、锥形完美,适充率更高.结论 Protaper手动镍钛锉用于磨牙根管预备有明显优势,可减少根尖急性反应的发生,根管塑形效果好,适充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评价一种新型镍钛根管器械--GT手用锉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器械断裂情况及预备时间等.方法:选取门诊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中具有弯曲根管的病例23例,应用GT手用锉和平衡力技术进行根管预备,标准牙胶尖和根管封闭剂AHplus采用不加热的侧向加压方法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完成的所有病例中GT手用锉均能很好维持根管弯曲度和流畅度,形成连续锥度的根管形态,弯曲根管平均预备时间(9.75±3.87) min,预备过程中根管无阻塞及偏移,仅1例器械折断,取得了较好的根管充填效果.结论:GT手用锉预备弯曲根管安全有效,预备后根管形态具有良好锥度和流畅度,GT器械预备技术可作为临床上预备弯曲根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两种临床常用的根管预备器械不锈钢锉和镍钛锉预备根管对充填后根管根尖孔封闭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仿真树脂根管30个,随机分为3组:逐步后退法预备组:采用不锈钢锉预备根管;冠根向法预备组:手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对照组。AHPLUS根充糊剂加牙胶尖冷测压法充填,染料渗透法评价,分别在第3,5,7,9,11天定时观察,记录染料渗漏的发生率以及染料渗漏的程度。结果第3,5,7,9,11天,逐步后退法预备组染料渗漏率分别为30%,30%,60%,60%,70%;冠根向法预备组分别为0,0,20%,20%,30%;逐步后退法预备组染料在根管内渗漏程度分别为(0.46±0.21)mm,(0.78±0.11)mm,(0.64±0.47)mm,(0.81±0.55)mm,(0.90±0.63)mm;冠根向法预备组分别为0,0,(0.37±0.16)mm,(0.48±0.11)mm,(0.56±0.19)mm,第3,5天逐步后退法预备组的染料渗漏率以及染料渗漏的程度与冠根向法预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7,9,11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冠根向预备技术比逐步后退技术成形的根管更有利于根管充填后根尖孔的密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磨牙根管预备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74颗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和根管预备术后疼痛反应及根管充填质量.结果 实验组根管预备时间(5.89±0.85)min/根明显低于对照组(13.65±0.74) min/根(P<0.05);实验组根管预备术后疼痛发生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P<0.05).实验组根管恰填率94.59%高于对照组75.68% (P<0.05).结论 与不锈钢K锉相比,Mtwo根管预备系统在根管预备中不但能节省时间,而且能降低根管预备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郝鸿  杨莉  江千舟  张旗 《广东医学》2016,(Z1):145-147
目的:运用MicroCT比较三种机用镍钛器械( ProTaper,Mtwo,TF)预备弯曲磨牙根管的根管偏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5颗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ProTaper、Mtwo、TF等镍钛器械对其近中颊根进行根管预备,并对预备前后的离体牙进行MicroCT扫描,选取距离近颊根根尖孔2、4、6 mm三个截面对根管预备前后的根管偏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 mm截面处,根管预备后TF组出现的根管偏移最小,而Pro-Taper组出现的根管偏移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4、6 mm截面处,ProTaper组的根管偏移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wo组和T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备弯曲根管中,TF较Mtwo、ProTaper能更好地维持根管原有形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手工不锈钢K锉、步退法和机用旋转ProTaper镍钛锉、改良冠向下法对弯曲根管弯曲度的改变和根管成形的效果.方法 60个离体后牙的弯曲根管分成A、B两组,分别使用手工不锈钢K锉、步退法和机用旋转ProTaper镍钛锉、改良冠向下法进行机械预备,对根管预备前后的样本拍摄X线片,测量机械预备前后根管的弯曲度,分析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的改变.结果 两种预备法机械预备前后根管弯曲角度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结论 机用旋转ProTaper镍钛锉预备具有良好的根管成形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锥度机用Protaper-NI-TI根管锉与不锈钢K锉进行磨牙根管预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磨牙根管治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机用ProtaperNI-TI锉冠根向法预备弯曲根管20个。B组采用不锈钢K锉以逐步后退法预备弯曲根管20个。结果:A组预备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低,适充率高,与B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机用ProtaperNI-TI锉进行磨牙根管预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淼 《当代医学》2016,(24):26-27
目的 比较ProTaper和Mtwo 2组用根管预备器械对磨牙根管预备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根管治疗患牙76颗,随机分成2组,分别完成38颗患牙的根管预备.A组应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治疗;B组应用Mtwo机用镍钛器械治疗;比较2组疼痛及效果.结果 两种机用器械均能很好地维持根管的弯曲和走向,根管的锥度和流畅度好.B组疼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在适充率方面,B组为95.49%,优于A组的84.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wo机用根管预备器械预备磨牙根管快速有效,根管成形效果好,术后疼痛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实验评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系统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72颗离体单根管恒牙,根尖区发育完整无吸收,沿釉牙骨质界截冠,15#不锈钢手用K锉通畅根管,平齐解剖根尖孔,后退1 mm,记录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使之均为15 mm.使用VDW Mtwo镍钛机用系统,采用单一长度预备技术,所有根管预备至同一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分A、B、C3组,每组20颗,对照组12颗.A组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系统充填根管,B组用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根管,C组用Endomethasone糊剂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根管.采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微渗漏,测定第1,7,14,21,28天从根管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量.结果:3组根管充填材料的根尖微渗漏值经秩和检验,A、B组微渗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微渗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观察期内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实验评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系统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72颗离体单根管恒牙,根尖区发育完整无吸收,沿釉牙骨质界截冠,15#不锈钢手用K锉通畅根管,平齐解剖根尖孔,后退l mm,记录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使之均为15 mm。使用VDW Mtwo镍钛机用系统,采用单一长度预备技术,所有根管预备至同一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分A、B、C 3组,每组20颗,对照组12颗。A组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系统充填根管,B组用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根管,C组用Endomethasone糊剂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根管。采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微渗漏,测定第1,7,14,21,28天从根管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量。结果:3组根管充填材料的根尖微渗漏值经秩和检验,A、B组微渗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微渗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观察期内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宁 《吉林医学》2011,(3):434-435
目的:评价两种机用镍钛器械对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管预备的效果。方法:选择30颗具有独立远舌根的下颌第一磨牙离体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对比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根尖弯曲度的变化、预备时间、侧穿,以及器械折断的情况。结果:两组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尖弯曲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用镍钛器械均具有较好的预备效果,没有器械折断的发生,但Mtwo预备更加省时(P<0.05)。结论:ProTaper和Mtwo两种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对于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管具有较好的成形效果,Mtwo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及根尖周病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300例患者、患牙324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手用不锈钢K型锉进行根管预备。记录两组根管预备所需时间及器械折断数量。两组均采用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评价根管预备和根充效果。结果试验组根管预备时间为(15.0±3.3)m 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3±4.2)m in;患牙根管锥度好,根管形态无改变,12例器械折断。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速度快,预备完成后根尖疼痛反应小,根管成型锥度好,根充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但要注意预防器械折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根管充填方法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55颗牙,从中选取45颗牙齿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颗),剩余的10颗牙齿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n=5)和阴性对照组(n=5).应用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分别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A组)、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法(B组)及GuttaFlow常温牙胶充填法(C组)进行根管充填.使用印度墨水染料渗透法检测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染料自根尖渗入的长度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根尖微渗漏平均染色长度依次为A组(2.78±0.37)mm、B组(1.21±0.63)mm、C组(1.02±0.21)mm.经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发现,A组和B组、A组和C组的染料渗入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的染料渗入长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法及GuttaFlow常温牙胶充填法的根尖封闭能力优于冷牙胶侧压牙胶充填法;但前两种根管充填方法的保证根管治疗的封闭疗效能力相同.  相似文献   

17.
王一敏 《医学综述》2012,18(15):2534-2536
目的探讨桩腔预备的不同时机对两种常用根管糊剂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0颗单根管上颌前牙,采用Sealite Ultra糊剂或AH Plus糊剂和牙胶尖侧向加压充填根管,即刻或1周后进行桩腔预备,采用染料渗透法测定根尖渗漏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糊剂都无法完全封闭根管,用两种糊剂充填组间微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即刻进行桩腔预备组与延迟桩腔预备组相比,微渗漏显著减少。结论延迟桩腔预备可以削弱充填材料封闭根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Protaper手用器械(PT锉)和K锉在弯曲根管预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3颗新鲜拔除根管弯曲的前磨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PT锉和K锉进行根管预备,用双曝光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TooL2.00测量根管偏移指数(ATI);观察根管预备后的形态,并记录根备所用的时间。结果K锉预备的根管产生的偏移距离(0.25±0.20)mm,大于PT锉预备的根管(0.06±0.09)mm(P<0.05);K锉预备产生偏移的根管数15例,多于PT锉的3例(P<0.05);K锉预备的操作时间(482.05±272.77)s与PT锉的(351.43±151.72)s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K锉相比,PT锉配合冠向下预备技术能有效减少弯曲根管预备时产生的根管偏移,形成连续多锥度的流畅的根管形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12月间本院口腔内科行根管治疗的120例患者(12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PT组)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及冠根向预备技术预备弯曲根管74个,对照组(SS组)用不锈钢K型锉及逐步后退法技术预备弯曲根管75个.两组均采用标准牙胶侧向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通过术前、中、后的X线牙片评价根管预备与根管充填的效果.结果:PT组根管预备平均时间为(6.67±2.75)min,并发症发生率为2.68%,SS组根管预备平均时间为(11.56±6.55)min,并发症发生率为18.67%;PT组根管充填成功率为93.27%,SS组则为80.00%.经χ2 检验,两组平均根管预备时间、合并症发生率与根管充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锉具有良好的成形能力与清理效果,是临床上预备弯曲根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锥束CT( CBCT)为研究工具评价TF和Pro-taper在预备离体牙弯曲根管中所产生的根管偏移。方法将按纳入标准收集的40个离体牙随机分为两组,用冠向下( crown-down)法预备,TF组预备至0.06/#25;Protaper组预备至F2。预备前后均用CBCT对离体牙近中、远中根管壁的厚度进行测量,然后利用Gambill 提出的公式进行根管偏移和轴中心率的计算。结果 TF组较Protaper组所需预备时间短,效率较高( P<0.05);TF组和Protaper组器械在预备平均5个根管后都出现变形,无器械折断;在距根尖3、5、7 mm的内外侧壁所测得的根管偏移量比较中,TF组预备产生的根管偏移量小于Protaper组,而其轴中心率大于Protaper组,更接近于1。结论 TF在预备弯曲根管时能较好地维持根管原始形态,具有更高的效率;CBCT可在无创情况下评价预备器械对根管的成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