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30例气道内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30例气道内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于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前后对患者刷检以及活检后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30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前,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7例,占23.33%,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痰抗酸杆菌染色阳性14例,占46.67%,20例为活检阳性(66.67%);22例为刷检阳性(73.33%)。结论:在对气道内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过程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能够提升检测率,对气道内结核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彩英  秦志强 《右江医学》2009,37(3):270-271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肺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组织活检、刷检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等不同取材方法诊断肺结核的阳性率。结果42例行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1例(2.4%),78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抗酸杆菌或(和)组织病理学结核病改变阳性者37例(47.4%)。其中组织活检、刷检和BAL的阳性率分别为47.9%(23/48)、25.9%(17/67)和32.9%(24/73),三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402,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阳性率不一,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的不同纤维支气管镜表现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前行支气管镜下毛刷涂片和肺泡灌洗(BALF)液涂片找抗酸杆菌,直视下见有明显的黏膜充血、增厚及管腔狭窄等表现者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支气管镜下有黏膜明显充血、增厚及管腔狭窄等表现8例(11.9%),活检病理阳性6例。毛刷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11例(16.4%),其中活检病理和毛刷涂片找抗酸杆菌同时阳性4例。BALF液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19例(28.4%),其中毛刷和BALF液涂片找抗酸杆菌同时阳性6例。总的阳性率(细菌学及病理学)为38.8%。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尤其是BALF涂片找抗酸杆菌对菌阴肺结核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牛灵  凌敏 《新疆医学》2013,43(4):23-24
目的:总结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收治121例肺结核患者,其中64例行支气管镜检查,应用活检、刷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取材做病理、抗酸杆菌染色及结核菌培养检查,另外57例采取晨起标准化留痰行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论:支气管镜取材检查抗酸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痰抗酸杆菌涂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检查,对55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11例(20%),脓性分泌物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5例(9%),经支气管黏膜活检证实肺结核7例(12.7%),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证实肺结核25例(45.5%).确诊肺结核前,临床误诊为炎症、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气管异物等其他疾病28例(51%).结论 说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挺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5):371-37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在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所取标本进行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58例中刷检阳性34例(58.6%),活检阳性12例(20.7%),支气管肺泡灌洗阳性8例(13.8%),吸引物找到抗酸杆菌4例(6.9%)。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菌阴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及电子支气管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确诊痰菌阴性支气管内膜结核69例的临床、胸部影像和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结果 X线胸片或胸部CT片显示肺部渗出性改变、肺不张及支气管炎,23.2%的患者肺部未见异常。电子支气管镜下所见分为浸润型、溃疡型、肉芽增殖型、闭塞型。钳检病理学阳性率87.0%,刷检物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84.1%。结论痰菌阴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无特征性,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联合活检组织病理及刷检物涂片抗酸杆菌检测是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刷检、灌洗液检查及刷检+灌洗液的三种不同取材方法检出的抗酸菌阳性率。结果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及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找出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6.10%(46/82)、64.63%(53/82)、76.25%(61/80),刷检加灌洗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刷检和灌洗液两种取材方法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杨一典 《吉林医学》2014,(2):304-305
目的:研究结核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病患者共432例,选取健康成人无结核病史者对照标本218例。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同时用痰涂片法进行抗酸染色对比分析。结果:432例检验者痰涂片后抗酸染色阳性为154例,阳性率为35.6%;血清结核抗体阳性为335例,阳性率为77.5%。胶体金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痰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满足了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的试验要求,较痰涂片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莉  庞玉林  王贺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9):F0003-F000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00例肺结核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刷检、冲洗、钳检和术后痰涂片检查4种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刷检涂片、冲洗液培养结核杆菌、钳检和术后痰涂片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0%、66%、72.4%和20%,四者联合病理取材的阳性率为83%。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结果 X线和CT检查未发现支气管内膜的结核病灶 2 1例 ,纤维镜检查显示炎症浸润型 9例、增殖型 2例、狭窄闭塞型 5例、溃疡型 4例、大致正常型 1例。抗酸杆菌检查结果为 :纤维镜刷片检查阳性率 85 .7% ,组织活检 4 7.6 %、单纯痰涂片 13.3%。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EBTB的有效手段 ,镜下常规刷检查找抗酸杆菌和 (或 )组织活检是诊断本病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振柱  陈永彦 《右江医学》2009,37(3):277-27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主气管2例占9.52%,左侧支气管12例占57.14%,右侧支气管7例占33.33%;纤支镜下表现为浸润型10例(47.62%),干酪坏死型4例(19.05%),肉芽增生型5例(23.81%),纤维狭窄型2例(9.52%);组织活检阳性率75%(12/16),支气管刷检阳性率47.62%(10/21),支气管灌洗阳性率46.67%(7/15),纤支镜检查后留痰找抗酸杆菌阳性率11.11%(2/18)。结论早期纤支镜检查镜下表现无特异性,需结合镜下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菌学检查等才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支气管镜下酷似肺癌的肉芽增殖型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镜下表现酷似肺癌的肉芽增殖型TBTB患者(共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TBTB好发于中青年(占90%,9/10),男女均可发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痰菌阳性率低,发病部位以两肺上叶为主(占50%,7/14),入院漏诊率(为50%)引及误诊率(为50%)高.支气管镜下均见典型新生物,如菜花状、结节状等,表面附有少许坏死物,合并相应气管、支气管狭窄者,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支气管镜下表现非常相似,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与肺癌难以鉴别.经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后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7例(7/10),刷检后病理阳性7例(7/10);经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见典型结核样改变4例(4/7);刷检病理及活检病理均阳性3例,刷检后涂片找抗酸杆菌及活检病理均阳性3例;三者均阳性2例.结论:TBT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肉茅增殖型TBTB支气管镜下表现酷似肺癌,结合支气管镜刷检抗酸染色、活检病理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296例肺癌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作活检、刷检及术后痰检,275例阳性、阳性率为92.91%.单项阳性率活检为79.47%,刷检为71.94%.如同时作活检及刷检,阳性率可提高到92.94%,而三项同时进行时,阳性率为96.55%.本组术后痰检的阳性率较低(26.76%),可能由于我们术后即刻留痰一次所致.纤支镜可见病变者活检、刷检阳性率分别为80.38%及73.64%.未见病变者阳性率较低.本组有1例,在X线透视下,于病变部位作肺活检,结果阳性.今后我们应尽量在X线透视下作肺活检.术后多次连续痰检也可望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肺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1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后均收集组织标本,检查前进行痰涂片、痰培养以及胸部CT诊断,检查后进行痰涂片、痰培养以及活检病理诊断,对检查前后诊断的阳性率进行对比,明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价值。结果:镜检之前取痰涂片、痰培养以及胸部CT诊断结果如下:痰涂片和痰培养阳性率均为19.05%(4/21),胸部CT诊断阳性率为9.52%(2/21);镜检之后取痰涂片、痰培养以及活检病理检查,痰涂片阳性率为61.90%(13/21),痰培养阳性率为71.43%(15/21),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5.24%(20/21),镜检前后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痰、纤维支气管镜刷检和胸腔积液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经过痰、纤维支气管镜刷检和胸腔积液涂片3种方法联合检查诊断阳性,同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的病例,分析这3种细胞学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和分型的符合率,评价3种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痰涂片阳性41例,阳性率31.3%;纤支镜刷检涂片阳性101例,阳性率77.1%;胸腔积液涂片阳性65例,阳性率49.6%。纤维支气管镜刷检在中心型肺癌中阳性率高(P<0.05),胸腔积液涂片在周围型肺癌中阳性率高(P<0.05)。与组织病理学分型符合率痰涂片85.4%,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77.2%,胸腔积液涂片84.6%。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阳性率高,3种方法联合应用不仅能提高阳性检出率,也能提高分型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目前三种检测手段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280例结核病人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和两种结核抗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0例结核病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85%(23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40.00%(112/280),胶体金法(TB-DOT)阳性检出率为74.64%(209/280),免疫层析法(TB-CHECK-1)阳性检出率为50.71%(14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与TB-DOT、TB-CHECK-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TB-DOT和TB-CHECK-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OT的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三种方法联合用于临床结核病检测,可以将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提高1倍。TB-DOT的检测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血清抗结核抗体对肺结核诊断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抗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 1 2例临床诊断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血清抗结核抗体、抗酸涂片镜检找抗酸杆菌、结核菌素 (PPD)皮肤试验检测。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结果 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74.1 % (83/ 1 1 2 ) ;痰涂片结核菌检阳性率为 54 .5 % (61 / 1 1 2 ) ;PPD皮试阳性率为 67.8% (76/ 1 1 2 )。抗结核抗体阳性率高于痰涂片 ,χ2 =9.41 1 1 ,P <0 .0 1。结论 检测血清抗结核杭体对结核病其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纤支镜及"激惹"后痰检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在纤支镜及活检、刷检“激惹”后,支气管灌洗液、痰液抗酸染色阳性率和TB-DNA阳性率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支气管结核、避免误诊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相关检查:纤支镜检查及纤支镜下刷检并灌洗检查;刷检物、纤支镜检查前、后连续3天留取的痰标本及刷检前、后支气管灌洗液行抗酸染色及TB-DNA检查。结果 (1)纤支镜检查后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及TB-DNA阳性率与纤支镜检查前比较均有较大幅度提高;(2)纤支镜刷检“激惹”后支气管灌洗液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及TB-DNA阳性率与刷检“激惹”前比较,均有较大幅度提高;(3)纤支镜刷检物与刷检后支气管灌洗液抗酸染色阳性率及TB-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纤支镜检查“激惹”后连续3天留取的痰标本及刷检后支气管灌洗液行抗酸杆菌、TB-DNA检查,有助于提高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李娜  邱珊 《甘肃医药》2013,(10):732-734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58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涂片法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58例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160例,阳性率34.9%;结核菌培养阳性223例,阳性率48.7%;其中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阳性150例,阳性率32.8%;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结核菌培养阴性10例,阳性率2.2%;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菌培养阳性73例,阳性率15.9%;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阴性225例.结论:痰快速结核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但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应对可疑标本做好涂片验证.抗酸染色报告时间短,价格低廉,两种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相互弥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