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化疗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衰老从而发挥治疗效果。顺铂作为最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否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加速
性衰老目前尚不清楚。方法使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及衰老情况;RT-PCR检测TP53、P21及P1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顺铂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出现不可逆的生长停滞及细胞周期阻滞。2.0 μg/ml顺铂作用
于HepG2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在顺铂诱导衰老过程中,P19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诱导48 h
后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P53和P21表达水平则持续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顺铂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出现衰老样表型,这一结
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肝癌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衰老及对细胞衰老相关基因
P53和P16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加入终浓度10-6 mol/L AngII诱导细胞衰
老,建立内皮细胞衰老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ngII模型组和枸杞多糖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鉴定内皮细胞衰老
状态;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P16蛋白的表达。结
果AngII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β-gal阳性染色率明显增多,细胞周期多停滞于G0/G1期,S期细胞逐渐减少,细胞存活
率明显下降,P53、P1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给予枸杞多糖处理后改善了细胞衰老状态,β-gal阳性染色率减少,G0/G1
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逐渐增多,细胞存活率增多,P53、P16蛋白的表达较AngII组下调。结论枸杞多糖能够抑制AngII
诱导HUVECs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53及P16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SIRT1的表达,并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验证SIRT1基因的沉默效果。BrdU标记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肝癌细胞有无老化;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53和p21蛋白的变化。结果慢病毒介导的shRNA能显著抑制细胞SIRT1的mRNA及蛋白水平。SIRT1沉默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70%~80%;同时,SIRT1沉默能显著诱导G1期细胞周期阻滞:感染shCont的细胞处于G1期比例为(44.29±0.36)%,而感染shSIRT1-1的细胞处于G1期细胞为(69.20±1.24)%,感染shSIRT1-2的细胞处于G1期比例为(65.86±1.75)%。SIRT1沉默后肝癌细胞中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显著增高,阳性细胞占40%~50%(P<0.05),并伴随衰老相关基因p53和p2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SIRT1基因沉默可能通过p53/p21途径促进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软骨细胞衰老相关指标,探讨软骨细胞衰老与骨关节炎(OA)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骨科需手术住院的OA患者及非OA患者各6例,分离培养膝关节软骨细胞,分为正常软骨细胞组(对照组)、OA软骨细胞组(OA组),选P2代细胞分别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收集细胞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P21、P53基因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软骨细胞中P21、P53蛋白水平。结果 OA组软骨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显著增高,OA组ROS水平[(24.72±2.40)%]较对照组[(4.96±0.14)%]明显升高(P<0.01),OA组JC-1染色绿色荧光强度[(21.87±3.03)%]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3.13±0.25)%,P<0.01];OA组P21、P53基因mRNA表达量(2.72±0.21、2.90±0.23),较对照组表达量(1.00±0.03、1.00±0.06)显著增加(均P<0.05)。OA组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调控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验证其在肝癌细胞内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该调控系统调控治疗基因治疗肝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与pcDNA3.1载体的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pcDNA3.1载体为模板进行PCR。将具有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的PCR产物连接入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下游,构建成pcDNA3.1-TetO2载体,应用ABI 3130 测序仪利用pcDNA3.1-TetO2载体对TetO2 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再将β-gal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构建成受四环素调控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TetO2-β-gal。利用脂质体将携带四环素调控子基因(TR)的pcDNA6/TR载体转染到肝癌细胞HepG2中,利用杀稻瘟菌素进行细胞转染的稳定筛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R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将pcDNA3.1-TetO2-β-gal载体转染到稳定表达pcDNA6/TR的HepG2细胞中,转染3~4 d后,给予强力霉素(4 mg•L-1),利用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试剂盒染色,检测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的pcDNA3.1-TetO2载体测序结果表明,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片段插入到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基因下游。pcDNA3.1-TetO2-β-gal载体酶切鉴定结果表明,β-gal成功地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RT-PCR结果显示,TR基因在pcDNA6/TR转染的经杀稻瘟菌素筛选的HepG2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给予强力霉素后,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 基因的HepG2 细胞 内得以表达;而未给予强力霉素,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 基因的HepG2 细胞内表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利用该载体成功地调控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线粒体促凋亡蛋白Omi/HtrA2表达增加对心肌衰老的影响。方法 构建心肌特异性过表达Omi/HtrA2小鼠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衰老标志物p53、p21、p16表达水平;分析Omi/HtrA2与衰老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构建Omi/HtrA2稳转H9c2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mi/HtrA2表达增加后衰老指标p53、p21、p16的改变;通过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比较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衰老细胞的改变;通过Omi/HtrA2特异性抑制剂UCF101抑制Omi/HtrA2功能,检测抑制Omi/HtrA2活性后衰老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及阳性衰老细胞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特异性过表达Omi/HtrA2小鼠心肌组织中,Omi/HtrA2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过表达Omi/HtrA2心肌组织衰老标志物p53、p21、p16增加(P<0.01);(2)在心肌组织中Omi/HtrA2表达量与衰老标志物p53、p21、p16呈正相关(P<0.05);(3)与H9c2细胞(control组)相比,Omi/HtrA2稳转H9c2细胞(Omi组)衰老标志物p53、p21、p16表达增加(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Omi组衰老细胞增加;与Omi组相比,Omi/HtrA2特异性抑制剂UCF101处理组(Omi+UCF101组)衰老标志物p53、p21、p16表达降低(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减少。结论 Omi/HtrA2的表达与衰老标志物呈正相关,表达增加的Omi/HtrA2促进心肌衰老。  相似文献   

7.
选用P53状态不同的Hep3B、PLC/PRF/5、HCC—9204、HepG2、HepG2215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各细胞P53蛋白以及P53下游基因p21、mdm2蛋白表达情况;将报告基因PG13-CAT转染细胞,通过观察CAT酶表达水平反映各细胞中P53的反式活化功能;P21—LUC质粒细胞内转染,比较不同细胞中P53对P21启动子的活化情况。结果显示,PLC/PRF/5细胞中P53蛋白高表达、低功能,但P21蛋白以及报告基因P21—LUC转染细胞后荧光素酶均具有较高水平表达;Hep3B细胞中P53蛋白无表达、无功能,P21蛋白低表达,MDM2蛋白表达相对较高;HCC—9204细胞具有较高MDM2表达,P53蛋白表达及功能均较低,P21亦呈低表达;HepG2215较HepG2细胞具有较高的P53、P21蛋白表达,P53活化报告基因的活性也较强。结果提示,肝癌细胞中P53活性与其表达水平、存在状态有关;某些细胞中P21的活化表达存在不依赖于P53的途径;MDM2与P53的表达具有负性相关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不同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质粒pDCβ-在大肠杆菌DH5a中扩增后用碱裂解法提取,并经Sepharose 2B凝胶过滤柱层析,以Lipofectin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肾癌细胞株GRC,然后用X-gal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HepG2、GRC中均有表达。结论: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是有效的细胞基因转染剂。  相似文献   

9.
Hu B  An HM  Shen KP  Du Q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48-1052
目的:细胞衰老是重要的细胞内在抗癌机制,与肿瘤治疗效应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中药复方藤龙补中汤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衰老及相关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藤龙补中汤处理结肠癌细胞LS-174-T,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SA-β-gal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21WAF1/CIP1、p53、p16基因的表达以及RB磷酸化水平。结果:藤龙补中汤作用后,LS-174-T细胞呈现典型大而扁平的衰老形态,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Western blot显示藤龙补中汤可促进LS-174-T细胞p21WAF1/CIP1、p16等基因的表达,对p53、RB等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可抑制RB磷酸化。结论:藤龙补中汤可促进LS-174-T细胞衰老,并可能与促进p21WAF1/CIP1、p16等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RB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前病毒整合位点1(PIM1)诱导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PIM1的2BS细胞系,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测定过表达PIM1是否诱导细胞衰老。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测定PIM1是否能有效免疫沉淀核异质核糖核蛋白U(hnRNPU)蛋白。运用Real-time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PIM1是否影响hnRNPU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同时过表达PIM1和hnRNPU的2BS细胞系,运用Western印迹法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hnNRPU过表达对PIM1诱导的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与空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PIM1组中衰老信号通路关键基因p53、p21和p16的表达显著增加(p53,t=4.36,P<0.05;p21,t=3.814,P<0.05;p16,t=4.72,P<0.01),衰老细胞的比例增加(t=6.831,P<0.01)。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结果显示PIM1能有效免疫沉淀hnRNPU蛋白。PIM1过表达对hnRNPU的m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t=0.295,P=0.783),但是能抑制hnRNPU蛋白的表达(t=33.85,P<0.001)。与只过表达PIM1细胞相比,同时过表达PIM1和hnRNPU细胞,衰老信号通路关键基因p53、p21和p16的表达下降(p53,t=15.317,P<0.001;p21,t=8.012,P<0.01;p16,t=14.08,P<0.001),衰老细胞的比例降低(t=10.38,P<0.01)。结论:hnRNPU过表达抑制PIM1诱导的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1.
P15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微  陈伟庆 《医学争鸣》2009,(15):1383-1386
目的:探讨P15逆转肝癌多药耐药(MDR)的可能机制.方法:①采用顺铂(CCDP)诱导法,建立肝癌HepG2细胞动态MDRHepG2/CDDP细胞模型;②在动态MDRHepG2/CDDP细胞模型中,RT—PCR检测P15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P15蛋白的表达;③建立稳定转染P15正义表达载体的HepG2/CDDP—P15细胞系及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HepG:/CDDP—PC对照细胞系;④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HepG2/CDDP—P15,HepG2/CDDP—PC和亲本HepG2/CDDP的细胞周期及阿霉素(ADR)的蓄积和潴留;⑤WesternBlot检测耐药经典分子MRP-1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HepG2/CDDP动态耐药细胞模型建立成功;P15的mRNA表达水平随着HepG2/CDDP耐药细胞株耐药表型的增强逐渐下降;上调p15基因的表达可显著提高HepG2/CDDP耐药细胞株细胞内ADR的蓄积和潴留,促进G1期细胞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调MRP-1,P-gP蛋白的表达.结论:P15与肝癌细胞MDR关系密切,其表达水平随着肝癌耐药细胞株耐药表型的增强而逐渐下降;上调P15的表达,可有效逆转肝癌HepG2/CDDP耐药细胞株的耐药表型.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饮对Leydig细胞衰老模型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eydig细胞衰老模型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 β-HSD特异性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分为正常组、Leydig细胞衰老损伤组、何首乌饮预防组和何首乌饮治疗组,用50 μ mol/L的H2O2和100μmol/L的FeSO4处理Leydig细胞建立Leydig细胞衰老模型.观察各组Leydig细胞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Leydig细胞无β-半乳糖苷酶表达.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Leydig细胞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何首乌饮预防组、治疗组Leydig细胞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明显低于衰老组(P<0.05),何首乌饮治疗组、预防组Leydig细胞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首乌饮可通过降低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保护睾丸Leydig细胞衰老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处理后的P53通路和细胞周期的分子水平变化,以说明P53途径在辛伐他汀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和用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辛伐他汀作用后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用RT-PCR检测P53通路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LDP法检测P21蛋白变化的水平.结果 辛伐他汀能使K562细胞停滞在G0/G1期,明显诱导K562细胞凋亡,大多数P53通路基因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出现差异表达.P21蛋白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上调.结论 P53通路可能在辛伐他汀诱导的K56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发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补肾填精复方对WI38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对衰老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衰老细胞模型WI38常规培养至33代,加入补肾填精复方含药血清作用至40代,并以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blot等方法检测补肾填精含药血清对衰老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结果:33代后传代细胞出现明显衰老特征;衰老细胞阻滞于G1期;补肾填精含药血清可以延缓WI38细胞衰老,促进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补肾填精含药血清可降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转录与表达水平.结论: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可以影响细胞周期,减缓细胞衰老,其作用的环节可能与降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P16蛋白、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影响,以此阐明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延缓衰老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3个月龄雄性 SD 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 g,采用 D-半乳糖制作亚急性衰老模型,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及 ASMq高、中、低剂量组各15只(ASMq高、中、低剂量分别为6.0、3.0、1.5 g·kg-1·d-1),连续给药21 d。另取15只正常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脑、肝组织中 P16蛋白、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心、脑、肝脏组织中 p16蛋白、β-半乳糖苷酶表达阳性的细胞表现为细胞浆染成黄褐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心、脑、肝组织中的P16蛋白、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 ASMq高、中、低剂量组心、脑、肝组织中 P16蛋白、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结论 ASMq可降低衰老大鼠P16蛋白、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茉莉酸甲酯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RT-PCR检测HepG2细胞中p53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epG2细胞p53蛋白表达.结果 MeJA作用HepG2细胞48h后:p5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MeJA通过下调mtp53及其蛋白的表达,相对增加了wtp53的比例,使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albociclib药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进展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1、5、10、20 μmol/L)的Palbociclib进行处理,通过细胞计数和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及时间下Palbociclib对HK-2细胞增殖及细胞活力的影响。EDU染色检测不同浓度下Palbiciclib对HK-2细胞作用5 d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分析检测Palbociclib对HK-2细胞生长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SA-β-Gal、C12FDG等衰老染色技术检测不同浓度下Palbociclib作用于HK-2细胞5 d后其对衰老表型的诱导情况。RT-PCR检测P16、P21、P53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16、P21和P5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albociclib抑制HK-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相比于对照组而言,高剂量(10 μmol/L)的 Palbociclib 可明显抑制 HK-2 细胞增殖活性,且在第 5 天时增殖抑制效果最为明显(P<0.01)。Palbociclib诱导HK-2细胞生长周期主要阻滞于G1期,而进入S期的细胞数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明显减少(P<0.01)。Palbociclib可诱导HK-2细胞发生衰老,通过SA-β-Gal和C12FDG衰老染色检测,结果表明在Palbociclib作用下,HK-2细胞的胞内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升高。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lbociclib可明显上调HK-2细胞中P16、P21、P53等衰老相关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RT-PCR检测Palbociclib作用下的HK-2细胞中衰老相关分泌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也升高(P<0.01)。结论 Palbociclib可通过抑制HK-2细胞生长并阻滞其细胞周期进程进而诱导HK-2细胞发生衰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化学治疗药物顺铂对食管鳞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检测4种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EC9706、TE-1、TE-3)和一株正常的人类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中细胞衰老因子p53、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differentiated embryo-chondrocyteexpressed gene1, DE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TE-3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顺铂(2、4、6、8、10 μmol/L)对TE-3增生的情况,并结合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方法,筛选出诱导细胞衰老的最适浓度。以顺铂最适浓度(4 μmol/L)作用TE-3 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顺铂作用前后p53、DEC1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细胞衰老因子p53、DE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发现食管鳞癌细胞与食管上皮细胞相比,p53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DEC1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用不同浓度的顺铂(2、4、6、8、10 μmol/L)作用TE3,MTT显示顺铂对细胞TE-3的增生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合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发现顺铂可诱导TE-3出现细胞衰老,并在顺铂4 μmol/L作用48 h时细胞衰老现象最明显;在顺铂4 μmol/L作用TE-3细胞48 h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的p53、DEC1的蛋白表达情况,发现实验组中TE-3的p53、DEC1的表达量分别升高了4.6倍(P=0.040)、2倍(P=0.032)。结论 顺铂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呈现细胞衰老表型,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53和DEC1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QGY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奥沙利铂诱导HepG2、QGY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QGY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奥沙利铂作用72h后,免疫细胞化学表明Bax表达增强,突变型P53蛋白(MTP53)、Bcl-2、Myc表达减弱,Fas表达无差异.结论奥沙利铂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与上调Bax蛋白表达及下调MTP53、Bcl-2、Myc蛋白表达有关,该药可能不是通过Fas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衰老是生理或病理过程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研究如何延缓衰老,尤其是病理性衰老,可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而建立老化细胞模型正是衰老相关研究的基石.目的 探究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老化的效果,为衰老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分别采用含5.5 mmol/L、15 mmol/L、25 mmol/L、35 mmol/L和4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成纤维细胞,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划痕试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功能的变化;对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判断细胞是否发生衰老;采用PCR检测衰老相关p53/p21通路中关键效应分子p53、p21和p16在不同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较于5.5 mmol/L组,15 mmol/L组和25 mmol/L组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提高,而35 mmol/L组和45 mmol/L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的细胞比例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p53、p21和p16的表达与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35 mmol/L)可抑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诱导细胞衰老,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53/p21通路引起p16表达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