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金军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103-1104
目的:观察VSD治疗临床上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05~2012-03收治的28例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清创,应用医用海绵连接多侧孔引流管、外封闭敷盖生物透明透气粘胶粘膜,连接间歇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吸引创面1次或者多次,每次引流5~7d,择期拆除敷料后行二期植皮术或者皮瓣转移术.结果:28例患者中22例患者使用1次或者多次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全部成活;4例患者行分次VSD治秀及分次植皮或者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2例因病人自身原因转院治疗.结论:VSD治疗各种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软组织缺损多因软组织碾压、挫裂伤所致,在各类创伤中较为常见,常合并有创面的重度污染和大块组织的坏死。以往主要采用更换敷料、药物预防感染等措施,待创面足够干净,达到闭合创面的条件,二期通过缝合、植皮或肌瓣转移、游离皮瓣修复闭合创面。但此过程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对46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7—28d,所有患者创面或伤口均被新鲜肉芽组织填充,经植皮修复或缝合处理全部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救治过程较长。本研究经负压封闭引流( VSD)联合邮票植皮治疗此类患者25例效果较好,虽VSD治疗费用较高,但可以明显减少护理费用,平均费用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微波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61例,结果显示,微波结合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好、安全、操作简便,能减少患者痛苦和费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经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用VSD治疗创面1~2次,再Ⅱ期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合并的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细菌培养阴性,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7%。结论用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能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创面感染的风险,促进创面修复,获得较好的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负压封闭技术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技术(VS)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42例(48个创面)接受VS治疗,清创后将威克伤(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创腔内,维持负压在50-60kPa之间,5-7天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 42例完全治愈,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与传统换药方法比较,在二期缝合的时间、换药次数、创面缩小程度及总体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48个创面中,直接通过VS治愈6个,采用游离皮瓣关闭4个,局部转移皮瓣关闭8个,植皮关闭25个,二期缝合5个。结论 VS治疗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刺激创面肉芽生长、缩短疗程和消除感染。对创伤后急、慢性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一成  吴捷  孙丰华 《武警医学》2012,23(10):881-882
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引发的创伤,创面常污染严重,如何尽快修复创面、防止感染扩散、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是当前创伤外科探讨的热点。笔者于2009-04至2011-05,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感染创面30例,并与常规引流技术做一比较,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穆卫东 《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77+89-77,89
创伤导致急性软组织缺损44例在创面清创术后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5%葡萄糖+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与对照组(21例,5%葡萄糖静脉滴注),结果显示治疗组肉芽生长情况及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银杏达莫可以促进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改良双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大面积组织脱套,对其进行串联改装将其变为一整块双向吸引VSD,并进行双向灌洗,保持创面湿性环境及有效抗菌素浓度,扩大了VSD在大面积组织脱套、缺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儿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共35例,待创面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位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分别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均植皮或皮瓣转位成功,创面闭合,外观良好。结论 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与成人应用VSD相比,临床和社会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蒋均远  方礼明  黄楠  武永刚 《武警医学》2010,21(7):595-596,600
 目的 通过对间歇负压吸引和常规持续负压吸引疗效的比较,探索更好的治疗骨科开放损伤的方法.方法 58例开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间歇负压吸引组和常规持续负压吸引组.比较两组吸引成功时间和日平均吸引量.结果 两组吸引成功时间和日平均吸引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负压吸引技术疗效好于常规持续负压吸引,是一种更好的治疗骨科开放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处理早期贯通性枪伤的疗效。方法:8只市售健康成年猪用国产95式步枪造成双侧软组织贯通伤,随机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后3 h,实验组进行VSD处理,对照组常规处理伤口。于伤后2、24、48和72 h做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伤后3、12、24、48、72 h取伤道内组织做细菌学检查,伤后72 h处死,对伤道横截面进行肉眼观察和病理学检查。结果:MRI上"双低信号区"经病理学观察证明为凝固性坏死组织。VSD处理显著抑制细菌增殖,常规方法不能阻止感染,72 h后仍可见伤道周围组织明显水肿。结论:VSD处理早期枪伤可起到抗感染、解压和促进愈合作用,并使坏死组织和未失活组织之间的界限易于辨认。  相似文献   

14.
负压封闭引流(VSD)是引流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其已在四肢外科广泛应用,但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有待拓展。本文结合笔者的使用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就VSD在腹部外科应用的适应证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概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急诊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挤压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的治疗作用. 方法 随机筛选出我院创伤外科收治的102例挤压伤患者,并分为急诊VSD组(50例),延迟VSD组(22例)和非VSD组(30例),分析各组间VSD术后CS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患者术后的生命征、尿量、实验室检查结果、CS发生率、并发症、病死率等评价指标在急诊VSD组均较延迟VSD组和非VSD组显著好转(P<0.05);急诊VSD组和延迟VS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指标较非VSD组显著好转(P<0.05). 结论 早期、急诊应用VSD具有吸附坏死组织和创面渗出物、持续创面主动引流和预防感染等作用,对预防和治疗挤压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高位小肠外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科室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12例高位小肠外瘘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2~65岁,平均52岁。对瘘口及瘘道采用VSD进行引流,同时辅以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手段进行治疗。结果全组患者瘘口全部关闭愈合,避免了手术,且愈合时间较短,平均愈合时间45.3d。结论采用VSD应用于高位小肠外瘘引流效果较常规方法优势明显,既能有效控制感染,又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得到了应用,通过在创面周围形成持续或间断负压的密闭空间,达到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为最终的皮肤覆盖创造条件。笔者结合负压吸引的适应证及作用机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在骨与软组织创伤和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引流是外科医生最常使用的技术,但是,对选用何种引流争议不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对较新,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报道不多,作者总结了其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经验,重点介绍该技术的原理、优势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