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血瘀型冠心病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验案分析系统收集名老中医治疗血瘀型冠心病验案318例,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应用SAS统计软件,以血瘀为因变量,以所用中药为自变量对验案数据集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318份医案中,共用中药249种,丹参、当归、红花、川芎、黄芪、赤芍等药的应用频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丹参、红花、赤芍、炒枣仁、延胡索、巴戟天、玉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现了活血行气、祛瘀止痛是血瘀型冠心病的最常用治法;在血瘀型冠心病治疗中用药特异性较强的药物为Logistic分析中所涉及的7种中药。本研究体现了名老中医治疗血瘀型冠心病及常见兼证与兼证的用药规律,以及在血瘀型冠心病中特异性较强的几种中药。  相似文献   

2.
周宝宽  周探 《河北中医》2012,34(2):218-219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功效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方中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整体看本方疏风散寒除湿,兼清里热,如去掉黄芩、生地黄则只有疏风散寒除湿之功.无里热者,只去黄芩即可,生地黄在方中能兼制辛温香燥之品助热伤津.取九味羌活汤疏风散寒除湿之功,治疗证属风寒湿邪为患的皮肤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刘爱玲 《新中医》2004,36(9):64-64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牛膝、赤芍、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等组成,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证属气滞血瘀之病症,疗效满意,举验案如下。1 定时发热 张某,女,50岁,2001年10月8日初诊。患者于就诊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心力衰竭验案的用药组成规律。方法:应用验案分析系统收集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验案306份,通过SAS软件对用药次数≥20的44种中药进行varclus聚类分析。结果:这些中药共分为9类:①白术、赤芍、茯苓、猪苓、泽泻;②川芎、丹参、炙甘草;③车前子、黄芪、桑白皮、葶苈子、益母草、泽兰;④麦冬、五味子;⑤白芍、当归、党参、红花;⑥半夏、薤白、远志;⑦防己、葛根、太子参;⑧陈皮、杏仁、桃仁;⑨枳壳。结论:针对心力衰竭的某一证型或某一症状,名老中医习惯应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作为特定的药物组合来治疗,这种形式称为药组。  相似文献   

5.
<正> 逐瘀夺命丹是南宋名医陈沂(素庵)所创,出自《陈素庵妇科补解》。方由益母草、白芷、泽兰、甘草、生地、冬葵子、丹皮、干姜、官桂、当归、附子、赤芍、南星、苏木、牛膝十五味药组成。主治产后胞衣不下。方中益母草、泽兰活血祛瘀,为妇科经产要药;牛膝、冬葵子、苏木补肝肾、通淋涩,行血逐瘀,引血下行,甘草,当归益气补中,补血调经;千姜、附子、官桂温中散寒,回阳救逆,调气止痛;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印 《吉林中医药》2006,26(6):51-51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甘草、枳壳、赤芍、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等十一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兼气滞之证。笔者在临床上根据辨证,加减此方,用于治疗失眠、肋软骨炎、呃逆等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7.
韩标定 《新中医》2002,34(9):26-26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原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证。笔者在临证中抓住病机为血瘀气滞,灵活运用治疗各类杂症,获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轶兰 《河南中医》2006,26(5):65-66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笔者在临证中抓住病机为血瘀气滞,灵活的运用于一些疑难杂证,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脉舒功能养血活血,疏风通络,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及治疗脑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疾病之血瘀见证。方中主药川芎,消瘀血,养新血,功能活血行气,散风止痛,丹参气味苦平,微温,可通利血脉,活血散结,行气止痛,兼可益气。益母草具行血养血之功,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助川芎以行血中之滞。葛根通经活络。生津止渴,载药上行。鸡子黄养阴宁心润燥,养血熄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varclus聚类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36份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通过SAS软件对用药次数≥20的39种中药进行varclus聚类分析。结果:这些中药共分为14类:1)陈皮、麦冬、石菖蒲、五味子;2)柴胡、炒酸枣仁、红参、枳实;3)半夏、瓜蒌、薤白、枳壳;4)延胡索、郁金、炙甘草;5)白术、桂枝;6)川芎、当归、丹参、葛根;7)赤芍、红花、砂仁、桃仁;8)黄连、生地黄、酸枣仁;9)白芍、甘草;10)三七粉、檀香;11)茯苓、葶苈子、泽泻;12)黄芪、水蛭;13)党参;14)远志。结论:针对冠心病的某一证型或某一症状,名老中医习惯应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作为特定的药物组合来治疗,这种形式称为药组。本次分析结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王清任所订之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功擅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现就个人的治验案整理介绍如下。一、血渴刘×,男,38岁,干部。行胃切除手术后,常感口中干渴,已历一载。某医以为胃家有热,投清胃药,不效。后改用沙参麦冬汤养阴,仍无效。余诊时,询得其口虽干而饮水不多,视其舌紫暗苔白薄,按  相似文献   

12.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桔梗、枳壳、柴胡、生地黄、赤芍、甘草、牛膝主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原用治胸中瘀血,血行不畅所致诸症,笔者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治疗其它杂症,获得满意的疗效,现举验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4、热入营血主证:高热久不退,神昏谵语,皮肤斑疹隐隐,舌质红降,脉细数。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药:清营汤加味。方中犀角清营凉血,生地滋阴清热,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麦冬、竹叶、玄参清热生津养阴,黄连、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食疗方:生地黄粥原料:生地黄汁50mL,生姜2片,粳米60g。制法与用法:生地黄适量,洗净切段,绞汁备用。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数分钟后加入地黄汁与生姜片,煮成稀粥食用。方中生地味甘略苦,性质寒凉,富含汁液,味苦性寒故能清热凉血,甘寒养阴,又能养阴生津。所以其主要功效是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凉血止血,临…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北京中医药》2005,24(2):128-128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原为"血府血瘀"之证而设.笔者采用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花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由血瘀气滞所致的多种病证,每多效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功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而设。笔者临床以此方化裁,通治瘀血所致诸疾,收效颇佳,兹举验案数则如下。 1 口舌干燥(更年期综合征) 李某,女,48岁,农民,于1998年8月20日初诊。近2年来患者自觉口舌干燥,如满口含沙,无唾液,说话稍多必漱口,否则口舌干疼,但漱水不欲咽,两目干涩,月经紊乱,心烦急躁,夜难寐,曾在外院检查诊为“更年期综合征”,迭服养阴润燥、疏肝理气、补益肝肾之中药近百剂,痛苦依然…  相似文献   

16.
李永森 《光明中医》2012,27(10):2072-2073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血瘀证,如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用药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其用药经验。方法:将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125份病例录入验案分析系统,建立频率统计表,导出数据,利用SAS软件的Varclus功能,对频率10%的34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4味中药分为9类:1白芍、白术、当归、阿胶、桂枝、红花、黄芪、熟地、赤芍;2焦麦芽、鸡内金、焦神曲;3车前子、葶苈子、猪苓;4附子、川芎、人参、炙甘草;5麦冬、沙参、太子参、玉竹、生地;6半夏、大枣、生姜;7五味子、远志;8茯苓、泽泻;9益母草、丹参、桃仁。结论:名老中医在治疗不同证型风湿性心脏病时,常选用特定的配伍组合,值得临床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18.
血府逐瘀胶囊新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丽 《北京中医》2005,24(2):128-128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原为“血府血瘀”之证而设。笔者采用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花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由血瘀气滞所致的多种病证,每多效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的一首传世名方,全方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1]。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牛膝引血、热下行;柴胡、桔梗疏肝郁开肺气;枳壳开胸理气,调达胸中之气机,务令气机畅达以行血;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养血润燥,防辛燥理气之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中"癥瘕"的范畴,与气滞血瘀有关;应用康妇桂枝茯苓汤剂加减来治疗子宫肌瘤,方中桂枝温阳行气,茯苓下利且益心脾之气,桃仁、牡丹皮、赤芍、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癥块日久化热,牡丹皮、赤芍凉血清热,五灵脂、蒲黄合称失笑散,有祛瘀止痛、推陈致新之效;鳖甲软坚散结,养阴消癥;诸药相合,共奏行气活血、散结化瘤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