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1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资料:术前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和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术中行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骨、钛网植骨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5l例患者屈曲位牵引后,40例均完全复位,11例在术中复位,牵引成功率80.39%。所有患者实施颈前路手术无一例死亡,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脊髓功能Frankel评分:51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提高1~2级;其中B级恢复20例,C级恢复25例,D级恢复6例。结论早期前路减压手术是一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实用外科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后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减压复位,前路融合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复位满意,无内固定失败。30例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SIA分级平均提高1.8级。结论后路单纯减压联合前路融合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满意,术后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颈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5月至2008年7月我院16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的中老年颈髓损伤中央综合征。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脊髓损伤评级标准和运动评分标准,评估其手术疗效。结果本组16例,术后随访6个月到46个月。8例ASIAC级,3例恢复至E级,5例恢复至D级,其中3例仍有双手麻木和/或出现不同程度手内在肌萎缩;5倒ASIAD级,4例恢复至E级,1例运动功能完全恢复,但仍有双手麻木;3例ASIAB级,2例恢复至D级,1例无明显政善。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运动功能评分术前最低30分,最高80分,平均48分;术后最低35分,最高100分,平均83分。结论中老年人多有颈椎退变基础,易发生颈髓损伤中央综合征,常伴有颈髓压迫、颈椎管狭窄,早期手术治疗可以解除压迫,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汪仁焕  陈维善 《淮海医药》2003,21(5):349-350
目的 探讨前路 Orion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复位取髂骨植骨 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脊髓损伤 2 6例 ,随访 7~ 2 6个月 ,定期摄 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 ,以 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 Orion钢板固定后 ,手术节段稳定性好 ,融合率高 ,无需外固定 ,脊髓功能平均提高 1.0 8级。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Orion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 ,融合率高 ,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便于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罗程 《现代临床医学》2015,41(3):214-215
探讨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采用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观察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所有患者均获10~31个月随访。患者手术时间45~105 min,平均75 min;出血量60~180 mL,平均160 mL。3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考虑为术中牵拉损伤喉返神经所致,未进行特殊处理,均在3周内恢复。术中未发生硬膜、椎动脉等的损伤,术后未出现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椎间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术后10个月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隙均已融合,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按JOA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26例、可4例、差2例。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固定牢固、融合率高、脊髓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前路钢板系统-Orion钢板结合钛网容纳自体骨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3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自体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3岁,均为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结果:除1例患者于术后第一周出现钢板及螺钉松动,钛网移位外,其他患者均在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颈椎生理曲度部分或全部恢复。结论: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恢复,并能维持有效的椎间高度,促进植骨融合,从而为脊髓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的致伤机制,探讨其治疗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6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手术组JOA评分显著提高;②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优良率相当。结论伤前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先天性颈椎融合病的患者更易致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此类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和异体骨笼在下颈椎不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例下颈椎不稳患者行颈前路减压ZEPHIR前路钛板内固定、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43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98%,无钛板螺钉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内固定、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治疗颈椎不稳具有以下优点:颈椎前路减压彻底,术后颈椎稳定性恢复好,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 42例下颈椎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取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颈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例(4.76%)患者出现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有效减轻了脊髓损伤并提供更加稳定的内固定,降低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效果显著,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严重下颈椎损伤的机制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4例严重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类型,采取前-后或后-前两种不同的联合入路术式治疗。以ASIA分类标准进行分级,观察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死亡。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59个月,平均29个月。23例全部获椎间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严格掌握前后联合入路治疗急性下颈椎损伤的手术适应证,减压彻底,可获得良好的颈椎稳定性,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严重下颈椎损伤的机制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4例严重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类型,采取前-后或后-前两种不同的联合入路术式治疗.以ASIA分类标准进行分级,观察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例死亡.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59个月,平均29个月.23例全部获椎间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严格掌握前后联合入路治疗急性下颈椎损伤的手术适应证,减压彻底,可获得良好的颈椎稳定性,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颈脊髓损伤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民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1000-1000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在颈脊髓损伤治疗中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5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带锁钛钢板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颈髓损伤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元术中并发症及意外损伤,术后当日症状均有不同改善;切口均Ⅰ期愈合;元钢板螺钉松动、脱出及断裂;椎体高度元明显丢失,生理屈度均得以恢复;植骨块融合率100%,脊髓损伤ASIA分级明显改善。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后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37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32例完全复位,5例复位90%以上;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植物并发症,28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获改善,3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级B级、2例ASIA评级C级及2例A级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恢复,2例E级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加重。结论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疗效满意,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例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积极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骨性融合率达100%,没有出现颈痛、僵硬、麻木、无力、颈椎不稳等症状.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39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手术后脊髓功能恢复D级以上,9例完全脊髓损伤,手术后4例上肢疼痛麻木缓解,5例肌力有所恢复。ASIA分级评分术前与术后各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中无1例出现脊髓、神经根及喉返神经损伤、植骨块脱落、褥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等并发症。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患者实施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及融合节段的确定。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2例颈椎病,分别摄术前及术后随访之颈椎正侧位、伸屈侧位X线片及颈椎MR检查。32例均经前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以颈椎不稳节段与颈椎主要退变节段重合,并行减压内固定患者7例;对25例颈椎不稳与颈椎病节段不重合,其中仅处理颈椎病节段9例;在处理颈椎病节段同时处理颈椎不稳节段16例。以JOA"17"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情况予以评价,对数据行均值t检验。结果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改善率61.2%。均值t检验: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及融合术,合理选择颈减压及融合节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完全复位31例,复位90%以上8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7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者功能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早期稳定,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为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冯定祥  吴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65-2666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观察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颈椎的稳定性等。结果37例患者术后1周下床活动,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周、6周、3个月、6个月常规拍颈椎正侧位X线片,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改善;骨性融合率97.3%;随访6个月至3年,患者恢复状况为:优37.9%,良56.7%,优良率94.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减压术式不仅脊髓减压直接、充分有效,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融合可靠,而且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首选术式。但必须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中精细操作,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在显微镜下采用经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置入融合内固定术或颈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置入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75例。其中1 个椎间隙41例,2个椎间隙30例,3个椎间隙4例。术后定期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以此评定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为优44例,良25例,可6例,优良率为92%,各椎间隙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椎间隙组内患者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 < 0.05)。结论 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术中创伤小,出血少,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对本组患者均进行颈椎前路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术后对68例患者进行随访,在脊髓未完全损伤的56例患者中有31例术后恢复了行走能力,在脊髓完全损伤的12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由于肺部受到感染发生死亡,其余9例患者部分感觉功能恢复,其中有2例患者可以坐起。本组患者中,除去死亡的3例患者以外,其余患者没有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且这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