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0例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分析其断层图像,结合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等方法观察冠状动脉的走行及心内外机构.结果:11例患者有冠状动脉瘘,其中右冠状动脉主干-肺动脉瘘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造影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种冠脉异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的2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资料,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9)岁,中位59岁.双源CT扫描层厚0.75mm,双筒注射器注射350I对比剂平均约70ml,生理盐水45ml冲刷,完成舒张期重建,分别观察横断面、正交MPR、MIP以及VR图像.结果:16例见右冠脉圆锥支供血,20例左冠脉供血,其中17例相当于左圆锥支位置;双侧性供血15例.病灶在肺动脉表面形成迂曲、显著强化的血管网,其中仅3例形成较为明显的小动脉瘤,20例可见明确的"射血征",全部位于肺动脉瓣上方.4例异常血管网可疑与支气管动脉交通.结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并不少见,但绝大多数较小,没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影响.该瘘有典型CTA表现,多起自冠状动脉的圆锥支,在肺动脉起始段表面形成血管网,有典型"射血征".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位置和形式较为固定,可能有独立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及其较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优势。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先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的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结果:62例中,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96.9%、98.8%、75.6%、99.9%,99.5%、91.1%、100%、100%、99.4%,99.0%、83.9%、99.6%、86.7%、99.4%,与CA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检查方法存在关联。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优良,与CAG结果相近,已成为临床冠心病筛查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双源CT诊断冠脉狭窄的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评价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入选60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确诊冠脉疾病的患者,行双源CT扫描,扫描过程中患者心率平稳,未出现心率不齐及心律失常。患者于1周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标准,从冠脉节段及冠脉分支角度分别评价双源CT诊断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以冠脉节段为基础分析,双源CT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性分别为81.14%、97.57%、85.34%、96.74%、95.13%;以冠脉分支为基础分析,双源CT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性分别为84.21%、93.79%、89.88%、90.06%、90.0%。双源CT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对发现冠脉狭窄节段及检查冠脉分支病变的能力进行卡方检验,χ2分别0.625、1.041;P0.05,双源CT与选择性冠脉造影比较在发现冠脉明显狭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在诊断冠脉明显狭窄时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无创性评价冠脉狭窄及疾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ual-source cr coronary angiography,DSCTCA)在冠心病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行D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检查,以CAG检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计算D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DSCTCA和CAG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将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和偏心性。结果:D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1%、96.8%、96.3%;DSCTC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与CAG一致性良好(K=0.859);ACS组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低于SAP组,偏心性斑块所占比例高于SAP组,SAP组正性重构率高于ACS组,负性重构率低于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DSCTC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与C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冠心病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的双源CT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7例CAF患者的双源CT资料,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分析CAF的起源、走行及引流部位。结果冠状动脉肺动脉瘘4例,分别为左、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右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肺动脉瘘各1例,均于肺动脉主干表面形成迂曲、明显强化的血管网,其中3例可见典型"射血征";冠状动脉左房瘘2例分别为无冠状动脉窦发出的血管及左回旋支发出的侧支血管参与供血;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继发左室扩大,主动脉增宽。7例中6例可见汇入瘘口前瘘血管的瘤样扩张。结论双源CT扫描获得的横断位图像,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和终止位置,对CAF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与图像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和图像质量。方法对1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患者进行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利用Inspace软件及Circulation软件分析,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和后处理方法。将图像质量分为3级,按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心率平均为82.3(56~127)L~./min。采用尽可能使冠状动脉显示良好的最佳收缩期(BestSyst)及最佳舒张期(BestDiast)的重建方法,评价1000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图像质量为1级占96%(960/1ooo),2级占3%(30/1000),3级者占1%(10/1000);图像质量为2级和3级的节段多由严重心律不齐或呼吸带来的运动伪影所致。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情况下可获得非常好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心率不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但严重心律不齐还会影响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05~2009-12 47例1周内同时做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CAG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DSCT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47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节段共有631个,其中595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显示良好可以进行评估.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79.7%(126/158),特异度为96.3%(421/437),阳性预测值为88.7%(126/142),阴性预测值为92.9%(421/453),正确率为91.9%(547/595),DSCT与CAG检查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68).DSCT对冠状动脉钙化、小分支病变诊断准确性欠佳.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诊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可作为临床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CAG术前筛查及支架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双源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总结PE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并比较MPR、MIP、VR和CTVE对肺动脉栓子的显示效果.结果:直接征象:58例中45例诊断为PE,共发现栓子 658支(中心型170支,偏心型208支,附壁型74支,完...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CT及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CAPA)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6月-2015年9月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及MSCT对5例ACAPA诊断明确。MSCT显示右侧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右窦1例,左侧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2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共干起源于肺动脉1例,左副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左窦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及MSCT可明确诊断ACAPA,在临床上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心血管成像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纵隔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存在纵隔静脉异常的先心病患者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17天~29岁.使用Siemens双源CT扫描机扫描,运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上腔静脉、头臂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肺静脉及冠状静脉等有无异常.结果 62例中共存在纵隔静脉异常63处(其中1例同时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和半奇静脉异常),DSCT均正确诊断,可分为6类:永存左上腔静脉29处,24处经冠状静脉窦汇入右心房,4处直接汇入左心房,1处双上腔静脉分别汇入单心房;左头臂静脉异常15处,包括:主动脉弓下左头臂静脉12处、无名动脉后左头臂静脉1处、食管后左头臂静脉1处、左头臂静脉分为上下2支1处;肺静脉畸形引流15处,包括完全型11处和部分型4处;肺静脉曲张1处,为室问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无顶冠状静脉窦2处,均为法洛四联症患者;下腔静脉中断并半奇静脉扩张、异常引流入永存左上腔静脉1处.结论 DSCT在先心病纵隔静脉异常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双源CTA,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及容积重组(VRT)技术显示冠状动脉,评价其成像效果。同时对其中ll例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CAG),并与CT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7例(631条冠脉)中483条(76.54%)可用于影像学评价,仅考虑可评价的病变血管,CTA检出中、重度狭窄血管42条,与CAG相符27条,CTA的敏感度为84.30%,特异度为92.04%,阳性预测值为79.17%,阴性预测值为91.66%。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动脉腔径狭窄≥50%)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MSCT应用于8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患儿检查中,平均年龄4.12岁(5个月~10岁),其中4例采用无心电门控CT血管成像,MSCT参数:准直0.625~1.25mm,层厚0.625~1.25mm,螺距为0.562,旋转速度0.5s/r,床进5.62mm/r,0.31~0.625mm重建间隔,4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结果 8例冠状动脉起始、右冠状动脉近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端显示率100%.7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瓣窦上的肺动脉总干,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总干右后壁,1例伴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入上腔静脉,1例伴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结论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MSCT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有潜力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 应用于其诊断中.  相似文献   

14.
双源CT血管成像评估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75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中109例显示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检出率为1.3%(109/8375),包括左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窦上开口4例,窦后开口4例,回旋支异位开口于右侧冠状窦8例,回旋支独立开口于左冠状窦15例,左冠开口于右冠状窦或右冠状动脉4例,左冠开口于肺动脉1例,回旋支缺如1例),右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61例(高位开口29例,异位开口于左冠状窦24例,圆锥支独立开口8例),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异常11例;109例起源异常中发现伴随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心肌桥4例。结论:双源CT可以准确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并可发现其它伴随病变,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8例接受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DSCTA的CAF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发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后确定诊断.结果 68例CAF中,瘘口位于肺动脉18例,右心室31例,左心室16例,上控静脉3例;CAF瘘支血管起源右冠状动脉33例,左冠状动脉30例,左、右冠状动脉双侧起源5例.瘘支血管影像表现为增宽、迂曲28例,扩张、动脉瘤26例,迂曲的血管网18例.结论 冠状动脉DSCTA方便、快捷、无创,可以作为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静脉连接异常的双源CT(DSCT)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12例经手术和(或)X线心血管造影证实的肺静脉连接异常患者纳入研究,男女各半,年龄10个月~23岁,平均龄6.9岁;采用双源CT(Siemens,Definition)进行CT血管造影(DSCTA)检查,扫描参数:80~120kV,60~100mAs,重建函数B31f,层厚1.0mm,间隔0.4~0.8mm;全部患者同期完成心脏超声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完全性肺静脉连接异常8例(心上型6例,心内型2例),部分性肺静脉连接异常4例.DSCTA全部准确诊断,心脏超声的诊断准确率75%(9/12).结论:对于肺静脉连接异常,双源CT是可靠的无创诊断方法,优于心脏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评估儿童肺动脉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心脏超声拟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发育畸形及临床怀疑有肺动脉发育异常的36例患儿,行DS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所得图像全部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以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形态及密度,并与手术及X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6例患儿术前DSCT血管造影均获得满意图像,运用5点法评价所得平均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为(4.3±0.6)分;准确诊断肺动脉发育异常41处,漏诊1处为两肺动脉分叉处远端周围肺动脉狭窄,准确率为97.6%;所得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1.78±0.31)mSv。结论 DSCT在肺动脉发育异常的诊断中可以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的CTCA及临床资料.结果:13387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检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3例,检出率0.17%.其中单侧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7例(30%),两侧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16例(7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56层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25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资料,并应用后处理技术如MIP,MPR、VR、CTVE等方法显示肺动脉,总结肺动脉栓塞的CT征象。结果 19例患者中,左右肺动脉干栓塞36支,叶肺动脉栓塞104支,段肺动脉栓塞162支,亚段肺动脉栓塞44支。中央型82支,偏心型103支,闭塞型110支,环形附壁型51支。结论 256层CT肺动脉成像能够方便、直观、清楚的显示肺动脉栓子,对诊断肺动脉栓塞有重要的价值;MPR、MIP、VR是显示肺动脉栓子的重要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研究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评估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以dual source CT(computed tomography)、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AG、coronary stenosis、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