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术后1年VAS评分比较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PVP组明显优于非PVP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安全、便捷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7例,52个椎体,病程均不超过2周,无神经损伤症状。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在C臂X线机透视下,向椎体内注入含钡的骨水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迅速缓解,术前VAS评分为8.37±1.56分,术后为2.69±1.28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夏邑县中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夏邑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功能恢复、Cobb’s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2.36±1.12)、Oswestry指数(20.17±4.10)均较对照组[(5.60±0.93)、(24.22±4.2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Cobb’s角均较治疗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obb’s角、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恢复椎体的高度,提高椎体的稳定性,缓解疼痛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本文就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应用的主要适应证及其并发症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分别于术前、治疗后48 h、末次随访时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对术前、治疗后48 h、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椎体前缘压缩率与Cobb角行方差分析。结果 42例(术后48 h)中CR者25例,PR者14例,MR者3例,无NR者,总有效率为92.8%;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术前和术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和末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和末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减轻疼痛感,远期患椎椎体高度丢失量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保守疗法)和研究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各41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19例患者(45.2%)存在不同程度腰背疼痛,研究组则无疼痛病例。治疗2 d后、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2组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VP治疗OVCF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术后患者腰胸椎功能改善较快,痛感缓解较快,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较保守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7.
8.
《吉林医学》2019,(3)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8例,其中30例采用PVP手术治疗为PVP组,38例采用PKP手术治疗为PKP组。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骨水泥灌注量;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记录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百分比以及末次随访时进行Macnab疗效评价。结果:①PVP组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显著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Cobb角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百分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的Cobb角显著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百分比显著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cnab疗效等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手术和PKP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的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和透视次数少,PKP的优势在于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稳定性,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X-ray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疼痛基本缓解,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心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2008年3月—2010年10月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4例,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21例30个椎体,女33例45个椎体,年龄57~85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操作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39例3个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患者同时进行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术后1 d、1周及1、3、6个月对疼痛缓解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每次手术3~5个椎体,共进行129个椎体的成型术治疗。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2.0~4.0 mL,术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31例。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术前评分为(8.92±1.24)分,术后(2.74±1.84)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新鲜压缩骨折疼痛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老年患者的57个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在双C臂X光机透视下,经皮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并对止痛效果和椎体恢复高度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24 h后可离床活动,术后X线片确认压缩性骨折基本复位。随访1-15个月,腰背痛无复发,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操作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椎体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CT引导下对56例椎体恶性肿瘤患者的92个病变椎体进行经皮穿刺,进入病变椎体后采集病理标本并注入骨水泥。对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和使用止痛药物评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病变椎体影像学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和椎体塌陷。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和使用止痛药物评分术后1-3 d,术后1-2周和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CT引导的PVP技术能有效缓解椎体恶性肿瘤造成的疼痛,增加椎体稳定性,改善运动功能,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较C型臂透视机引导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水泥分布的评价方式及其对椎体成形术后邻椎骨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并接受椎体成形手术的患者(54~91岁)143例,术后随访1年.134例完成随访,其中18例发生邻近节段骨折,为再骨折组,116例未发生邻近节段骨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X线,将骨水泥按照形态和位置分为5种类型.根据术中注射骨水泥的量和椎体体积计算骨水泥的量体指数.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水泥量、骨水泥分布指数、量体指数、骨水泥渗漏等的差异.选择有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再骨折组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分布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水泥量及量体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和骨水泥的不同分布类型显著影响邻椎骨折的发生率.结论 骨水泥分布指数低、骨水泥渗漏及低骨密度可能是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CT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透视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在CT透视引导下对13例因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疼痛患者[女9例,男4例,平均年龄61岁,病程<3个月,19个椎体(胸椎、腰椎)]实施PVP,对其疼痛缓解、活动状况恢复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11例术后24h内疼痛完全和显著缓解,2例3 d疼痛完全和显著缓解,均能下床活动.全部病例停用止痛药.术后CT检查发现3个椎体有骨水泥渗漏.2例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acrylate methylmethacrylate,PMMA)复合物进入椎间盘,未出现疼痛等症状.1例少量PMMA复合物漏至椎旁.10例随访3个月,PVP后均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结论 CT透视引导PVP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PVP治疗脊椎压缩骨折13例14个椎体,术后均行CT扫描,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3例14个椎体中,3例3个椎体椎管内少量渗漏;1例1个椎体椎管内渗漏明显,术后d4出现尿潴留;2例2个椎体旁少量渗漏;余7例8个椎体无明显渗漏。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例疼痛基本消失,1例疼痛明显减轻;4例新鲜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例疼痛基本消失,2例明显减轻。结论 PVP是治疗脊椎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PVP联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4~24个月随访,32例疼痛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无缓解,有效率为94.7%。结论:该方法疗效确切,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情况、Cobb’s角矫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郭应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8):891-89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壁骨折并椎管内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
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对50例(50个椎体)后壁骨折并椎管内占
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VP治疗,详细记录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
动能力评分。结果:完整随访42人,术后2 h,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评
分、活动能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后壁骨折并椎管内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
者,PVP是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治疗的适应证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50例患者64节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的术后疗效。结果 58节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6节椎体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2h及1d疼痛即明显缓解,术中注射骨水泥平均为5.2ml,有2节椎旁静脉丛有细条样骨水泥外渗,1节椎体后软组织内小条状漏出(经小切口钳出)。50例64节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