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析语言障碍患儿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训练对患儿语言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语言障碍患儿共计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为患儿提供引导式教育训练;观察组(n=30)为患儿提供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引导式训练,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利用格塞尔发育量表(Gesell)开展构音障碍训练,了解两组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Gesell在语言、社交、适应性三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干预后三项Gesell指标评分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语言障碍患儿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训练干预后,可使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集体语言训练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院康复科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对一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集体语言训练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的发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Gesell适应性得分、语言得分、个人社交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8、3.188、2.105,P<0.05)。结论 集体语言训练可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的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多感官刺激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2月许昌市某医院收治的113例GD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刺激,2组患儿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运动功能[精细运动(FMQ)、粗大运动(GMQ)及总运动(TMQ)评分]、发育水平、语言能力。结果 干预后,2组患儿FMQ、GMQ、TM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功能发育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语言能力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能够有效提高GDD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语言发育迟缓(LR)、全面发育迟缓(GDD)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发育特征和差异性,为早期诊断和康复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256例0~3岁LR儿童、346例GDD儿童和90例ASD儿童进行评估,对3组儿童GDS评估五大能区的发育商(DQ)和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R组患儿语言、社交能区平均DQ低于正常,GDD组患儿五大能区平均DQ均低于正常,ASD组患儿除大运动外其余四能区平均DQ低于正常,LR组患儿五大能区平均得分均高于GDD和ASD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组、ASD组患儿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平均得分高于GD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36月组,GDD与ASD两组的适应性、精细运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D组患儿语言、社交平均分均高于AS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3岁LR、GDD和ASD儿童均存在发育落后和发育不平衡现象,LR儿童综合能力优于GDD和A...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对照组(n=33)给予常规语言言语康复训练,研究组(n=33)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增加构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言语清晰度评分、构音障碍评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包括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评分(包括语言能力、精细运动能力、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给予增加构音治疗的综合性康复训练,可提高患儿语言功能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改善语言发育迟缓预后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护理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方法:将250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各125例,对照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大运动、社交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实施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语言、动作及社交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胡丽琴 《医疗装备》2022,(22):161-163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rTMS,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发育水平、日常行为能力和智力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丹佛发育量表(DDST)、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DDST、PDMS-F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社会能力、行为问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能力、行为问题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PPS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rTMS联合感觉统...  相似文献   

8.
郑蓉  池霞  洪琴  张敏  童梅玲  苏恺  潘丽朝  张玲  张蕾  俞倩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04-3606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迟缓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5例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患儿为干预组,35例因多种因素未能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婴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早期智力干预指导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Q),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结果:3月龄时两组患儿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两组患儿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发育商(DQ)差值比较发现,干预组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四大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智能发育迟缓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其认知水平,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儿童孤独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都得到了一定的治疗,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行为、感知、社交以及语言等方面的障碍,缓解儿童的孤独症状,促使患儿发育,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科学性建议。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4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以语言发育迟缓为主诉就诊的151例患儿,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测试。分析1~岁组、2~岁组、3~4岁年龄组发育性语言延迟及全面发育迟缓的构成比,分别比较3个年龄组、3岁前后各能区DQ值差异。结果 1)随年龄增长,以语言发育迟缓为主诉的儿童全面发育迟缓的比例逐渐增加,3个年龄组中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占比分别为45.5%、61.2%、95.5%。2)随年龄增长,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值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75、17.341、18.516、6.747、4.180,P<0.05)。各年龄组间两两比较,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能区从1~岁→2~岁→3~4岁呈顺序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社交能区仅1岁~与3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5,P=0.005)。3) 3岁以上组儿童各能区DQ值显著低于3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1、4.7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给予早产儿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9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跟踪观察,根据是否按照要求坚持进行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状况。结果:出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3、6、12个月研究组早产儿体重均显著>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3个月两组早产儿身长与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12个月研究组早产儿头围、身长显著>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3个月两组早产儿智能发育指标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第6个月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精细动作、语言得分在第6个月及在第12个月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智能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早期干预效果,为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康复中心收治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且符合标准的患儿101例,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早期运动干预训练。根据PDMS-2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早期干预训练下进行相应Peabody配套运动训练,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早期干预训练。训练1个疗程后采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再次评估,比较两组的运动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体运动商(TMQ)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估显示干预组患儿较治疗前GMQ、FMQ、TMQ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17、3.97,P<0.01),且干预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2.13、2.04、2.44,P<0.05)。干预前,两组精细运动或粗大运动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P>0.05)。结论 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训练中使用PDMS-2及其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效果。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运动发育迟缓儿童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综合早期干预,治疗组在综合早期干预的基础上加情景运动训练,并分别于治疗前及1个大疗程后对其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Peabody量表中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DQ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GMFM-88量表中的D区及E区、Peabody量表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DQ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的GMFM-88量表中的D区及E区、Peabody量表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DQ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自闭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的语言发育状态、孤独行为和感觉统合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提高自闭症患儿的语言发育状态及感觉统合能力,改善其孤独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Gesell发展诊断量表(GDDS)对18~42月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全面发育迟缓(GDD)开展应用研究,分析这类儿童发育特点和差异性,为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4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78例儿童病例资料,其中ASD29例,DLD45例,GDD104例。分析三组间非语言及语言发育水平差异,对儿童GDDS五大能区即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的DQ值进行组内比较分析。结果 1)ASD、DLD、GDD组间非语言发育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5.90、38.25、-57.65,P<0.05),三组间语言能区DQ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9.99、30.89、-69.11,P<0.05);2)ASD、DLD、GDD组语言、个人-社交与大运动能区D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2.438、51.156;160.045、65.098;322.038、210.908,P<0.001)。ASD、DLD组精细动作、适应性与大运动能区DQ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2019年1-12月就诊的5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指导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语言发育迟缓情况、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评分以及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价,并作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比较。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儿童语音和语言表达、听觉感受和理解以及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指导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心理状态,改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情况,提高儿童智商,增强儿童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湘兰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29-1231
目的 探讨通过改善家庭语言环境和强化语言康复训练对1~3岁语言发育迟缓的留守儿童在语言改善方面的临床效果,并为儿童的语言康复治疗提供经验积累. 方法 将株洲市1~3岁的留守儿童作为调研对象,并经过相关诊断评估后,筛选出309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纳入研究,其中男童143例,女童166例.对本组儿童采取加强语言环境和语言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记录儿童在干预前后语言发育商,并比较不同性别儿童的语言发育商情况.结果 (1)留守儿童的语言发育商为(95.658±9.493),一般儿童语言发育商为(101.31±6.89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童和女童干预后的语言发育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男童和女童的语言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男童的语言发育商为(97.415±9.647),女童为(100.227±9.0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留守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干预前后各语言发育商区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42,P<0.05). 结论 对1~3岁语言发育迟缓的留守儿童而言,采取语言康复训练和改善语言环境相结合的干预方案,能够积极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状况,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凡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36-1138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100例早产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50例。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婴幼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三组儿童均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岁时,干预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大运动、适应行为和总发育商(DQ)均高于未干预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个人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和总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适应行为DQ、大运动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P〈0.01)。高危儿对照组5个能区和总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早期家庭干预能促进早产高危儿的智能发育,1岁时在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方面可与正常儿童相近。早起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儿孤独症者核心症状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该院诊治的孤独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统合训练方法进行康复治疗,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社会反应量表简化版(SRS-SF)对患儿治疗前后核心症状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C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R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下降,同时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感觉统合评定量表中学习能力、本体感失调、触觉防御过分、前庭功能失衡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维度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升高,同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TEC量表中语言、知觉、行为和社交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维度评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评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RS-SF评分两组治疗前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S-SF评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可促进患儿核心症状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谭育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89-2690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前庭感觉、触觉、本体感觉以及智能方面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影响。方法:对16例2.5~4岁之间的脑瘫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3个月,并在训练前后进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分及0~4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结果: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后,前庭感觉、触觉、本体感觉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