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解决医院感染在线、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并进行实时干预-反馈,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预防控制水平.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监测系统的优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结果 RT-NISS通过数据访问中间件技术,采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MR)等相关数据,建立起动态的感染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在线监测;通过嵌入专业筛查策略,实现了疑似感染病例智能识别,并进行个案预警,方便专职人员判别;通过建立交互平台,实现了感染病例实时推送、精确诊断、干预与反馈,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共同参与感染诊断与预防控制;通过建立暴发预警机制,实现了暴发隐患的及时发现;通过规范的监测流程和计算方法,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并实现了全面、准确统计分析结果的输出;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可操作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结论 RT-NISS是高效率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系统,通过准确、高效的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全过程监测和感染预防控制“关口前移”,开创了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实现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暴发以及相关信息的预警及信息反馈。方法整合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IMS)、手术室管理系统(ORIMS)、供应室管理系统(SRIMS)等信息资源,将数据进行分类、挖掘和利用。结果利用医院感染监测平台进行感染信息实时监控和追踪、进行前瞻性监测,评价医院感染状况,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漏报率,预警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结论医院感染信息监测平台的建立,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医院感染信息监测平台的应用,将医院感染监测的关口前移,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提供及时准确的综合信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住院病人实时监控,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以现有HIS、LIS、RIS和物资系统为基础,实现医院感染相关敏感数据的聚合,通过数据模型化处理,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模型,实现全院病人实时监测和干预。结果实现了全覆盖主动监测预警和干预,优化了医院感染管理流程,促进了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联动,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效率。结论该监控系统具有主动反应的特点,可自动分析医院感染疑似患者及易感因素,便于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干预、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内涵,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4.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网络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直接收集、统计及反馈医院感染病例监测(HIS)资料,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方法 利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0和先进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Delphi7.0,开发一套功能强大的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并将该系统嵌入院内的HIS中。结果 该系统可在医院范围内将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各临床科室的终端通过HIS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全院范围内的医院感染病例网络报告、实时监控及监测数据共享。结论 该系统提高了医院感染病例资料上报、统计及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轻了临床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就感染预警病例的及时、有效地沟通与干预。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IS)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医师工作站,建立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交互平台。结果交互平台的建立,使专职人员实时将医院感染病例推送给临床医师;使专职人员能够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了解和判断疑难病例的感染情况,提高了系统的病例诊断灵敏度与准确性;将有针对性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及时推送给医师进行干预,强化了过程监控,实现了感染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同时,反馈评价系统记录临床医师的感染病例上报,干预措施执行情况,促使医师积极参与到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来。结论交互平台方便了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和交流,完善了"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干预功能,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沟通、实时干预与反馈,提高感染控制效率,创建了国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新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实时预警系统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建立医院感染实时预警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科学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现有的HIS、EMR、LIS、RIS和物资管理系统,采用数据聚合技术将各种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数据聚合到统一的数据库系统中,建立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医院感染模型,实现医院感染病例主动发现机制,利用为多个因素的叠加的数学模型表达方式,从而可以实现对医院感染疑似病例的快速定位。结果建立了医院感染实时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将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医师工作站、临床检验科进行连接,将被动监测转化为主动监测,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实时预警;实时提醒功能简化上报流程,感染病例网络直报,提高上报依从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动态提醒,规范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控制细菌耐药,统计报表功能,避免人工误差。结论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改变医院感染管理的模式,逐步实现医院感染管理全面信息化监控,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并实现基于基本数据集和互联网的国家或区域性医院感染过程数据监测平台。方法依据WEB信息系统原理,利用J2EE轻型构架进行开发,并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等技术,通过对感染信息的标准化,提取标化后的信息,统计分析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感染全过程数据,进行区域性医院感染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追踪。结果实现了基于基本数据集对各医疗机构感染信息的标化、提取、分析和比较,实现了对国家或区域性医院感染过程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追踪,使国家、省、地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掌握区域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比较和反馈。结论建立了基于基本数据集和互联网的国家、区域性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平台,促进了医院感染数据的共享和比较,有效提高了医院感染数据的利用水平和分析价值,促进了感染预防控制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与预警信息系统及工作流程,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以医院临床数据中心为平台,提取来自电子病历、医嘱、临床检验、微生物、手术麻醉和传染病报告等系统中与感染相关的指标,建立医院感染信息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并追踪干预效果。结果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监测系统,建立并实施医院感染分级预警机制,规范预警事件调查及工作流程,成功对医院感染风险进行管理。结论医院感染信息监测系统利用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规范了医院感染病例和事件的处理工作,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8,(2):224-227
利用医院数据集成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和集成等信息化手段,把分散、异构的各种临床信息集中共享,建立医院综合监测管理和目标性监测管理平台,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实现医院感染病例实时监控,从而提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医院信息化手段,实现感染病例实时监控,以提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方法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平台,建立集全院综合性监测信息系统、目标性监测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监测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和学习考试系统等为一体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医护人员感染控制依从性提高,暴发监测预警关口前移。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感染病例的实时监控与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