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得出结论:为了能够发展利国利民的中西医结合事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应该予以设立并发展下去。同时,考虑到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学制、教材编写、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在学科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专业学制方面,提倡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本科教育、逐步停办专科教育;在教材编写方面,立足于为中西医结合人才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而整合重组、重新编写中西医课程教材;在师资建设方面,加紧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2.
<正>张敏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大科主任,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症医学全国协作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多篇,SCI收录8篇,主编专著5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报告了我院9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情况,并通过考评与调研相结合综合评价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显示经过一年规范化培训后专科医师的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5),但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一般,提示该培训模式显著提高了中西结合肿瘤专科医师的临床能力,对于教学科研能力尚需加强,也证实了该培训模式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及可行性,为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主办、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拟于2008年12月12—14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将围绕名家讲坛、中西医结合医师准入机制探讨与调研、中西医结合专科组织发展与基地建设、医师维权、高级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5.
纪文岩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0):633-633
吉中强(1954-),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1990~1992年留学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院。现任青岛海慈医疗集团总院长,青岛市中医医院院长,兼任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中医药名家,青岛市十大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中医血栓病专科学科带头人,青岛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青岛市中医继承导师。2004年获得首届全国医师奖。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是我校开设的临床专业选修课,课程的特点是注重临床实际需求,及时将中西医肝病有关新进展、新方案、新技术纳入其中,课程强调临床专科特色,编写及教学过程中,注重专科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本课程问诊内容与技巧做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突破传统适应需要创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湖南中医学院1993年率先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创建"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套适应新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首编中西医结合临床主体课程系列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创建适应新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队伍."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培养模式的实践产生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将于2007年11月16日—18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现就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1)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2)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应用临床基础研究;(3)中西医结合医师管理与自律维权;(4)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培  相似文献   

9.
根据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中西医临床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体系要求,制订出"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加强西医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以保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上,整合中医课程,结合编著的中医类课程创新教材,培养学生稳固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突出专业特色;同时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培养合格的中西医临床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的"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力支持下,于1992年10月16~20日在湖南省大庸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120人,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医院。会议共收到论文196篇。会议首先由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恩教授致开幕词,并就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和展望作了学术报告;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连达教授作了有关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报告。通过本次会议,可以看出我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医学的学术思想正在深入人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断学是联系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本文就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诊断学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主要观点是:①讲授中医,联系相关的西医知识;②结合临床实际,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③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中医教育的问题,提出新的历史时期中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引入中西医比较、中医思维学课程。以便学生能在大学期间,对两种医学通过比较有一个全面、多角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中医的思维特点和规律。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方便、有效、能更好地突出中医特色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君 《中医教育》2007,26(5):70-72
取消中医药院校单独设置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实验课,开设医学机能实验必修课,探索以基本实验为基础、以中西医综合实验为核心、以学生设计为主要考核内容、集4门课程实验及相关理论为一体、涵盖科研基本方法与技能的新型机能实验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中西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医、西医的学科特点及临床诊疗工作的实际,围绕培养实用型中等中医专业人才,促进中医西医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这一中心,本文从端正中医专业思想、树立中西医结合意识、创新中医诊疗手段、培养病证结合的诊疗技能4个方面对中等中医类专业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开办10余年来,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在调研分析基础上,从其特征、模块、策略、方向探讨其构建,并以此为原则构建我校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具体为:从5大特征:厚基础、宽临床,重整合、分层次,调结构、建模块,抓核心、保重点,两手硬、复合型;5大模块: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中西医临床、中医辨证技能、西医诊疗技能;5大策略:短学时、多门次,小型化、多样化,少“套餐”、多“自助”,有钢性、多弹性,要显性、多隐形;5大方向:国际化、本土化、现代化、人文化、职业化。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保祥  李荫昆 《河北中医》2000,22(7):535-536
目的 保西医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采用能量和剂加维生素C、病毒唑静脉滴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益心气养胃中药。2组均15日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ST-T改变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显效、有效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服务于国家新医改的需要,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河南中医学院以“一个导向,三套体系,三种能力”定位“培养中西医兼通的全科医学人才”;针对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我们重构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了该专业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和“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了该专业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探索和实践了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任秀玲 《中医教育》2004,23(6):21-23
开展中医药理论概念内涵的系统深入整理及规范化研究,应首先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概念的整理研究,因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基本思维规律的学科和课程.对中医学概念的研究应明确概念的本性、特点及在理论中的作用,进行"种概念加属差"的定义形式以及与中医逻辑体系自洽的定义方法的规范化研究;还应在总结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果基础上,丰富概念的内涵,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9.
和谐概念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在中医药学发展的始终,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是《黄帝内经》等中医学经典中医学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是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谐思想在中医分析病因病机、疾病分类、组方用药、预防养生等方面均有体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和谐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中医基础理论、临床遣方用药都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