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4,(6):524-525
《说文》:"怒,恚也。"石鼓文写作 ,小篆写作 ,字体下部作心脏之形。怒,从心,奴声。说明"怒"是一种心情,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心情。"怒"这种情感不是人类特有的,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两栖爬行类动物和大部分鸟类都会发怒,比如马就会蹄子后踢表示愤怒。人发"怒"时,通常会面红耳赤,这是因为气血上涌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自然之怒     
这不是好莱坞大片中的场景,而是发生在加拿大塔伯市的真实一幕:暴风云在一排民宅上空形成,即将形成龙卷风的壮观画面。勇敢的摄影师站在自己家的屋顶上拍下了这一场景,  相似文献   

3.
浅谈肝郁     
“肝郁”是中医“肝气郁结”或“肝气郁滞”所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的简称,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肝郁”的实质,就必须对中医脏象(肝)和西医有关肝脏的一般情况有所了解。中医和西医对肝的认识,在解剖部位上是一致的,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有某些近似之处,但在生理病理方面的不同之处则是主要的。如中医认为肝藏血,西医也认为肝脏门静脉系统可储存全身血容量的  相似文献   

4.
肝郁发黄     
何连升,男,五十六岁,住泉州市义春巷。因妻患病,家务繁重,抑郁伤肝,风热蓄积挟其中,形成风动热炽。诊其恶寒发热,右侧胁肋疼痛,牵引腰背,噁心呕吐,胸腹胀闷,嗳气,小便短赤,身目俱黄,头痛眩晕,卧床不安,脉弦滑而数,舌苔焦黄而燥。断为肝郁发黄,治宜疏肝,泻火,利湿。方用茵陈六钱,栀子、金铃子、延胡索、郁金、猪苓、泽泻各三钱,黄芩、黄连、枳壳各二钱,甘草一钱,煎服。连服二  相似文献   

5.
肝郁阳萎     
教师吴某,新婚失谐,分居年余,后经亲友相劝,破境重园.然同居阳事不兴,苦郁难鸣,终日头昏神疲,胸闷嗳频,尤以乳脯胀痛,阴囊坠胀最甚.找余就诊时,诊其脉小弦有力,舌淡红有紫气.据《灵枢·经脉篇》"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之毛中,过阴器","阴器者宗筋之汇"的记载.病起于情不怀畅,肝气郁结,宗筋失养生萎,属实证,非纵欲太过所成之虚证,治当疏肝解郁,予  相似文献   

6.
肝郁腿痛     
<正> 邹某,男,58岁。左小腿疼痛3个月余后来诊。追问病史,1年前因心情抑郁出现脘腹胀满,时常嗳气(无异味)。近3个月来又出现左小腿内外侧疼痛。按摩后便出现嗳气,腿痛缓解,嗳气持续半小时后可自行缓解,但腿痛复发。重复按摩痛处,嗳气又作,有时不慎碰撞痛处,也同样出现持续嗳气。曾多处求医,均未见好转。查见双下肢等粗等长,外观无异常发现。左小腿外侧的  相似文献   

7.
肝郁腰痛     
刘某某,女,34岁。农妇。患者腰痛数年,间断发作,多以晚间睡后病醒,白天如常,久治不愈。于1983年4月10日前来我院就诊。诊其脉弦细,舌正常,观前医多以滋阴补肾,养血祛风等法治疗,何以终不能愈?余细询之,诉其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善叹息,  相似文献   

8.
肝郁阳萎     
<正> 患者张××,男,27岁,烟台某运输公司工人。于一九八○年十月五日初诊。阳萎四个月,胸闷常太息作,情志抑郁,小腹胀痛,腰酸乏力,伴睡眠欠佳,阴囊湿冷,纳食不香,二便尚调。求治他医无效。初诊未予详问细察,舌质淡红,苔白黄稍腻,脉沉细。依《景岳全书》“火表者十居七八”之说,即给以补肾壮阳之剂:六味地黄汤加巴戟天10克、寸云10克、淫羊藿10  相似文献   

9.
朋友,当你和家人吵架,火气冲天,满腔怨气的时候;当你心情压抑,心头堵闷的时候,怎样可使您心头的阴云立即消散,恢复往日的平静和祥和呢?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当然可能您知道或有过亲身体会,那就是立即离开那个令您产生不悦的环境,漫步行走300米。记住仅走大约300米,您的心境可能就会平静下来,并趋于理智,或能近乎理智的分析出和人拌嘴吵架的原因何在,自己为什么生气,自己有没有过错,自己应该怎么办才妥当等等,若是小小的不悦,走10分钟可能您就将之淡忘了。记住了吗?心头忧怒,一走了之,可别气大伤身哟。心情忧怒 一走了之@赵文青!河北省徐水县城…  相似文献   

10.
王亚平  吕富荣 《陕西中医》2007,28(10):1446-1446
本文就冠心病从肝郁着手进行诊治作一初步探讨。1肝心两脏密切相关1.1肝心经络相连肝心两脏虽分位于胸、胁,但两者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足厥阴肝经沿下肢内侧上行,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循咽后,连目系。而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二经均系目系,循咽喉。而且肝之别络与心直接相连。在《灵枢·经别篇》中记有“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少阳,与别俱行。”  相似文献   

11.
肺与肝郁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临床验证,确有灵验。治疗肝郁,兼从肺治,收效捷速,事半功倍。魂藏于肝,魄藏于肺,依附于体,形神合一。二者与生俱来,赖肺肝气血以供养,赋情志调和而协用。这样,气血冲和,精神逍遥,魂安魄定,郁无从生。盖气机升发疏泄于肝,出入升降治节于肺,周流全身,运行不息。故  相似文献   

12.
肝郁虚实辨     
陈荣  赵文研 《中医杂志》2002,43(11):876-876
肝郁多由怒气伤肝,情志不遂所致。历代医家对肝郁的治疗,多以疏肝理气为常法。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到,有些肝郁证,屡用疏肝理气之品,初则小效,继则无效,甚或加重病情。细究清代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三十法及《内经》整体观念学术思想,乃总结出肝郁并非皆是实证,治法亦非尽用疏泄,应辨证求因,分清虚实,补泄参用。  相似文献   

13.
肝郁阳萎案     
刘××,男,32岁,干部。1986年9月13日初诊。阳萎4个月,曾服补肾壮阳方药20余剂,效不明显。追述病史,患者于1980年元旦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甚好,性生活正常,生有一子。不料,其妻于1984年10月病逝,遂致精神抑郁,胸闷常太息,眠差乏力,纳食不香。今年5月1日续弦,婚后即出现阳萎。刻诊脉沉细稍弦,舌质淡红、苔薄黄。  相似文献   

14.
不孕与肝郁     
不孕与肝郁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锦黎近代许多著名妇科专家,多以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治疗肝郁不孕。据临床观察,不孕症中肝气郁滞型占60%以上,而基础体温显示黄体不健和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不通或通而欠畅者也以肝郁气滞型占多数。现代医学关...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由于肝阳上亢或痰热上扰引动肝风而发(实风)抽搐者,以及由于肝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而发(虚风)抽搐者,极为常见。至于由因肝郁引起抽搐者,除了大人的“癔病性抽搐”外,在小儿则几乎难以见到。笔者曾用逍遥散加味治愈一例肝郁生风发生抽搐的小  相似文献   

16.
肝郁型水肿     
<正> 水肿,《内经》称为“水”,《金匮》称为“水气”。正常的水液运化依靠脾气的转输,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开阖,使三焦能够发挥决读之权,则膀胱气化畅行,小便通利。反之,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决读无权,膀胱气化不利,可以发生水肿。以往医家治水肿,多从肺、脾、肾三脏着手,对肝郁型水肿很少有论述。唯在妇科“子肿”病有气滞型之论述,且与胎体日长,影响气机升降有关。我们临床观察,水肿的辨证,肝郁型并不少见,治法与上述水肿亦有异。切不可一见水肿即“开鬼门、洁净  相似文献   

17.
肝郁证治     
王惠英 《河南中医》2011,31(12):1401-1402
五郁是中医理论中以脏腑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肝郁为五郁之要,可贯穿于临床各科杂症之中,重视肝郁的治疗对提高疗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肝郁证可分为肝气郁滞、肝郁脾虚、肝郁血虚、肝郁肾虚、肝郁血瘀以及肝郁湿热等证型,对肝郁证在其萌芽阶段进行中药辨证施治和合理的心理调治,对各科疾病均可起到积极预防的保健作用,并阻断其向疾病发展。对肝郁证的早期干预和调治是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肝气肝郁辨     
肝气证和肝郁证是两种不同的证候。其概念不同,治法迥异,但因其症状相似,病因皆与情志有关,又都易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因而存在着理论及临床方面的混淆。肝气证是指肝气横逆之候,故《中国医学大辞典》称其为“肝邪胀痛”,它是因大怒伤肝,致肝气暴涨,肆虐横逆而成。故表现为病理性的亢奋。病起自本经则胸胁胀痛连及少腹,妇女乳房胀痛。影响脾胃则(月真)胀,暖气,呃逆,恶心呕吐,即木克土。上冲于脑则头疼头晕,烦躁易怒。因其为肝气的有余,气有余便是火,故肝气证极易发展成肝火。另外肝气证尚可因肝气冲心犯肺,扰肾而生出种种变端。男子性情刚烈,常易发怒,故多患肝气证。  相似文献   

19.
肝郁用黄芪     
肝郁用黄芪311719浙江省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黄健戈黄芪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升阳,益卫团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肝主疏泄,肝郁证的形成,是由于情志所伤,使肝失条达,气失疏泄,气机壅遏所致,多属实证.黄芪既无疏郁之功,又属补益之品,以黄芪治肝郁,岂非犯...  相似文献   

20.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有五脏,化五脏之气,可生喜、怒、悲、忧、恐、思、惊七情。怒属七情之一,是宣达脏腑气机的一种方式。适度的怒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怒太过时,会损伤五脏,产生病变,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曰:"生病起于过用。"现将怒致五脏病浅析如下。致怒原因怒,其一是由个人愿望受阻、行为受挫等情志抑郁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