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年间收治的26例原发性眼眶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5例有眶内占位病变及炎症体征,如眼球突出,眶部肿块,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受限等,B超,彩色多谱勒超声,CT、X线等影像学检查提示眶内占位病变。结论: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定性,定位诊断,治疗方法为手术,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4例由活检证实的侵犯眶外的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观察性病例研究。方法:回顾分析4例患者的病历。其中3例男性为向眶外侵犯(2例至颅内,1例至上颌窦),1例女性为颅内病变侵犯至眶部。3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0岁、41岁、60岁,女性为73岁。结果:两例男性患眶内炎性肌瘤,有轻度不适,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次就诊后9个月和12个月分别出现无症状的颅内病变。另1例男性患者在初次出现无痛性复视后即发现肿瘤侵犯至上颌窦。女性患者最初出现眶内病变(泪腺炎和炎性肌瘤)及轻微的不适感,5年后出现蝶腭腔处的颅内病变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位于眶尖部尤其是视神经下方的肿瘤,手术很难触及,且眼部发病率很高。本研究旨在观察5例良性表现且有症状的眶尖部肿瘤患者眶减压术(作为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法)的预后。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序列。受试者:继发于眶尖部良性肿瘤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5例。干预:所有患者接受患侧眶减压术,均未行组织活检及切除肿瘤。主要观察指标:最佳矫正视力(VA)、瞳孔反应、视野(VFs)、色觉以及眼眶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视功能表现为VA、VFs改善,部分患者色觉也有改善。1例患者在首次减压术后4年因复发性视神经病变,需接受再次减压术。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23例眶部的CT检查,结合手术和治疗所见以及病理报告,讨论了CT对眶内肿瘤(良性、恶性)眼眶外伤和球内异物等检查的优越性。CT不仅能直观、准确、立体地显示病变,并能充分显露眶内病变与视神经、眼肌、眼球、眶壁和其他邻近组织的解剖关系,还能查明病变来自眶内或颅内,从而明确诊断,有利于帮助手术入路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实践证明眶部CT检查远优于常规X线检查,其不足之处是这项检查,目前仍有局限性,尤其是某些眶内肿瘤的CT征象无特异性,常给定性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有待今后进一步砧研。  相似文献   

5.
男、41岁,因头痛1年余伴视物模糊4个月于1990年3月17日第二次入院。作颅脑CT怀疑蝶鞍部肿瘤,转上级医院经再次颅脑CT及脑血管造影,否定有颅内占位病变而转回我院。经全身及辅助检查,除左眼外展不能外,余未发现有明显异常.考虑外展神经麻痹原因可能是眶上裂综合症或系眶尖综合症,都与耳鼻有关,在观察及询问病史中发现有抽吸性血痰史,经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发现鼻咽部有新生物.取活检,病理切片报告为低分化型鳞癌.  相似文献   

6.
自77年10月,我们研制成双相造影装置应用于临床,经40例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脑血管造影,是临床放射医学诊断颅内病变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为外科手术提供科学依据。脑血管造影可帮助明确病变的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对于大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79枚肿瘤)大肠肿瘤的经腹壁常规超声检查、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大肠腔内灌注超声检查+静脉超声造影检查)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病理学资料。 结果 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发现68例大肠肿瘤(68/79,敏感性为86.1%);经腹壁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病灶32例(32/79,敏感性为40.1%)。经腹壁常规超声检查法的定位准确率为21.9%(7/32),双重超声造影检查法对大肠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88.2% (60/68),对结肠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94.4%(51/54)。双重超声造影在检测敏感性和定位准确性上高于常规超声(P <0.05)。双重超声造影检查时,大肠肿瘤强化的模式有两种: 瘤体整体均匀性强化,本组31例;或瘤体不均匀性强化,瘤体内部可见始终无强化区,本组37例。大肠肿瘤强化的模式与肿瘤的二维形态或生长方式有关:节段性增厚者从浆膜面朝向黏膜面逐步垂直地强化,本组39例;隆起型病变者造影剂由蒂部或者基底部进入,本组29例。 结论 双重超声造影检查法较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病变的敏感性、定位准确性高,有潜力成为大肠肿瘤的常规影像诊断方法或术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子宫造影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作用。总结宫腔造影后各种宫内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60例经腹超声疑似子宫腔内病变的门诊患者,选用盐水作为声学造影剂,观察造影后宫腔内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基底部宽度并记录拍片。结果与宫腔镜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子宫内病变差异。结果:60例患者宫腔造影后子宫内病变能清楚显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例,黏膜下肌瘤27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9例,疑似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局限型增生9例。结论:与病理及宫腔镜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合临床子宫造影诊断子宫腔内病变明显优于传统经腹超声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道造影征象同CT征象的关系及在临床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同一患者的食管X光片和CT片分别采用双盲法阅片和记录,食管造影X光片主要观察病理类型、测量病变长度。CT片主要观察病变的长度、肿瘤对管壁的侵犯程度、肿瘤的最大宽度、肿瘤是否有外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病变长度大于6cm、缩窄型、髓质型、病变宽度>1cm的病变更容易外侵。髓质型、缩窄型更容易侵犯全层。食道造影、CT显示病变长度存在显著差异,食道造影显示病变长度长于CT。结论:食道造影同CT征象的关系,可以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眼眶肿瘤虽不多见,但种类较多,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二种。良性肿瘤占据一定体积,慢性增长,引起眶内压增高,压迫眶内重要结构,终至视力丧失。恶性肿瘤发展较快,如不能早期治疗,可危及生命,故眶内肿瘤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超声波探查眶部肿瘤确诊率较高,对了解肿物的性质、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也有较大优越性,尤其是囊性肿物,准确性更大,可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客观依据。对某些病例,单独应用超声探查,即能初步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加之超声诊断对眼组织无损害,病人无痛苦,诊断迅速,使用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1993年-2006年经我院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资料完整的17例眼眶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球突出伴眶内软组织肿块占77.8%,眼外肌增粗占83.3%,眼球壁增厚占55.6%,眶内脂肪密度增高占88.9%,造影增强可强化,CT值平均增加38Hu。结论眼球突出、眶内软组织肿块、眼外肌增粗、眼球壁增厚、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是眼眶炎性假瘤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多可作出诊断,但对病变充满眼眶和泪腺型炎性假瘤CT表现不具特征性,需活检方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道造影征象同CT征象的关系及在临床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同一患者的食管X光片和CT片分别采用双盲法阅片和记录,食管造影X光片主要观察病理类型、测量病变长度。CT片主要观察病变的长度、肿瘤对管壁的侵犯程度、肿瘤的最大宽度、肿瘤是否有外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病变长度大于6cm、缩窄型、髓质型、病变宽度〉1cm的病变更容易外侵。髓质型、缩窄型更容易侵犯全层。食道造影、CT显示病变长度存在显著差异,食道造影显示病变长度长于CT。结论:食道造影同CT征象的关系,可以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我国古代鲜卑居民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病原因。方法 :对 2 68例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鲜卑遗骸进行了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观察。结果 :患有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个体占总观察人数的 2 8.7%,明显高于现代人 ,且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这种病变的高发现象 ,可能与当时的单一饮食结构、低营养水平及不良卫生状况等因素所致的缺铁性贫血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陈逖  马虹 《安徽医学》1990,11(2):6-7
我院自198年5月~1989年3月采用美国出产的扫描机GE8800应用于眼科共计检查63例,发现眶内肿瘤38例,炎性假瘤3例,外伤和异物8例,眼型Graves病3例。介绍了眼眶CT扫描常规检查方法及正常眼眶、眼球的CT影象,报告6个病例,说明CT扫描在眼科应用的价值及其优点;1.CT扫描对眼眶肿瘤诊断极为有效,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显示得一目了然.例1长期误诊为视神经萎缩,经CT扫描确诊为眶尖部肿瘤。2.颅内副鼻窦等病变及眼部有关病变可同时进行检查,有利于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例2额骨巨大骨瘤由我科与脑外科共同手术,经前开颅成功地摘出骨瘤。3.CT扫描有利于炎性假瘤的诊断,例3肿块型眶内炎性假瘤,成功地施行手术。4.CT扫描对探测眼眶及球内异物既简便又准确,例4位于视神经附近的球内异物,例5嵌顿于眼球后壁的异物,经CT扫描准确定位后手术。5.CT扫描有利于鉴别诊断,有利于随访观察,例6右眼球突出最初印象为眶内肿瘤,经CT扫描显示眼外肌肥厚增粗,最后确诊为甲亢性突眼,按甲亢治疗,眼球突出明显消退。6.CT检查迅速简便,射线剂量小,安全无痛且可反复检查。  相似文献   

15.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轴突运输法,研究大鼠的眶上神经、角膜的神经、眶下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和颏神经的第一级神经元在半月节内的定位,结果表明支配口面部的神经胞体,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以内外和背腹轴的局部定位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16.
眶部经颅手术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经颅至眶部手术入路提供详细的显微解剖学依据及解剖参数。方法 应用2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放大5 ̄20倍显微镜下,对眶内手术入路进行显微解剖分析及测量。结果 内侧入路是经上斜肌与提上睑肌之间的间隙,经此入路可切除眶尖区内侧病变。中央入践是经提上睑肌与上直肌之间的间隙,根据额神经牵向内侧还是牵向外侧分为两种术式;经此入路可行眶内段视神经中段病变的切除。外侧入路是经上直肌与外直肌之间的间隙,根据  相似文献   

17.
脑膜膨出是先天性颅骨发育不全所致的疝出性病变,常发生于颅骨正中线的额部、枕部及眉间部。若病变发生在眼眶后部,则表现为搏动性眼球突出,容易误诊为眶内肿瘤而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本病文献上报道甚少,兹将我院确诊的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在眼球突出病因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眼球突出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观察眼部结构的影像学变化,对病因按照发病部位进行分类评估.结果:炎症、肿瘤、外伤及血管畸形等皆是眼球突出的病因,造成眼球突出病变主要位于球外眶内与眶周,多种病变除造成眼球突出外还会引起眼外肌肥大与...  相似文献   

19.
谢宝Yu 《中国医刊》2001,36(5):59-62
CT对眼、耳、鼻、副鼻窦及咽喉的疾病诊断均可提供重要的诊断影像信息 ,具有特殊价值。也是CT诊断又一分支 ,得到临床广泛地应用。1 CT检查方法1 1 眼及眼眶部CT检查  眼眶部CT扫描多采取采薄层 ,3~ 5mm ,若发现病变如眼球内则需 1~ 2mm进行薄扫。必要时可补充冠状面扫描。为鉴别病变经常进行CECT。1 2 眼及眶部正常CT表现  表现为眼及眶部的水平横断面图像 ,可见眼球结构晶状体呈透镜形 ,眼底及玻璃体均显示清晰。眶骨呈高密度影像 ,视神经及眼眶肌肉、脂肪均清晰显示 (图 1 )。1 3 耳的CT检查方法  自…  相似文献   

20.
对5例眶内肿瘤患者采用新的经颅开眶入路。本手术对于眶内肿瘤、尤其当肿瘤位于眶中部、眶内侧部或眶尖部(肌锥内时),能获得清晰而宽大的视野,可在直视下暴露从球后至视交叉的视神经,必要时可作视神经管扩大术,眶内神经与眼肌的损伤轻微。手术在硬脑膜外操作,骨瓣复位良好,术后无搏动性眼球震颤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作者认为本方法优于传统的Dandy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