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1993年继续对安庆市及常设监测点进行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监测:1.流行强度:1993年共发生HFRS病人114例,发病率为1.99/10万;死亡13例,病死率11.40%。发病率比1992年下降54.16%,比1990年下降76.08%(表1)。2.疫区分布:发病波及市、郊及7个县的45个乡镇、2个农场,以散发为主,今年发病仍以望江、怀宁两县居多,占全市病例数的49.12%;固定监测点地区发病情况见表1。3.季节分布:全年各月均有发病,12月至翌年2月为高峰,占全年病例数的41.23%。4.人群分布:各…  相似文献   

2.
我省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疟疾流行区。曾在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发生了三次大流行.1955年发病率高达159.04/10万。经过几十年大力防治,至1986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截至1993年已有57个县(市)经省考核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从1986年起,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每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作为全省的疟疾监测点,以便及时了解疟疾的疫情动态、发病特点、媒介按蚊的密度及传播潜势等。现将1992~1995年的疟疾发病情况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和方法1.1病原学监测采取主动和被动侦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中初诊…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卫生部1991~199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1993年继续开展人间及鼠间疫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1.流行强度:本市HFRS人间疫情自1985年后持续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10~30%以内。据全市1993年疫情资料统计表明,全市共发病278例,无病死病例报告,年发病率为38.63/10万,仍属高发病区之列(>30/10万),比1992年发病率下降15.25%;除东方红、筠阳镇、兰坊、上湖、黄沙、荷岭、伍桥7个乡镇疫情稍有上升外,其余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太阳、华林等乡镇。发病率较高的乡镇…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全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993年发病情况,选择东海、灌云、赣榆、大丰、丹阳、无锡、武进县为监测点,开展人间和鼠间疫情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一、人间疫情:1.流行强度及地区分布:7个监测点包括274个乡(镇),总人口6864323人,全年共报告病人904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40.78%;发病率为13.17/10万,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10.67;7个点除灌云上升42.71%、丹阳上升6.52%外,其余均有不同幅度下降。病例分布于190个乡(镇),占监测乡镇数的76.92%,发病4例以下的乡占72.26%,5例以上的乡占24.74%(表1)。2.人群分布:患者…  相似文献   

5.
锦州地区于1983年12月首次发现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并连续3年暴发流行。经全民灭鼠后疫情逐渐下降,至1988年发病率为零,嗣后仅有极少病例发生,但1996年又发生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1流行特征1.1地区分布及流行强度新划分的锦州地区所辖4个县(市)4个区(开发区),总人口3066247人,除黑山县无病例报告外,其他地区都有发生,疫情波及7个县(区)72个村(街道),共发病130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424/10万,以凌海市发病率最高(99.88/10万),次之为古塔区(1818/10万),最低义县为(0.23/10万)(表1)。…  相似文献   

6.
1993年我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出现了回升趋势。为控制该病流行,开展了人间和鼠间疫情监测工作,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因素分析。一、流行情况:l.发病情况:1993年全市发生HFRS80例,发病率l.22/10万,比1992年(0.8/10万)上升了52.5%;无死亡病例。发病地区广(1市3县9区),病例集中,其中新民市(县)19例,于洪区14例,东陵区13例,新城子区11例,辽中县9例,5个地区发病占总病例数的82.5%。康平和法库县无病例发生。2.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11、12月为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0%(56/80),HFRS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海珠区1983至199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1月,我区发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及其疫源地〔1~4〕。为此,对人间及鼠间疫情进行了长期监测。现将1983~1993年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1.发病情况:1983~1993年共发病80例,发病率平均为1.18/10万;年发病率0.31~2.45/10万。1987年发病率最低,1992年最高(附图)。1986年发病8例,死亡1例,年病死率12.5%,平均病死率1.25%;1990年9例中,2例是被外区实验大白鼠所传染〔6〕。2.疫情人群分布: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16~35岁占总病例数的71.25%,儿童和老年人发病少;男性52例,女性28例,男女之比为l.8…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本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态势,1993年继续开展本病的监测工作。现总结如下:一、人间疫情:1.发病情况:全年共发病553例,发病率90.7/10万,比1992年(37.4/10万)上升2.4倍;病死2例,病死率0.4%。(下转133页)(上承130页)2.人群分布:农民发病占88%;男:女=1.6:l;最小年龄7岁,最大76岁,20~50岁占84%。同以在一样,呈现青壮年、农民、男性多发的特点。3.季节分布:各月均有发病,其中10~12月发病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7.l%,流行高峰期比1992年提前2个月。4.地区分布:全县现有18个乡镇,均有疫情报告。发病…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江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重点疫区县。1993年发病数已上升至本县传染病的第2位,仅次于菌痢。1989~1993年共发病1124例,发病率波动在66.64~107.76/10万之间。经历年监测,疫区宿主动物主要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其次为黄胸鼠、小家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流行情况:1989~1993年期间,以1991年发病率最高,为107.76/10万;1992年最低,为66.64/10万;死亡率最高达1.20/10万(附表)。5年中共死亡4例,在本县传染病死亡数中居第2位,仅次于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二、流行特征:l.季节分布: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有…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的要求,我省1993年定点进行了纵向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疫情分布:全省共发生HFRS108例,发病率0.36/10万,无死亡。发病比1992年下降8.47%。疫情分布在16县、市;以永春、莆田、顺昌病人最多,共58例,占全部病例的53.70%。时间分布: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4和11月份发病最多,形成春、秋双峰型。以农民为多,其次为干部、工人、学生。青壮年发病占80%以上。二、人群血清学检测:检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或疑似患者血清142份,阳性30份,阳性率21.12%;检测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1.
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呈散发状况。为摸清全省疫情,对长期监测点进行了监测,同时对以往未报告过疫情的13个县(市)健康人群做了抗体测定。结果如下:一、人间疫情:全省共报病16例,比1992年下降11.12%;死亡1例,病死率为6.25%;另外,疑似病人经血清学证实的为14例,二者合计30例。病人分布于10个县(市),其中昆明市16例,个旧市4例,沪西县2例,奕良县2例,楚雄、云龙、水富、玉溪、开远、宣威等县(市)各1例。二、健康人群隐性感染调查:对以往无疫情报告且未开展调查的14个县的健康人群进行了血清学调查,从8个县(市)…  相似文献   

12.
为长期、系统地观察我省结核病发病情况、分布规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以指导防治工作,我省于1995年建立了结核病疫情监测网络,选择南京市鼓楼区等16个县(市、区)作为疫情监测点。现将监测网的组建情况及1995年第三季度监测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和方法1.且疫情资料来自全省16个监测点按要求上报的《性别、年龄人口数年报表)、《肺结核病监测区(点)季。年报表)和《结核病居民漏报调查表)。1.2监测内容包括①结核病死亡率②结核病患病率③结核病发病率④结核病漏报率1.3监测点的确定先以城市和农村分层,各层按其人口数确定点数,…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态势,于1993年对人间和动物间疫情继续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本市1993年发生HFRS777例,发病率48.67/10万;死亡21例,病死率2.70%(表1)。本病以冬季高发,1O~12月发病689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8.67%。男、女病例之比为3.22:1;15~49岁年龄组663例,占85.33%;农业424例,占54.57%。常年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2。二、兽间疫情:本年度监测点鼠密度及带病毒率监测结果见表3。检出4种带病毒动物,即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小家鼠、狗。11月份带病毒率高于8月份,与人群发病…  相似文献   

14.
我县自1970年发生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以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达最高峰(101,41/10万)。现将1989~1995年HFRS疫情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发病资料,为本站疫情资料室年度报告。2结果2.1流行特征2.1.1流行强度1989-1995年全县共发生HFRS31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2V10万,以1994年发病率最高(10.41/10万)(表1)。2.1.2地区分布从表2看出,1989~1992年发病率是山区高于丘陵,而1993~1995年发病率则是丘陵高于山区、城关镇高于丘陵。213季节及人群分布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尤以1、12、11月发病最多…  相似文献   

15.
钧端螺旋体病(下称钧体病)是我省常见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自1958年首次发现至1990年止,全省发病率在10/10万以上的年度有1970、1973、1974、1979、1983、1986、1987、1988年[1]。至1997年止,疫情已扩大到10D余个县市。为了解该病近几年来的流行规律,遂对1990~1997年的流行情况作如下分析。1流行特征1.1流行强度。表1可见,1990~1997年,全省钩体病年发病率在5.20/10万~20.68/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0.04/10万;其中以1993年为最高;年发病县波动为82~101个,其中以1994年为最多;年平均病死率为2.85%,以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1990-1999年福州市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及提出控制的对策。方法:用SPSS软件包对10a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1999年全市麻疹发病率为6.60/10万,其中市区为4.2/10万,八县(市)为7.36/10万,城市发病率低于农村。3-7月麻疹发病较多,市区与八县(市)发病高峰期存在差异。患者年龄最小4月龄,最大64岁,男女比例为1.47:1,散居儿童发病居首位。结论:强化免疫与加强免疫监控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自1983年广州市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以后,本区即加强了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监测,并强化灭鼠工作,使HFRS发病率控制在散发水平。现总结如下:一、人间疫情:1.人群发病情况:1990、1991年各发病1例,1992年无病例,1993年2例,4年平均发病率0.14/10万,处于散发状态。2.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检测病人接触者血清6人份,均为阴性;另检测实验动物(大、小白鼠)接触者血清23人份,阳性1人份,隐性感染率4.35%。二、鼠间疫情:1.鼠密度:①不同年份、月份鼠密度:4年间鼠密度为1.30~1.98%,1991与1990年、1992与1991年鼠…  相似文献   

18.
我省自1963年发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以来,疫区范围不断扩大,至SO年代末全省64个县(市)中有63个发生了本病,但大多集中于约10个高发县(市)。为此,“八五”期间我省由5个厅(委)联合下发了(江苏省1992~1995年出血热防治规划),并以锡山、武进、赣榆、东海、灌云、大丰等6个HFRS多发县(市)为重点,认真落实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本文总结“八五”期间疫情资料,对照“七五”疫情进行分析,对防治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且材料与方法1.1流行强度划分标准以县(市)为单位,发病率>3wlo万为高发区,5~30…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麻疹流行规律,制定相应防治对策,,现将淮阳市1992—199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来源于各县区疫情报告和个案调查表。1.2麻疹病例诊断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确定。2结果2.11992-1997年麻疹发病情况1992-1997年全市共发生麻疹病例1070例,死亡1例,麻疹年发病率波动在3.47—8.58/10万之间。其中,1993年发病率较高,为858/10万,1997年发病率最低,为3.47/10万。2.21992—1997年麻疹流行特征2.2.1地区分布1992—1997年全市5县1区均有麻疹病例发生,其中市区、淄阳县发病较多,分别为334例和3…  相似文献   

20.
在各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全省卫生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996年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疟疾疫情1996年比1995年下降了46.4%,已连续二年没有发生局部暴发,绝大部分地区疟疾发病率在1/万以下,无10/万以上的县市。现将1996年疟疾防治与疫情分析如下:1发病情况1.1发病率的消长全省对个市辖属101个县(市),全年当地居民报告疟疾2530例,全部为间日疟,年发病率为0.37/万,比1995年下降了46.4%。疟疾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发病总数的3.4%。无疟疾病例死亡。全省大部分县、市的疟疾发病都有显著减少,全省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