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静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46-1247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0例导管感染患者中360例次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护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5.87%,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41.6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感染率分别为61.18%、27.06%和11.76%。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60例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导致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本组180例患者中共2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其感染率为11.1%,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而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则是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几种常见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3.
李贝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739-740
目的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72例次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10例导管相关感染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与护理的关系。结果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最高,颈静脉次之,锁骨下静脉穿刺最低;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肠外营养的输入,感染发生率增加;应用单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论重视无菌操作规范,加强穿刺局部皮肤护理,尽可能选用单腔导管,避免不必要的装置,缩短导管置管时间,加强护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中心静脉导管(CRI)感染发生率,观察并比较CRI组与无CRI组年龄,导管留置时间,入ICU时前白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GLASCOW评分,静脉高营养,气管切开等方面差异进行检验.结果:CRI感染率8.22%,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前白蛋白水平较低、白蛋白水平较低、APACHEⅡ评分较高、GLASGOW评分较低、静脉高营养时间较长、气管切开者CRI感染率高.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CRI难以完全避免,可通过执行无菌操作,严格皮肤消毒,保持管道通畅,缩短导管留置时间等措施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5.
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至2009年7月ICUCVC-RI确诊病例56例,分析CVC-RI与穿刺部位、无菌操作、感染病原体类型、静脉导管留置类型、留置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中锁骨下静脉感染7例、锁骨上静脉感染11例、股静脉感染38例 单腔导管感染22例,双腔导管感染34例 感染革兰阳性菌29株,革兰阴性菌21株,真菌6株。置管后第10~15天发生率最高。结论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规范穿刺技术、严格置管护理、缩短留置时间、选择单腔导管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以480例符合条件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地观察导管留置情况、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0例留置导管的ICU患者中,121例出现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5.2%。最常见的感染是导尿管相关性医院感染(51.7%)。19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44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2.8%;410例导尿患者发生79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9.2%;37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30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8.1%。气管插管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为10.4‰。留置不同数量导管患者相比,例次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40,P<0.01)。结论 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导尿管相关性医院感染。且使用导管数量越多,其感染发生率越高。严格控制导管留置指证、加强导管尤其是导尿管及气管插管的护理是减少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感染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收治的145例行PICC置管的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145例骨感染患者中发生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27例,发生率为18.62%,并发症以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主。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ICC置管操作护士年资、导管管腔数、是否有其他自身疾病、导管留置时间是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年龄大于65岁、患有免疫抑制类疾病、PICC置管操作护士年资小于10年、使用双腔PICC导管及导管留置时间大于20天是引起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相应临床预防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和控制股静脉置管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前瞻性观察感染控制效果。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后,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率从2010年的8.8%下降至2011年的2.9%。结论股静脉置管时间超过3周,局部护理不当、置管处被污染,患者常去公共场所,合并糖尿病,换药时间间隔过长,无菌技术不严格(患者自行换药)是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重视留置导管的观察、正确进行导管的护理、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是控制股静脉置管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浓肝素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封管中的疗效。方法对42例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A组21例采用浓肝素封管法,B组21例采用稀释肝素封管法,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率,置管处渗血发生率,封管次数,导管感染率。结果2组间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率,导管感染率,封管次数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处渗血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肝素封管法具有导管留置时间长,堵管率低,可明显减少封管次数,降低导管感染率,安全、实用,可替代稀释肝素封管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对策,为重症患者感染防止提供参考。方法将11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8例, A组实施常规护理, B组实施优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B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分别为13.8%及3.45%,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12.5±3.4)d及(16.5±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进行优化护理后可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延长置管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引起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与病原体分布,为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7月~2013年7月本院留置尿管后发生尿路感染的50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体分布,并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对50例留置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结果显示,42例患者尿液培养出1种病原体,5例患者培养出2种,3例患者培养出3种病原体。病原体分类表明,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2.46%;结合同期同科室病例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妇产科发病率最高,达到21.43%,总体发病率为11.44%;对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证实年龄&gt;60岁、留置尿管、手术史、导尿插管、基础疾病、入住ICU等因素与尿路感染的发生关联密切(P均<0.05)。结论应及时明确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从该院病案室资料库中选取60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对真菌菌种类型、菌种分布、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抗菌药物应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ICU深部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1.67%);发生真菌感染共82例次,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共28例次(34.15%);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9.23%)、治疗15d后留置尿管(73.33%)、接受治疗7d后行中心静脉置管(71.39%)、术后留置引流管(71.39%)、接受治疗7d后行机械通气(70.00%);感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主(68.32%)。结论 ICU深部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可能导致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因素,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ICU医院感染患者26例统计不同因素的医院感染率,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高于无上述因素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感染18例(69.2%),泌尿系统7例(26.9%),皮肤感染1例(3.8%)。共检出病原菌287株,G-杆菌15例(57.7%),其次为真菌8例(30.8%),最后是G+球菌3例(11.5%)。结论 ICU发生医院感染因素复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在临床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44例患者留置尿管后致尿路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留置尿管患者中有44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36.7%;留置尿管时间在≤7d、8—14d、15~21d、〉21d的感染率分别为23.3%、29.4%、36.4%、55.9%;尿培养中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60.1%),其他依次为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等。结论导尿术、留置尿管持续的时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可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感染的对策。方法对373例重症监护室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留置导尿管时间,病情危重程度,年龄,置管技术等是导致重症监护室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严重问题。结论缩短留置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菌素,是降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ICU住院并且行CVC治疗的40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4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1.50%.多因素结果筛选出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患糖尿病(OR=4.864,95%CI:0.526~6.643),其他部位感染(OR=3.453,95%CI:0.368~5.334),住ICU时间>10 d(OR=2.137,95%CI:0.441~3.422),留置管时间>5 d (OR=2.456,95%CI:0.793~3.467).结论 ICU老年CVC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患有糖尿病、其他部位感染、住ICU时间>10 d、留置管时间>5 d是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监测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2月期间ICU留置尿管病人分为两组,对其尿路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与留置尿管时间成正比,其中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严格执行技术指南,控制不必要的置管及缩短置管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加强监管等可有效降低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软件,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某儿童医院ICU检出的115例AB感染病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AB分离情况、患儿年龄分布、检出部位分布、耐药情况及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19.
何洁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75-3076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治疗的189例接受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细菌培养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中80例检出病原菌80株,其中男29例,占36.25%;女51例,占63.75%;189例患者中大于或等于50岁者87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62例,占71.26%;50岁以下者102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18例,占17.65%.两个年龄段患者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大限度地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以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