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治疗寻找最佳方法。方法将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DHS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的109例老年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FNA组58例,DHS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和术后继发性外侧壁骨折发生率。结果 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继发性外侧壁骨折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FNA与DHS可有效治疗老年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DHS有出现外侧壁破裂风险。对于老年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推荐使用PFNA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和动力髋螺钉(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疗效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动力髋螺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4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手术,实验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对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Gamma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出血量较少,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应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治疗组应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0.6%,明显优于对照组(66.7%)。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但同时要注意操作时也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才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和动力髋螺钉(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观察组应用PFNA,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期间应用PFNA内固定临床效果优良,虽然手术耗时更长,但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还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故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L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骨折愈合率高且愈合质量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锁定钢板组和动力髋螺钉组,分别应用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锁定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理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组,26例)、Gamma钉(Gamma钉组,39例)和PFNA(PFNA组,23例)治疗,并随访8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比较三组患者间的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三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DHS(动力髋螺钉)组低。PFNA组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amma钉组与PFN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DHS、Gamma钉和PFNA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PFNA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解剖型钢板与髋动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剖型钢板(观察组,36例)和髋动力螺钉(对照组,34例)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2.18、2.35、2.31、2.15,均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髋关节内翻畸形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髋关节内翻畸形4例、下肢短缩畸形2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少于对照组(26.47%)(x2=4.05,P<0.05).术后随访12 ~21个月,平均(16.7&#177;4.2)个月,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64.71%)(x2=4.36,P <0.05).结论 解剖型钢板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和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等优点,尤其适合髋动力螺钉无法治疗性的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科73例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41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动力髋螺钉组3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 (28/32)、90.2%(3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都是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创伤小、骨膜不需剥离、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黄奇  谢林  高峰  刘类高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86-2887,2889
目的 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2012年应用PFNA和DHS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FNA组比DHS组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骨折愈合早,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PFNA与DHS相比更具有优越性,是较好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固定(DHS)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项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受损的髋关节功能,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采用LCP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具体方法,探讨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总结临床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经验。方法将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使用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进行微创治疗,对照组19例,单纯使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微创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其愈合快,出血量小,能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史翀 《医药论坛杂志》2011,(21):123-124,126
目的探讨比较膨胀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实验组47例,采用膨胀髓内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髋关节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对照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7±1.1)月,实验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5±0.9)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相比较,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和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7年6月~2011年6月来骨科进行治疗的的6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动力髋螺钉治疗组与解剖型钢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髋螺钉治疗组优、良比例高于解剖型钢板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内翻、泌尿系感染、伤口愈合延迟、钢板松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