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应用、管道规范固定、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及实施要点。方法:130例管道置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道管理,观察组行管道标识及规范固定护理管理,评价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安全问题发生率16.7%,观察组无安全问题发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标识应用于管道安全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对管道的醒目提示,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用药安全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临床用药不良事件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给药方式、患者用药的不同环节、工作人员等相关因素;结果:用药安全不良事件70例中以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为主,在临床用药的三个环节中,以给药执行环节发生不良事件最多,低年龄护理人员发生用药安全不良事件显著多于高年护理人员,低年资护理人员出现用药安全不良事件显著多于高年资护理人员(P均0.05);结论:用药安全与多种因素相关,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用药安全相关培训可有效降低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61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了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作者通过对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在病区和手术室发生的61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 61起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第一、护理投诉第二;护士资历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配置护理人员不仅以床、护比为依据,更要与收治病人的特点及护理工作量相结合,才能更合理。结论护理管理应加强制度建设、注重环节管理、人员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分阶段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各科室床位、收治病人的特点、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落实弹性排班制等综合措施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应用管道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管道双标识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管道应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管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为管道应用患者展开管道双标识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管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实例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实施实例教育后的护理不良事件20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实例教育前的护理不良事件2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 实施实例教育前,主动上报率97.27%、护理差错发生率16.4%、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89%;实施实例教育后,主动上报率100.00%、护理差错发生率6.9%、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97%.与实施实例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例分析法生动、直观、可行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护士对发生的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提升护理团队安全行为,为患者创建了安全高效的护理环境,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做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发生及上报的6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5例患儿中,用药错误率是最为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占63.08%,显著高于其他类别事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专业沟通技巧欠缺、配合意识缺乏、责任心不足以及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有关,务必要加强护理制度管理与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针对我院护理部从2010年11月至2013年4月出现的18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发现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效地解决管理措施,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通过本次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我们发现排在前面的原因主要是跌倒事件、给药事件、管道相关事件、自杀事件。结论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护理过程中,护士的专业护理水平有限、和患者的沟通不及时和恰当、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以及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好护理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针对护理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需要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行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1/63),对照组输液时发生不良反应9.52%(6/63),两组比较,P <0.05。经自制问卷调查分析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85.71%,两组相比,P <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佐以恰当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与管理对策,以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年1~12月护理系统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的8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分类、分级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前五位分别为管道滑脱、输液相关事件、跌倒/坠床、给药错误、方法/技术错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患沟通不良,评估不足,查对不严,管理不当等方面,工作年限在3年之内的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较多.结论 护理部加强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在各病区采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同时试行了疾病(健康)管理师专职管理,做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有效地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医院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旨在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医院纠纷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2例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采取改善后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恢复情况及身体舒适度等。结果:观察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者3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84.62%、护理满意率76.92%及身体舒适度80.77%与对照组19.23%、42.31%及23.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院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改善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标准,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1名护士负责3~6个患者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3~4名护士共同负责14~18个患者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良事件包括:(1)穿刺针脱出导致出血;(2)透析管路连接不严密导致出血;(3)患者血流不佳导致透析器及管道堵塞;(4)皮下注射促红素按压时间过短引起的皮下瘀血;(5)漏抽血.结果 研究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次,对照组发生13次,研究组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的穿刺针脱出导致出血、透析管路连接不严密导致出血和患者血流不佳导致透析器及管道堵塞三者的总发生次数各为:0,0,1;对照组的各为:3,2,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1名护理人员负责3~6个患者的分组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彩凤 《海峡药学》2016,(11):289-290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药品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施产科护理药品风险管理前后用药不良事件、用药隐患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产科实施护理药品风险管理前,用药不良事件15%,用药隐患17.5%,实施风险管理后,用药不良事件2.5%,用药隐患2.5%,应用护理药品风险管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用药风险管理,可以对产科患者安全起到重要的护理干预作用,能有效避免发生用药不良事件,减少用药隐患,保障产科患者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2010年~2012年上报的89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三位的是攻击行为(26.9%),跌倒、坠床(21.3%),走失(16.9%);发生原因排前三位的是风险意识差(37.1%)护士责任心不强(16.9%)及规章制度未落实(14.6%)。结论精神科护理服务有其特殊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才能营造健康的护理安全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清单式管理应用到血液透析安全核查中,为血液透析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透析室2021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种类及原因,于7—11月对血液透析中的核查实施清单式管理,并与1—6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应用效果。结果 2021年1—6月血液透析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4%(88/20 009),7—11月血液透析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2%(35/17 845)。结论 将清单式管理应用到血液透析安全核查中,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汪丽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09-310
目的对我院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相应对策,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间我院神经外科发生的3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静脉炎、管路脱落、基础护理不到位;发生原因主要为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从上述三个角度出发,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最终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探索结核病区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种类和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以期提高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结核病区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102例,对各种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和统计,对比和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结果 102例不良事件中,发生药物配送错误的共27例,约占26.47%;标本配送失误共26例,约占25.49%;护理管道和仪器脱落共22例,约占21.57%;管道和仪器堵塞故障共16例,约占15.69%;患者烫伤和划伤6例,约占5.88%;患者坠床和压疮共3例,约占2.94%;试图自残和自杀共2例,约占1.96%。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整体护理环境,认真执行和落实护理规范,增强医护人员对风险把控意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综合护理效果和病患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血透室共收治患者2000例,在我院血透室工作的护士20例,依据管理方法将这些护士分为常规管理组(n=10,1000例患者)和流程管理组(n=10,1000例患者)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程管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07%(7/10000)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0.41%(410000)(P<0.05),护理满意度98.1%(9810/10000)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91.0%(9100/10000)(P<0.05)。结论流程管理较常规管理更能有效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在某院住院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明确原因;选择2017年在某院住院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组,对该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规范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以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组患者在病区环境与设施、患者安全教育、护理服务水平、护理安全用具以及护理安全的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持续质量改进组患者发生导管滑落、皮肤损伤以及跌倒事件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较好效果,不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而且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老年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上报的182例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有3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为护理核心制度不落实占52.2%,其次为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占25.7%,后勤保障方面占21.9%.结论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状况,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对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结果本次试验研究中共有95例患者,其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有13例,概率为13.7%;患者不安全因素占23.1%,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占76.9%。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导致护理风险发生的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和患者因素,通过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