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输液应用于临床,具有给药方便、迅速等优点,在治疗疾病、挽救患者的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门诊输液室每天接待300~400名输液患者,怎样在最短时问内完成静脉穿刺已成为护理同仁探讨的首要问题。笔者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穿刺方法与静脉充盈度对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留置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者,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但由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较传统静脉输液复杂.目前临床上首次穿刺成功率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输液、输血和化验等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静脉输液最为常见,如何做到静脉输液一针见血、保证患者治疗,并能减少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护理人员多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先进表皮,再找血管,  相似文献   

4.
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在中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常患有多种疾病,其中多数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导致老年患者因长期反复输液而使得血管穿刺困难。传统外周静脉输液一般要求选择粗、直、弹性好并避开关节的静脉,从远心端开始穿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时常难以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穿刺部位,因此,笔者从2008年10月开始对我科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传统方法(向心方向穿刺输液)和离心方向穿刺输液的临床操作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给药方式,静脉穿刺是一个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输液和一般患者有所不同,具备一定的特点,如何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做好静脉穿刺与输液的护理工作,现将多年临床实践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工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疗的基石,也是临床护理的基本操作,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静脉输液方法和工具综述如下。 1头皮钢针 1954年发明了头皮钢针,在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经头皮钢针外周浅静脉穿刺为临床中最早采用的输液工具。保留时间短、易发生渗漏、需反复多次穿刺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小儿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性操作,依靠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将不同年龄小儿分为三个年龄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对穿刺方法及成功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背远端静脉逆向穿刺输液的可行性,并与顺向静脉穿刺输液相比优劣。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法(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两种方法交替穿刺),逆向静脉穿刺输液者为观察组,顺向静脉穿刺输液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和静脉输注成功率、穿刺无痛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手背远端静脉逆向穿刺输液不影响静脉回流,提高了手背远端静脉穿刺成功率和静脉输注成功率、穿刺无痛率,提高了手背远心端浅静脉利用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些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入各种抗癌药物作用时,使血管壁弹性越来越差,充盈不良,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如何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和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了硝酸甘油热敷小静脉穿刺输液法,效果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疗做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稳、准、快、高质量建立静脉通路,达到快捷的治疗目的,一直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部分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采取免用止血带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韩鹂  徐凤珍 《华西医学》1995,10(3):356-357
静脉输液的穿刺经验韩鹂,徐凤珍浙江省绍兴市自行车总厂医务室(312000)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最常见的重要技术工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难以一次穿刺成功。近期,笔者在2820人次输液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7.6%,现在就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静脉穿刺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输液、输血、静脉推药,抽血以及有些试验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静脉输液,临床上更为常用,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治疗工作的进行,患者必须要有良好的血管条件接受治疗,这关系着疾病的转归,临床治疗中,大多药物通过静脉给药,因此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患者的痛苦,所以静脉穿刺技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就对我科800人次静脉输液患者的观察以及如何做好保护血管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在特定部位我们对100例患者进行了200次正、反向静脉穿刺输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后,针眼局部疼痛及瘀血是临床护理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造成再次静脉穿刺的困难,为此,笔者对50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了静脉输液后针眼局部湿热敷,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掌指关节附近血管逆行穿刺静脉输液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住院患者,在外周静脉常规方法穿刺困难时,采取逆行穿刺静脉输液技术,观察并记录穿刺的成功率、液体流量、渗漏、手部活动受累情况。结果掌指逆行穿刺输液具有不受体位限制、易固定,掌指及腕关节活动度好,舒适度、满意度增加等优势。结论在常规正向静脉穿刺困难的情况下,采用逆行穿刺静脉输液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40例患者中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包括: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缺乏经验及操作不熟练、护士精神紧张、患者不合作、肥胖患者、进针角度不当、穿刺针型号不对、固定方式不当、血管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缺乏经验及操作不熟练、护士精神紧张、肥胖患者、患者不合作发生率高,分别为1.67%、1.67%、1.25%、1.25%、1.25%。结论:通过了解静脉穿刺失败常见原因,适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输液、输血和化验等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静脉输液最为常见,如何做到静脉输液一针见血、保证患者治疗,并能减少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护理人员多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先进表皮,再找血管,有回血再进一点(下面我们称常规法)。  相似文献   

19.
逆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为长期静脉输液及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高手背浅静脉的利用率,以保护血管。方法随机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26例(正向和逆向静脉穿刺),采用掌指关节附近血管进行静脉穿刺。结果两种穿刺方法对同种液体最大滴速无显著影响(P〉0.05),对手的活动度及局部渗出、肿胀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便于固定,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逆向穿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手背远端指掌关节附近静脉输液逆向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200例患者指掌关节附近血管先后采用逆向、顺向静脉穿刺方法,观察2种方法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及重新穿刺率。结果 2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有差异(P〈0.05);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重新穿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逆向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和重新穿刺率低,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