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2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22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机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包括保肝、退黄、抗病毒、对症支持及中医辨证治疗,总结不同分期的疗效,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44.3%;其中早期有效率80.0%,中期有效率50.4%,晚期有效率仅为10.0%。总胆红素、胆碱酯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并发症、病情分期等指标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低,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在早中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通过中药有效控制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是在慢性病毒性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大块性(全小叶)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其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症肝炎诊断标准,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肝脏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而使肝功能严重受损,病情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严重并发症,使用药物综合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近年来,血浆置换广泛应用于各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作对9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行血浆置换,观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的以大面积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严重肝病。其病情重,病死率高,中医、西医在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过程中作出了诸多努力,但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目前缺乏系统、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相关文献,总结西医治疗的药物与方法及中医常用治则,旨在更好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相关检索结果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5.
退黄合剂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以退黄合剂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 5 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16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标准 ,患者治疗前均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按治疗方法不同患者分为 3组 ,3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病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3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 1。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用一般基础治疗 ;治疗组 加用血浆置换 ;治疗组 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用退黄合剂和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视病情轻重而定 ,一般 1~6次 ,平均 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Ⅰ组为治疗组,对2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Ⅱ组为对照组,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仅采用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3个月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 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统计学分析Ⅰ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均值差异,计算两组的有效率和病死率(有效判定标准:TB il<60μmol/L,PTA>40%),对两组有效率和病死率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Ⅰ组治疗后TB il显著降低,与Ⅰ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PTA显著升高,与Ⅰ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有效率显著高于Ⅱ组(χ2=13.66,RR=0.03,P<0.01),I组病死率显著低于Ⅱ组(χ2=16.90,RR=10.11,P<0.01)。结论拉米夫定能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按中医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满意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发病急,死亡率高,治疗棘手。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重型肝炎住院病人,收效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1995年3月—1997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男24例,女6例;年龄14~58……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余干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6例,均符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将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21~67岁,平均34.2岁。对照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33.8岁。2组患者HBV DNA均为阳性,且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酒精性肝炎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9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46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另45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肝功能、PTA等并观察近期转归。结果使用拉米夫定组在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PTA明显上升。治疗2周和4周后与未使用拉米夫定组比较,ALT、TBil明显下降(P<0.01);PTA明显上升(P<0.05)。治疗4周时使用拉米夫定组生存率为91.1%,而未使用拉米夫定组生存率为73.9%,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拉米夫定能快速有效抑制HBV的复制,能阻止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病情发展,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和肝组织学,使患者获得在病毒学、肝组织学和肝功能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地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的治疗方法。方法:10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重肝汤;对照组53例采纳《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常规西药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1~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并发症,肝功能,PT的变化及存活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当前提高治疗重型肝炎存活率的有效的措施之一,且费用低廉,适合基层医院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我院1987年8月~1998年8月有关慢性重症肝炎(慢重肝)并发腹膜炎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作用和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慢重肝并腹膜炎住院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40.02岁,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西医护肝、抗炎、对症综合治疗。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26例,加用中医通腑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法。基本组方(单位g,下同):大黄30~50(重用),厚朴15,枳实12,赤芍100(重用),败酱草30,蒲公英30,葛根30,山…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V—DNA阳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相同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拉米夫定,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并发症与病死率情况,以及对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HBV—M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脏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存活率,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杨文联  马玉美 《临床荟萃》1994,9(6):280-281
我们自197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60例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并于同期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设对照组160例对比观察,疗效非常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肝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国内外报告多在60~90%。抢救原则是: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②全身管理及监护;③综合及特殊治疗;④预防及处理并发症。本文选择我院1980~1988年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重肝)48例,介绍在综合及特殊治疗中加用中医中药抢救治疗体会。 一、病例选择: 以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定的标准为基础,并经1984年南宁会议拟定的重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各期存活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PT、PTA等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中期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赵志新 《新医学》2006,37(11):757-758
1引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晚期可导致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与乙肝相关晚期肝病发病的机制极为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除了综合治疗措施外,抗病毒疗法日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疗效。方法 40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保肝支持治疗和膦甲酸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保肝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HBV标志和膦甲酸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亦比对照组为佳;治疗组血清 HBV DNA水平下降快(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肾损害、明显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 膦甲酸钠能快速直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用于治疗慢性重型乙肝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病毒性肝炎是造成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最终可发生腹水、昏迷、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极高的死亡率。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获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