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前超声检测胎儿咽喉及气管直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儿咽、喉及气管直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401例孕16~36周正常单胎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在清晰显示胎儿咽、喉及气管的基础上测量其直径。结果401例正常单胎胎儿,超声测量胎儿咽直径241例,喉直径314例,气管直径329例。胎儿咽直径从16周时的(2.90±0.40)mm增加至36周时的(9.30±0.42)mm;喉直径从16周时的(3.70±0.32)mm增加至36周时的(11.10±0.87)mm;气管直径从16周时的(1.20±0.10)mm增加至36周时的(3.80±0.31)mm。胎儿咽、喉及气管的直径(Y)与孕周(X)呈显著线性关系,均可拟合直线方程,其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分别为Y=-0.76147+0.27727X,r=0.99039,P〈0.0001(咽);Y=-0.95126+0.33805X,r=0.99228,P〈0.0001(喉);Y=-0.47030+0.11662X,r=0.99167,P〈0.0001(气管)。结论不同孕周胎儿咽、喉及气管直径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将为产前判断胎儿呼吸道发育不良及相关异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的肾集合管癌,分析其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肾集合管癌进行大体,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囊实性肿块,呈灰白或灰黄色,侵袭性强;镜下肿瘤呈弥漫性或腺管状,乳头状排列,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多量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AE3) 、EMA .vimentin(+),CD10、CEA、CK7和CK20(-) .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的罕见性肾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确诊本病时应与肾乳头状癌和肾髓质癌鉴别.  相似文献   

3.
曾宏桥  周南  伍建红  张益  张怡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2,(9):1721-1723,1727
【目的】探讨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前血管超声测量指标(X)与术后吻合口血流量(Y)的相关性,以指导造瘘术式的选择。【方法】对109例拟行上肢自体AVF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四种AVF术式,在术前行双上肢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拟造瘘动脉内径(X1)、静脉内径(X2);待吻合口成熟后,检测其Y,应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探讨X1及X2与Y的相关性。【结果】上肢自体AVF的四种不同术式与吻合口血流量(Y)无明显直线关系(P〉0.05)。拟造瘘血管的X1、X2与造瘘成熟后吻合口Y有直线关系(P值均〈0.05);以拟造瘘的X1、X2建立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883,决定系数(R^2)为0.780。根据该模型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599.062+168.368X1+173.263X2,其中X1、X2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29和0.389,故拟造瘘血管的X1对吻合口Y的作用大于X2【结论】AVF术前对拟造瘘血管超声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上肢自体AVF术式的选择。术前测量拟造瘘动、静脉内径值与成熟后吻合口血流量有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建立VX2兔骨肉瘤髓外浸润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观察,以探讨不同模型建立方法在骨肉瘤髓外软组织浸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实验分两组:(1)悬液组:将VX2肿瘤细胞悬液,经兔右侧胫骨近端前缘植入髓腔内,建立兔VX2骨肿瘤模型,共种植23只。(2)瘤块组:将1 mm3大小的VX2肿瘤软组织块,经与悬液组相同部位植入兔胫骨髓腔内,共种植32只。两组模型兔均于肿瘤种植后第4周行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及病理学检查,观察病变部位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及软组织浸润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表现主观评分(分为Ⅰ~Ⅲ级)。在MRI图像和病理标本上,分别测量肿瘤软组织浸润区域的最大径( a)和最小径( b),计算肿瘤软组织浸润区域体积(V),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悬液组种植模型兔23只,存活14只;瘤块组种植32只,存活28只。至病理标本制备前共存活模型兔42只,其右侧胫骨上段均见肿瘤生长。悬液组14只中,影像学主观评分Ⅰ级1只(7.1%),Ⅱ级6只(42.9%),Ⅲ级7只(50.0%);瘤块组28只分别为Ⅰ级0只,Ⅱ级2只(7.1%),Ⅲ级26只(92.9%)。两组模型兔影像学主观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且评分为Ⅲ级的模型兔中,瘤块组明显多于悬液组,故瘤块组影像学主观评分高于悬液组。(2)悬液组模型兔在MR图像和病理标本上软组织浸润区域 a、b及V分别为18.4(11.2) mm、6.7(14.8) mm及413.0(4084.3) mm3和23.5(12.1)mm、5.6(9.4)mm及2450.9(4978.9)mm3。瘤块组的a、b分别为(26.5±4.3)mm、(22.3±3.7)mm, V为6619.7(6059.0)mm3;病理学测量a、b分别为(26.6±3.6)mm、(23.1±3.8)mm,V为6810.2(4548.6) mm3。悬液组MR图像肿瘤软组织浸润区域最大径与病理测量最大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29),最小径测量值及体积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P值分别为0.02、0.03,均<0.05);瘤块组以上各测量结果与病理学观察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 P值分别为0.59、0.40、0.59,均>0.05),说明瘤块组MR与病理学测量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肿瘤悬液种植法相比,在相同肿瘤生长时间内,应用肿瘤组织块种植的VX2兔骨肉瘤模型更容易成功制备生长形态较为一致,且能准确反映肿瘤病理学改变的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5.
一项前瞻性研究对复发性浅表性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G1-2pTa)的门诊患者局麻下采用膀胱软镜活检和膀胱电化学灌注治疗(EMDA)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进行了评估。在24个月内,对31例确诊为G1-2pTa膀胱癌患者进行了33次局麻下膀胱软镜活检和复发性肿瘤(肿瘤直径≤5mm,最多3个)的EMDA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量基底静脉的解剖结构,以便为术中分辨这条静脉提供标志。方法观察研究15例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30侧)。于中脑的前缘、外侧膝状体、中脑外侧沟处测量基底静脉和小脑幕切迹之间的直线距离。结果所有标本左右侧基底静脉均有注入位置、直径上的差别。在外侧膝状体处,基底静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距离为(4.998±1.465)mm。基底静脉大多位于大脑后动脉的上内侧,附于中脑的外侧,直径1.2-3.8 mm。基底静脉大多注入大脑大静脉。在中脑外侧面的前缘、外侧膝状体、中脑外侧沟处基底静脉到小脑幕切迹的平均直线距离分别为(9.434±0.754)、(4.998±1.465)、(6.644±2.155)mm。结论基底静脉和中脑、小脑幕切迹的距离、位置关系相对恒定。本文数据有助于外科医生在基底静脉周围操作时,避免损伤这一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膀胱癌(bladdercellcarcinoma,BCC)患者是否应常规行IVU检查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至2008年诊治的1053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膀胱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上尿路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053例BCC患者中有28例伴发上尿路肿瘤,发生率为2.66%。其中20例为肾盂癌,IVU检查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CT检查发现病变。另输尿管癌8例,IVU检查发现患侧上尿路不显影7例,输尿管下段充盈缺损1例;前者有6例经输尿管镜检查发现,1例经CTU检查示左输尿管下段占位病变。合并上尿路肿瘤患者的膀胱肿瘤位置均局限在患者上尿路肿瘤同侧输尿管口附近及三角区。结论本组BCC患者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几率低。采用无创超声检查有阳性上尿路发现及肿瘤位于输尿管口周围及三角区时应进一步行上尿路影像学检查,无需所有BCC患者均行IVU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CT、MRI测量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径的准确性。方法:选择9例行肝移植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将术前CT、MRI检查所测肿瘤最大径分别与术后解剖标本所测最大径进行对比,进行配对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以差值≤5 mm为标准计算符合率,评估CT、MRI测量肿瘤大小的准确性。结果:CT、MRI所测肿瘤最大径与术后解剖标本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值的x分别为-7.0 mm、-6.0 mm,s分别为7.0、2.8;对肿瘤直径总的符合率分别为22%(2/9)、44%(4/9)。结论:MRI较CT测量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径更准确,更接近实际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不同大小肾透明细胞癌强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l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CT强化程度.根据肿瘤直径大小把肾癌分成直径〈4em和〉4cm两组,分别测量各组肿瘤皮髓期的CT值和同层面肌肉组织的CT值,同时计算肿瘤的相对CT值,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肿瘤CT值的相关性。结果直径〈4cm组肿瘤的平均大小为(2.59±0.66)cm.平均CT值为(105.66±18.43)HU。平均相对CT值为(1.78+0.24);直径〉4cm组肿瘤的平均大小为(5.66±1.22)cm,平均CT值为(112.04±24.71)HU,平均相对CT值为(1.95±0.50)。两组肾透明细胞癌的CT值及相对CT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t分别:-0.14、-1.06,P均〉0.05)。结论双期增强CT能够准确反映肾透明细胞癌的血供特点。肾透明细胞癌的强化程度不能作为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类癌诊治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胃肠道类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的胃肠道类癌病人有腹痛,30%出现腹胀,未发现类癌综合征病例。术前48%的病人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确诊。直肠类癌占38%,胃类癌及十二指肠类癌各占20%。所有病人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直径平均为2.70±1.79cm,24%的肿瘤浸及浆膜层,伴淋巴结转移者占20%。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5年生存率占54%。平均生存期为(67.2±18.9)个月,其中肿瘤直径不超过2.70cm者为(80.4±5.0)个月,超过2.70cm者为(80.4±5.0)个月;肿瘤浸润深度不超过肌层者为(76.3±3.1)月,肿瘤侵及浆膜者为(51.2±5.8)月;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为(50.2±4.6)个月,不伴淋巴结转移者(76.5±4.7)个月。生存分析提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消化道类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完整切除。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癌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10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最大径为15~44 mm,平均28 mm;其超声表现呈不规则形(90%)或卵圆形(10%);边界模糊(80%)或清晰(20%);10例肿块内均为不均质低或稍低回声,60%瘤内见微小钙化灶;血供中等(80%)或少量(20%),阻力指数0.62~0.77,平均0.71;超声弹性成像中3个(50%)肿块评分为4分,3个(50%)肿块评分为2~3分。80%病灶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20%被误诊为乳腺病。超声诊断同侧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100%、83%、80%、100%和90%。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均匀低或稍低回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不伴钙化时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病。超声对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MMP-2(基质蛋白酶-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57例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MMP-2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57例周围型肺癌中,MMP-2阳性表达35例,阳性率为61.40%,MMP-2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MMP-2在肿瘤直径〉3 cm的表达强度高于肿瘤直径≤3 cm者。与肺癌CT征象中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没有相关性(P〉0.05)。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与MMP-2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MMP-2的异常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分级相关,提示MMP-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MMP-2异常表达与螺旋CT征象中肿瘤直径的大小、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是其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MMP-2的表达与螺旋CT征象相关,可以在蛋白表达上判断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腺瘤的适宜剂量与疗效。方法 对65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获得病理诊断的甲状腺腺瘤患者行局部注射无水乙醇瘤内注射硬化治疗,观察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经3个月至2年的随访,有效者65例(100%)。无水酒精注射量与弥散范围呈正相关(r=0.775,P〈0.05),甲状腺结节大小与无水乙醇注射量的回归方程为:Y=3.038X+0.871(式中x为结节最大径,Y为酒精注射量)。结论 超声引导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腺瘤,疗效肯定。甲状腺腺瘤直径与无水乙醇注射量的回归方程经临床应用与随访观察,结果可信,可作为行经皮穿刺时无水乙醇注射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8例GIST中EGFR、VEGF及鼬-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结果EGFR、VEGF及Ki-67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61.6%和64.5%。EGFR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X2=8.387,P=0.004)、包膜的完整性(X2=4.779,P=0.029)、风险分级(X2=17.182,P=0.000)和发生部位(x2=13.362,P=O.000)相关;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x2=7,891,P=0.005)、包膜的完整性(x2=8.962,P=0.003)及风险分级(x2=24.280,P=0.000)相关;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x2=7.626,P=0.006)、包膜的完整性(x2=4.924,P=0.026)及风险分级(x2=9.859,P=0.002)相关。三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EGFR、VEGF和Ki-67经分析显示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EGFR、VEGF及Ki-67可能参与了GIST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协调,提示三者可作为评价GIST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海绵窦侵袭的MRI表现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和Galectin-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34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术后收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垂体腺瘤标本中EMMPRIN和Galectin-3表达,分析MRI表现与EMMPRIN和Galectin-3之间的关系。结果-垂体腺瘤海绵窦侵袭的MRI表现中,Knosp评分、Cottier评分、肿瘤形态不规则及双侧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不对称性与EMMPRIN和Galectin-3表达有关(P〈0.05)。结论:垂体腺瘤海绵窦侵袭MRI特征与EMMPRIN和Galectin-3相关,MRI可对垂体腺瘤海绵窦侵袭程度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黎耀荣  周禹雄  刘瑜容 《新医学》2014,(12):801-807
目的:体外研究Ⅱ类洞龈壁相对邻牙位置的差异对使用Palodent重建邻接关系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一典型Ⅱ类病损的下颌第一磨牙患例,经印模并翻制得7个模型。以龈壁外上缘近远中最凸点和邻牙邻面近远中最凸点为测量参照点定水平间距(X)和垂直间距(Y),模型龈壁行树脂修整以符合3组9种条件(其中2种为重复):A组,参照点Y取0 mm,X分别取0、1、2 mm;B组,参照点Y取0 mm,X分别取1、0、-1 mm;C组,参照点X取1 mm,Y分别取1、0、-1 mm。模型修整后行三维扫描得数字化模型母本,数字模型母本按分组复制,每组12个体共108样本,记录并存档后掩盖原编码,重新随机编号,由一独立医师作数字计算机虚拟修复,第2位医师审核,两位医师共同评估修复操作难度后,第3位高年资医师评估邻接关系重建质量。比较各龈壁条件成形效果构成及修复操作难度。结果 X0 Y0、X0 Y-1、X1 Y-1试验组成形效果优于 X1 Y0、X2 Y0、X0 Y1、X1 Y1试验组(P均<0.05)。结论Ⅱ类洞龈壁位置可对Palodent重建邻接关系形成显著影响,试验条件下理想成形龈壁位置条件包括X0 Y0、X0 Y-1、X1 Y-1。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各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肌红/肌钙蛋白I水平,推导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肌红/肌钙蛋白I水平的校正公式,为慢性肾衰竭人群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肾病内科慢性肾衰竭患者211例,检测血清肌红蛋白、血清肌钙蛋白I、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清胱抑素C等指标,探讨血清肌红/肌钙蛋白I与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等指标的相关性,找出与其关系密切的指标,进而推导出其与血清肌红/肌钙蛋白I关系的校正公式。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肌红/肌钙蛋白I随血肌酐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各组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直线相关分析,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与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I关系密切(R值分别为:0.757、0.663、0.672/0.350、0.314、0.306,P值均〈0.01)。血清肌红蛋白与肌钙蛋白I呈正相关(R值为0.423,P〈0.01)。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肌红蛋白的校正公式为Y=27.35+0.152 X1+12.521 X2+0.556 X3(X1代表血肌酐、X2代表血清胱抑素C、X3代表尿素氮),肌钙蛋白I的校正公式为:Y=0.012+0.000024X1+0.002X2(X1代表血肌酐、X2代表血清胱抑素C)。结论基于肾功能的肌红/肌钙蛋白I校正公式可为慢性肾衰竭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6、雌激素受体(ER)在浸润性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浸润性乳腺癌、60例乳腺良性肿瘤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CD46、ER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采用生存分析CD46、ER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CD拍阳性率(81.67%)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58.33%)和正常乳腺组织(46.67%);ER阳性率(50.0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33.33%)和正常乳腺组织(26.67%),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6表达阳性率与临床分级、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TNM分期等呈正相关(P〈0.05);ER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临床分级、肿瘤直径等呈正相关(P〈0.05);CD46、ER阳性表达均可致患者的生存预后变差,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CD46、ER的表达是乳腺癌5年生存率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D46、ER阳性表达与更严重的乳腺癌病理特征相关,并对较差的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