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前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5例患者在麻醉前行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定位标记线的指引下完成包皮环扎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失血、术后疼痛、术后水肿、术后包皮形态等指标。结果135例患者均一次完成包皮环扎手术。手术时间4~10 min,平均(6.37±1.12)min,手术出血量0~3 ml,平均(1.13±0.48)ml,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套扎环脱落时间7~28 d,平均(16.87±4.32)d,均自行脱落。135例均一期愈合,切缘整齐,瘢痕平滑。结论术前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切割。  相似文献   

2.
陈亮  刘勇  刘强  王治国  李金祥 《临床医学》2012,32(11):82-83
目的总结包皮环扎术在包茎及包皮过长治疗中出现并发症后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采用HK型包皮环扎器,一次性包皮去除环对680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施行环扎术以切除多余包皮。结果对680例包皮环扎术中出现的出血、阴茎歪斜、感染、环扎器滑脱、环扎器过早脱落致内外板分离、创缘水肿以及环扎器延迟脱落等积极处理均痊愈。术后1~3个月随访,切缘平整美观效果满意。结论包皮环扎术是对传统包皮切除术的简化和改进,具有应用简便、易于掌握、效果满意等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安全可靠的包皮切除方法;即使出现并发症通过积极处置,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包皮环扎术临床应用的方法、效果。方法:应用包皮环扎器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245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5分钟,随访1824例,平均脱环时间14.5天。包皮切缘光滑,柔软,整齐,自然上翻。结论:包皮环扎术安全、快捷、效果好,适宜治疗各年龄段包茎、包皮过长,局部浸润麻醉适用于包皮手术。  相似文献   

4.
门诊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经验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5年1-12月本院外科门诊132例行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病例,对其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32例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术后效果良好,套环脱落时间6~18 d,平均11 d.脱落后切缘整齐、外形美观.并发龟头嵌顿2例,术后出血2例,感染1例,套环不脱落3例,包皮红肿3例.结论: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不出血或出血极少、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切缘整齐美观等优点,手术简单,术后护理方便,适合于门诊推广应用.但处理不当会出现相应并发症,加重患儿痛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总结新型狼和牌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对35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应用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采用包皮环切缝合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 min(4~24 min)。术中无1例中转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后无出现切口大片裂开,迟发大量出血或血肿形成。其中32例患者3 d后拆除纱布无明显水肿、出血,2例病人有少量出血,再次常规包扎2 d后出血完全停止,1例有钛钉松动伴有2~3 cm切口裂开,不必缝合,再行包扎3 d拆除纱布,切缘对合平整。术后1个月复诊,35例(100%)患者包皮切口一期愈合,切缘整齐光滑,可见少量钉状疤痕,无系带损伤、系带过短等情况。结论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手术学习曲线短,操作简单彻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术后无持续性疼痛,无其他二次并发症,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6.
耿志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74-2974
目的 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对220例门诊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采用“圣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结果 220例均为门诊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5 min,术中无出血,所有患者未发生包皮环脱落、感染,伤口愈合后整齐、美观.结论 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易于掌握、普及,术后效果好,切缘无癜痕,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7.
改良分层法行包皮环切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分层环切法治疗包茎、包皮过长150例。结果手术时间大约20~50min。大部分病人线结可自行脱落;无切口局部感染;所有病例切缘整齐、美观;无疼痛性勃起或下弯畸形。分层环切法具有切缘整齐、瘢痕形成少、术中出血少的优点,不易造成包皮切除过多或过少、疼痛性勃起或阴茎上翘、阴茎头不能外露等畸形也较少见。  相似文献   

8.
微创包皮环扎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微创的方法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方法 使用HK型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微创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术后 9~ 14天套环自行脱落 ,套环脱落后 2~ 3天创面愈合。手术时间 5~ 10min ,术中出血 0~ 3ml。 130例术后局部均无感染。结论 采用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或不出血。手术瘢痕小 ,外形美观。无术后出血及术后拆线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6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环扎组230例,行包皮环扎术进行治疗。环切组226例,采用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护理、外形及切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环扎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0±1.1)min,平均出血量为(0.5±0.2)mL;环切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3±3.4)min,平均出血量为(4.5±1.3)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环扎组术后护理更简单,不容易创口感染,无须来院换药;环切组创口容易感染,需要无菌敷料包扎固定,定期来院换药。环扎组切缘整齐、外形美观,切口完全愈合时间为(16.0±0.6)d;环切组切缘不够平整,有针眼,术中结扎出血点出易形成皮下硬结,切口完全愈合的时间(7.6±0.6)d。2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扎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且快捷,适合各级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冬 《妇幼护理》2022,2(8):1851-1853
目的 观察小儿包皮环扎术的围术期特殊护理的效果。方法 2020 年 3 月到 2022 年 3 月于我院进行小儿包皮环扎术的幼 儿 120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围术期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及包皮除去环脱落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包皮除去 环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包皮环扎术中进行围术期特殊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 症。  相似文献   

11.
小儿真性包茎的包皮环切术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真性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传统包皮环切术加以改进,包括:(1)包皮环切后使系带处包皮呈"V"形;(2)运用手法避免损伤较大血管分支;(3)切除过程中分先后用5-0可吸收线的长线头固定纵行切缘及包皮中点的内外板切缘;(4)5-0可吸收线沿包皮内外板约0.1 cm缝合切缘;(5)术后应用网状弹力裤衩及消毒液定时浸泡伤口。结果:除1例出现明显包皮系带水肿外,其余39例均无切口出血、血肿,缝线术后自动脱落,切口对合整齐,无皮缘内外翻及瘢痕形成,均甲级愈合。结论:改进后的包皮环切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保持了原有的阴茎功能,术后不影响美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32-3433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包皮龟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包皮环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包皮环扎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龟头炎,手术时间短,术中无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韩国GM商社的SPS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270例。结果手术时间3~8(平均5)m in,术后无出血,疼痛轻微,其中5例术后出现包皮结扎线远端水肿,均无感染,术后3个月包皮边缘平齐,无瘢痕及狭窄环。  相似文献   

14.
常规包皮环切与CO2激光包皮切除术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功友  赵新建  陈卫 《现代康复》1998,2(12):1313-1313
目的:对常规包皮环切术与CO2激光包皮切除术进行临床疗教观察。方法:采用CO2激光包皮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1800例,常规包皮环切术(剪刀法)1080例。结果:两种手术方法比较,CO2激光包皮切除术优点在于①术中基本不出血.无需止血,手术野清楚。②切口整齐,具有美容教果。④术后疼痛差④包皮切口沿用肠线缝合,无需拆线.解除了拆线之苦。⑤比常规手术节约时间。结论;CO2激光包皮切除术优于常规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5.
包皮套环与包皮环切术的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包皮套环与包皮环切术在包茎、包皮过长患者手术中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随机将1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包皮套环(A组,78例)与包皮环切(B组,72例)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术后不需换药、拆线,但手术费用高,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两组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儿童包茎、包皮过长患者以包皮套环术为首选,而成人患者则宜选择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3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结果 103例患者手术时间4~18 min,平均8 min,出血量0~5 mL,术中无须结扎止血,无血肿发生。2例腹侧包皮外板保留稍长,1例包皮左右侧长度不一致,影响外观,其余100例均外型美观,伤口整齐。结论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56例患者实施包皮环切术,严格控制包皮切除长度。仔细缝合,尽量少缝皮肤组织以达缝合线自然脱落的目的。结果术后5~8d缝合线全部脱落,切缘整齐、美观,瘢痕形成少,龟头外露,无阴茎畸形、勃起障碍、系带过短等不良反应。结论改良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后包茎水肿轻,疤痕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用包皮除去环进行成人包皮环切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一种新器械——包皮除去环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组各30例患者分别施行该手术和经典的包皮环切术。随访2~6个月,对比手术时间、手术失血,前瞻性对比术后疼痛、不适及术后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和术后包皮形状、勃起功能。结果:该术的切除范围标准,并发症少、痛苦小,患者的满意度高。结论:用该器械进行包皮环切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包皮环切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常规包皮环切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2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环切吻合器(A组,112例)与包皮环切(B组,108例)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 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不需拆线、术后感染率低、术后创缘整齐,外型美观。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1 247例.其中传统包皮环切术982例、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123例、包皮环环扎术142例,并对其手术平均耗时、水肿消退期时间、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创口出血、术后感染、术后线头反应、术后伤口裂开、再次手术率,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组的手术时间(26.8±5.9) min及术后水肿消退时间(13.8±4.5)d分别介于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组和包皮环环扎术组之间,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情况方面,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分别是0.7%(7/982)和0.2% (2/982),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组分别是4.9%(6/123)和0.8%(1/123),包皮环环扎术组分别是12.9%(16/142)和4.2%(6/142),3组手术方式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均最小.结论: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手术耗时长、术后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多.包皮环环扎术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不残留线头、外形美观,但感染率高,一旦感染伤口易裂开,必须控制感染后重新清创缝合.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包皮环环扎术手术耗时、术后水肿消退期虽长,但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