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以来收治住院的23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23例IKD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5个月-9岁,其中〈1岁2例,1~3岁12例,3~5岁6例,〉5岁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9个月;发病季节11~4月。临床表现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100%,6条诊断标准中仅具备2条者3例,占13.4%,具备3条者15例,占65.22%,具备4条者5例,占21.2%,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占34.78%,无一例发生巨大冠状动脉瘤。复发一例,无一例死亡。结论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具有很不典型的特点,要加强对IKD的早期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不完全川崎病(KD)的诊断及治疗现状。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病房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6例小儿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不完全川崎病在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为其他发热性疾病,需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避免心脏不可逆性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结论:小儿不完全川崎病在儿科并不少见,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之间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科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儿童不完全川崎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34例临床表现未达川崎病全部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儿发热均超过5天,在川崎病其他5项临床诊断特征中,仅具有3项者20例(58.8%),仅具有2项者14例(41.2%)。初次诊断误诊10例(29.4%),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易误诊,尽早诊断、正确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23例临床表现未达到川崎病全部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发热均超过4d,在川崎病其他5项临床诊断特征中,具备4项主要表现者13例(56.5%),具备3项主要表现者7例(30.4%),具备2项主要表现者3例(13.0%),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阿斯匹林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发热时间长、卡疤红肿、肛周脱皮、WBC计数及CRP明显升高、ESR增快有助于IKD诊断,正确治疗可获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治,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预后.方法 总结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不完全KD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典型病例比较.结果 不完全KD发生率婴幼儿较高.不完全KD临床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发生率较典型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肛周充血脱屑发生率38.7%,卡介苗接种处红斑发生率29.0%,为较特征性表现.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二维超声提示冠状动脉受累率51.1%,典型组为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10d内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球蛋白(IVIG)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不完全KD多累及小婴儿,较典型KD更易发生冠状动脉受损.诊断中应注意临床诊断指标以外的症状体征,其中肛周充血脱屑和卡斑处红斑可作为川崎病诊断的支持依据,结合实验室检查异常和及时应用超声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栓出可做出及时诊断.发病10d内应用大剂量IVIG可减轻冠脉病变程度,取得较好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9.
薛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3)
作者对本院1997~2003年住院的42例川崎病患儿作一回顾分析,以期对川崎病尤其是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1资料与方法本院住院川崎病患儿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发病年龄20 d~9岁,3岁以内有34例,新生儿1例,复发1例,死亡1例。典型川崎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不典型 相似文献
10.
小儿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薛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8)
作者对本院1997~2003年住院的42例川崎病患儿作一回顾分析,以期对川崎病尤其是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1资料与方法本院住院川崎病患儿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发病年龄20d~9岁,3岁以内有34例,新生儿1例,复发1例,死亡1例。典型川崎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不典型川崎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分析173例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D,I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效果,为尽早诊治、评价IKD及疾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IKD 17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IKD患儿发热持续时间长,发病年龄偏小,男性多见,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173例患儿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临床指标,发生率依次为:口唇干裂64.7%、结膜充血59.0%、皮疹53.2%、杨梅舌46.8%、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指(趾)蜕皮均为38.2%、肛周脱屑37.0%、手足硬肿26.0%、卡疤红肿13.3%,以发热、口唇干裂、结膜充血较常见;(3)IKD患儿急性期CRP明显增高、ESR明显增快、血小板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血红蛋白降低等急性炎症表现,以CRP改变率较高;(4)急性期出现CAL或不明原因前白蛋白进行性消耗、合并MP感染等均有助于IKD诊断;(5)IVIG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仍是治疗IKD有效药物。结论IKD发病时因缺少主要症状而易被忽视延误诊治,当出现KD主要临床特征之一,伴随血炎症指标显著改变,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同时有不明原因肝脏损害,抗MP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等,均需警惕IKD可能存在。尽早应用IVIG及阿司匹林,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13.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8)
目的总结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尽早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IKD 173例及典型川崎病(KD)4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IKD和典型KD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特点、急性期实验室特点、超声心动图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IKD组与典型KD组在发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两组均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IKD组发热持续时间长;IKD组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杨梅舌、指(趾)端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而卡疤红肿则高于典型KD组;(3)IKD组检测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与典型KD无统计学差异;IKD组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典型KD组。结论 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卡疤红肿,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高,不明原因肝脏损害、外周血检测炎症指标与典型KD相似。因此,对于发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均有助于IKD诊断,可减少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6个月龄以内婴儿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年龄组KD尤其是不完全KD患儿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6个月龄以内婴儿KD共99例,分为完全KD组及不完全KD组,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个月龄以内婴儿KD,以男孩多发,男女比例为1.75∶1,新生儿未见发病,2个月龄以内发病者少见(2.02%),2个月以上至6个月以内发病者多(97.98%)。完全KD 57例(57.58%),不完全KD 42例(42.42%)。婴儿KD主要临床表现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发热(100%)、眼球结合膜充血(86.87%)、皮疹(80.81%)、口唇充血皲裂(68.69%)、杨梅舌(59.60%)、手足蜕皮(59.60%)、手足硬肿(43.43%)、淋巴结肿大(34.34%),其他临床表现以卡疤改变较常见(47.47%)。实验室检查中低蛋白血症(62.77%)及无菌性脓尿(44.93%)发生率较高,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较高(34.34%)。两组KD病例在发病年龄及性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的临床表现出现频率较完全KD组均低,在实验室检查中,不完全KD组较完全KD组在血小板升高、血红蛋白下降、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个月龄以内婴儿KD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导致诊断治疗延迟,易累及冠状动脉,故应重视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尽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对6个月龄以内婴儿KD尤其是不完全KD的确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岁以下婴儿(低年龄组)及≥1岁川崎病或疑似川崎病患儿(高年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1岁婴儿男性更易患病;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1和1:5.结论:提高对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1年7月我院32例最终诊断为川崎病的住院患儿,总结其临床表现和特点。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或延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需要临床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比较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联合阿司匹林不同用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对67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67例患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球结合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草莓舌及口唇充血皲裂等.病程第1周,白细胞计数升高(79%)、血小板计数升高(60%)、ESR增高(94%)、CRP升高(91%).病程第2~3周,部分病例仍有白细胞计数升高(52%)、血小板计数升高(87%).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占57%(24/42).分别使用IVIG 400 mg/(kg·d)用1日、400 mg/(kg·d)连用4~5日、1g/(kg·d)连用2日的给药方法,3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病程第1个月内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日内开始治疗者的CAL发生率小于发病第7~14日开始治疗者(19%比43%,P<0.05).结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ESR、CRP等指标对诊断川崎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川崎病患者,要警惕有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早用IVIG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而IVIG联合阿司匹林的不同用法疗效无差别.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9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9例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改变11例,其中8例随访半年(失访3例),冠状动脉内径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以抗凝治疗,是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丁文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5):62-63
我院于1995年1月 ̄2000年1月共治疗川崎病11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1995年1月~2000年1月我院共收治川崎病112例,男82例,女30例;年龄为6个月~13岁,<2岁51例,2~4岁29例,>4岁32例;病程2 ̄12d。符合MCLS研究会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2临床表现112例均有发热,多为高热,热程5d以上,最长44d,其中>14d76例,<14d36例。全部患儿均有皮疹,于发热第2 ̄3天出现,呈多形性,猩红热样皮疹。眼结膜充血78例(占69.64%),于病初出现;淋巴结肿大97例,其中颈部和颌下淋巴结肿大68例(占60.71%),腋下、腹股沟… 相似文献
20.
谭楚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3):228-229
目的:总结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2006年12月本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均痊愈,追踪冠脉病变者1年内转为正常。结论:应加强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肛周皮肤潮红及脱皮是不典型病例诊断中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并具有特异性;尽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疗效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