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 AT-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癌患者73例(观察组),健康志愿者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FIB、D-二聚体及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5);Ⅲ、Ⅳ期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而Ⅲ、Ⅳ期患者AT-Ⅲ水平低于Ⅰ、Ⅱ期(P<0.05)。结论检测FIB、D-二聚体以及AT-Ⅲ的水平可作为肺癌进展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3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永  张素红  王广 《重庆医学》2006,35(14):1307-130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渗滤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测定发病24h内降纤治疗前,入院第3天降纤治疗后,入院第7天D-二聚体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第1天降纤治疗前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3天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第1天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7天D-二聚体含量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可以作为确定有无新发梗死,疗效评价以及估计预后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SAP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推注,每12h1次,维持应用7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第3天、第7天,乌司他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S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确诊的肺癌患者90例(肺癌组),健康志愿者9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人P-选择素和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采用ACLTOP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全套指标,其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lrr)、纤维蛋白原(FIB)的血浆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抗凝血酶Ⅲ(AT-Ⅲ)的测定采用底物发光法。结果肺癌组血浆vWF、P-选择素、TAT、D-二聚体、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T-Ⅲ、AFF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而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vwF、P-选择素、TAT、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胛及APTr均较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明显缩短(P〈0.05),且Ⅳ期肺癌患者的AT-Ⅲ活性也较Ⅲ期及I+Ⅱ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且AT—Ⅲ、vWF、D-二聚体、FIB、TAT、P-选择素以及APTT是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的可靠标志物,其中以vWF、TAT、P-选择素以及D-二聚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评估其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32例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观察组)人院第1、10、20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人院第1天及治疗第10、20天,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全结肠病变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病变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病变范围较广的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病变范围较少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了7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 化疗前未发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48.7%,化疗前发现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28.2%,化疗后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4.7%,化疗后疗效为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78.6%,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变化与疾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A-15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检测4种疾病及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结果 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硬化者血浆D-二聚漆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而慢性肝炎(轻度)增高不明显(P〉0.05),而且不同临床分型肝炎患者之间D-二聚体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肝炎患者病情的加重,D-二聚镕含量递增。同时,急性心肌梗死组和脑外伤组也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P〈0.01)。结论 D-二聚体的检测不仅可以反映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而且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的有价值的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肝炎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小儿SIR向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儿科病例130例,其中SIRS组95例,非SIRS组35例,SIRS组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分别测定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结果①人院后24h内SIRS组CRP、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而血小板则明显降低(P〈0.01)。⑦入院后24hMODS组CRP、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而血小板则低于非MODS组(P〈0.05)。③1周后SIRS组CRP仍高于非SIRS组(P〈0.05),但其D-二聚体和血小板与非SIRS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1周后MODS组CRP仍高于非MODS组(P〈0.05)、但两组D-二聚体和血小板则无显著差异(P〉0.05)。⑤6例死亡患儿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入院后第3、第5和第7天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RS患儿CRP、D-二聚体明显升高,血小板降低,合并MODS时上述变化进一步加剧,随着病情改善可恢复正常。CRP、D-二聚体升高和血小板降低是SIRS患儿病情危重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血瘀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解痉、化痰、平喘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舌质唇面爪甲紫暗、脉象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疗效好,可改善血瘀型AECOPD患者舌质、唇面爪甲紫暗、脉象等血瘀体征,降低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发病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11月在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DVT患者34例,其中急性期(病程≤14d)的患者14例(急性组),亚急性期(病程15~28d)的患者10例(亚急性组),慢性期(病程≥28d)的患者10例(慢性组);同时选取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经相同抗凝活血等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浆LPA及D-二聚体。结果 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浆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14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LPA值和D-二聚体值随着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浆LPA、D-二聚体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早期的分子标志物,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娟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4):476-479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单用阿司匹林组(ASA组)23例、单用巴曲酶组(巴曲酶组)15例及两者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高切应力、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生活自理能力(MBI)的变化,并比较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的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60s、180s及最大聚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作用最明显(P<0.05),巴曲酶组及联合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高切应力均降低(P<0.005,P<0.01)。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联合治疗组(75.80%)优于巴曲酶组(47.11%)和ASA组(18.45%)。出血发生率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个月时3组NIHSS、MBI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01)。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王富平  王晖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577-2578
目的:该文比较东凌迪芙合用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东凌迪芙和舒血宁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0岁70岁(43.88.9),应用东凌迪芙10 BU静脉点滴。隔日1次,6 d为1疗程,舒血宁20 ml静脉点滴,15 d为1疗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0岁71岁(41.4±10.8),常规治疗。结果:东凌迪芙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东凌迪芙合用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沈君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97-1098,1101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巴曲酶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及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8.6%)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血小板、凝血酶原、全血黏度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27例)和联合治疗组(29例),两组均给予巴曲酶治疗;联合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1个疗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7、14和21天的血浆LPA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治疗后血浆LPA水平逐渐降低,联合组于治疗后14天、单用治疗组于治疗后21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5、7、14天血浆LPA水平显著低于单用治疗组(均P〈0.001),恢复正常亦早。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巴曲酶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巴曲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3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平均分成3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高切应力、红细胞比容、血栓烷B2(TXB2)、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及其它脏器出血)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用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16.
张凌云  肖彧 《海南医学》2008,19(4):36-37
目的研究急性早期降纤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早期应用东菱克栓酶,对照组应用血栓通,两组均应用CDPC,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B6,尼莫地平。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粘度的测定,并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0天后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7.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降纤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苏赤 《热带医学杂志》2005,5(5):709-710,688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塞早期降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6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使用胞二磷胆硷、血栓通、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东菱迪芙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治疗14d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明显优于对照组(67.21%),两组对比(P〈0.01)。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降纤治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D-二聚体(D-Dimer)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中ACA、D-Dimer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与135例正常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ACA阳性率远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ACA阳性组D-Dimer含量显著高于ACA阴性组;脑梗死患者病情越重,血清IgG-ACA阳性率越高,D-Dimer含量也越高;随时间变化,ACA阳性率逐渐减少,第1周与第2、第3、第4周ACA相比较(P<0.01);ACA阳性与50岁(含50岁)以下脑梗死患者关系密切。结论:血清中ACA、D-Dimer动态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光免疫浊度法分别测定66例脑梗死患者住院次日、第7d、第14d、第21d和46例健康人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及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组血浆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二聚体在轻、中、重型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不同时段均差异明显(P<0.01),在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的含量有增高趋势,于14 d达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结论:提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病情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琪  陈晓光  车琳 《黑龙江医学》2010,34(2):115-116
目的评价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84例随机分成降纤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除行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东菱迪芙第1、2、4 d,10 Bu,生理盐水250 mL,静点;第3、5 d,给予东菱迪芙5.0 Bu,静点;对照组用疏血通6.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点。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东菱迪芙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0 d,临床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相对安全,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