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内泊酚靶控输注(TCI)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测定意识丧失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相应丙泊酚将就室浓度(EC50)和BIS50的值。方法择期全麻手术女性45例(ASAⅠ~Ⅱ级),病例来自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5例,分别以舒夯太尼0、0.12、0.24μg/L作持续靶控输注,6rain后3组皆以0.6mg/L启动丙泊酚靶控,并按0.3mg/L递增丙泊酚。记录BIS基础值、舒芬太尼达效应室浓度后的BIS值、丙泊酚递增后的BIS和警觉镇静评估法(OAA/S)评分及挤压三角肌反应;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0.9、1.5、2.1mg/L时,挤压三角肌后BIS的增加量;丙泊酚注射痛情况;测定意识丧失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相应的EC50、EC95、BIS50、BIS95结果B、C组BIS值在舒芬太尼输注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丧失时A、B、C组的内泊酚EC50/EC95分别为1.9/2.4、1.6/2.1、1.4/1.9mg/L;BIS50/BIS95分别为64/55、69/61、72/59。体动反应消失时A、B、C组的丙泊酚EC50/EC95分别为3.0/3.7、1.4/2.0、0.9/1.4mg/L;BIS50/BIS95分别为49/40、74/62、84/75。丙泊酚EC为0.9、1.5、2.1mg/L时,三角肌挤压刺激的BIS增加量,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0.12μg/L、0.24μg/L靶控不会引起BIS值显著变化,而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时可降低意识丧失、体动反应消失时的丙泊酚EC50同时相应BIS50有所上升;且舒芬太尼可以明显降低刺激所导致的BIS增加量,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现象。  相似文献   

2.
唐勇  周乐 《医学信息》2019,(15):136-139
目的 探讨羟考酮用于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8年4月~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舒芬太尼0.2 μg/kg)、01组(羟考酮0.15 mg/kg)、02组(羟考酮0.2 mg/kg),每组30例。注射实验药物观察5 min后给予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诱导插管,比较三组插管时间、手术时间;注射实验药物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7.5 min(T4)的MAP、HR、SpO2、BIS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三组T2时点MAP、HR、BIS低于T1时点,SpO2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HR、SpO2高于T1时点,MAP、HR、SpO2高于T2时点,BIS高于T2时点、但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MAP、BIS低于T1时点,HR、SpO2高于T1时点,MAP、HR、BIS高于T2时点,MAP、HR低于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S组和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于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外孕患者,采用0.15 mg/kg羟考酮进行麻醉诱导,不仅可达到与高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羟考酮相当的麻醉效果,还可有效减轻插管期间的呛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2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病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浓度分别为1.6ng/ml和1.5-4μg/ml辅以安氟醚吸入,间断推注维库溴铵。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率减慢(P〈0.05)气管插管、切皮后血压回升。术毕停用瑞芬太尼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辅以长效镇痛药物。术毕病人均在5h内拔气管插管。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气管插管和锯胸骨等强刺激反应轻微;术后清理迅速,可安全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镇静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取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靶控组和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靶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O.03ms/kg,同时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0.6—1.5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5—1.5ns/ml,根据病人反应调整;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s/kg、芬太尼1μg/kg。首次给药40rain后给咪唑安定0.02ms/kg、芬太尼1μg/kg,90rain后给咪唑安定0.02ms/kg、芬太尼0.8μg/kg,自此以后每延续1h给咪唑安定0.02ms/kg和芬太尼0.08μg/kg。采集两组患者于手术开始时、30min、60min、90min、120min和手术结束时病人的血压(MAP)、心率(HR)、呼吸(RR)及术中患者呼吸抑制次数。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静镇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及R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以对照组术中呼吸抑制显著且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镇静镇痛评分靶控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瑞芬太尼抑制50%患者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靶控输注(TCI)血浆靶浓度(EC50),以指导瑞芬太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6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预设第1例患者拔管时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为2ng/mL,依据Dixon上下序贯法原则决定下1例患者拔管时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同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拔管期瑞芬太尼达到预设靶浓度时、气管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拔管期患者有无呛咳。结果采用Dixon序贯法计算得到的瑞芬太尼抑制腰椎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反应的EC50为1.57ng/mL,其95%可信区间(CI)为1.45~1.69ng/mL。结论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拔管期,抑制50%患者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为1.57ng/mL。  相似文献   

6.
赵立    梁永新 《医学信息》2018,(11):93-95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食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12月在我院行食道异物取出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每组30例。RF组应用TCI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全麻;SF组应用TCI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和取异物时的MAP、HR、SpO2,气管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丙泊酚总使用剂量,术后30 min及1 h的疼痛语言分级评分(VRS)和改良的OAA/S评分。结果 RF组在取异物时的MAP为(84.5±5.0)mmHg,低于SF组的(93.5±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在取异物时的HR为(73.0±8.1)次/min,低于SF组的(81.3±7.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的气管拔管时间为(16.0±3.6)min,少于SF组的(19.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在术毕拔管后的不良反应例数、丙泊酚总使用剂量以及术后早期清醒评分等方面优于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应用于食道异物取出术,可更好的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麻醉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分为:A组(4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联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ng/mL);B组(26例)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C组(24例)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mg·kg^-1·h^-1。比较各组患者麻醉前(哟)、诱导成功后(T1)、气腹后30min(T2)、术毕时(33)、术后24h(T4)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反应机体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结果A组、B组患者HR、MAP、SpO2、PET CO2在麻醉过程中无显著改变(P〉0.05)。C组HR在麻醉后呈升高趋势,MAP呈下降趋势,SpO2在T1、T2时相均显著低于阳(P〈0.05);PET CO2在麻醉后各时相较T0显著增高(P〈0.05)。A组HR、MAP在T1-T4各时相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pO2在T1、T12均显著高于C组(P〈0.05);PET CO2在T1-T3均显著低于C组(P〈0.05)。COR、IL-6、CRP、GLU在A组各时相均无显著差异,B组在T2、T3、T4各时相较T0显著增高(P〈0.05);C组在T1-T4各时相较11D均显著增高(P〈0.05);A组IL-6、CRP、GLU在T2、T3均分别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比例(12.50%)显著低于B组(23.08%)和C组(33.33%),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能够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CO2气腹造成的损伤,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药代学参数靶控丙泊酚输注系统镇静时,对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确定血压降低50%的靶控浓度。方法26例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病人,ASAⅠ-Ⅱ,术中分别采用内嵌Marsh(M组)和Sharer(S组)丙泊酚药代学参数的TCI系统镇静,靶浓度从0.4μg/ml开始,以0.4μg/mJ梯度逐渐上升,直至患者入睡,每个靶控浓度至少维持15min以上。观察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镇静警醒(OAA/S)评分。结果MAP随靶控浓度的升高而降低,M组和S组MAP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17%和26%,MAP降低50%的靶控浓度分别为7.3μg/ml和4.5μg/ml。结论硬膜外麻醉下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时,达意识消失状态时的靶控浓度远低于EC50,镇静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但Shafer参数TCI系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病人自控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计8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8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为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术后镇痛药物配方:舒芬太尼2μg/kg+格拉司琼6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另一组为芬太尼镇痛组(F组),术后镇痛药物配方:芬太尼20μg/kg+格拉司琼6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镇痛泵参数均设置为:负荷剂量4ml,背景输注速度1ml/h,自控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S组与F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S组在各个时段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低于F组(P〈0.05);S组镇静效果较F组评分略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F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呼吸抑制发生。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满意度均在90%以上。结论腹部手术病人自控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及安全性,且心血管的稳定性好,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抑制喉罩通气道LMA-Fastrach、LMA-Proseal置管和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以及比较置管期间相应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按置管类型的不同随机均分为T、F、P 3组,每组21例.4 mg/L启动并调整丙泊酚靶控,使得BIS稳定于45~55,之后按Minto药代模式设置并启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5 min后给0.6 mg/kg罗库溴铵,2 min后置管:T组气管插管,F组LMA-Fastrach置管,P组放置LMA-Proseal.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及置管前后的BIS变化.记录置管前1、2min及置管后5min内的MAP、HR值以判定患者有无心血管反应.应用Dixon-Mood序贯法计算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3组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下降[MAP: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87.9+10.5)mmHg比(71.6+9.0)mm Hg,(91.8+8.8)mm Hg比(73.5±9.9)mm Hg,(87.2±10.2)mm Hg比(70.9+8.6)am Hg,HR: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78.8±11.6)次/min比(68.7+8.5)次/min,(74.8±10.3)次/min比(64.1±6.7)次/min,(76.7±8.2)次/min比(67.3±8.3)次/min,1 mm Hg=0.133 kPa,P〈0.05],而置管前后的BIS值则无变化(P〉0.05).瑞芬太尼抑制3组置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依次为T组4.47 μg/L、F组4.78 μg/L、P组2.05 μg/L.结论 Minto模式靶控测得瑞芬太尼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 LMA-Fastrach置管略高于气管插管,LMA-Proseal置管则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效果比较。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3年1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0例血压正常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40例患者均给予2.0 ng/mL哚达唑仑镇静后,进行气管插管和后行机械通气,舒芬太尼组靶向输注方式给予0.2 ng/mL舒芬太尼,芬太尼组靶向输注方式给予0.2 ng/mL芬太尼;比较研究机械通气后患者的血压和气管插管后心率在5个不同时间点,即第1小时(T1)、第2小时(T2)、第3小时(T3)、第4小时(T4)和第5小时(T5)的变化。结果受试者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都低于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比较,气管插管后T2、T3、T4的血压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P〈0.05),RI〉1,说明芬太尼对于患者心率的副作用较舒芬太尼小。舒芬太尼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后(T0),T1,T2,T3,T4,T5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5,P〉0.05)。结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两者都可以有效的阻止机械通气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升高,但是需要考虑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测定意识丧失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相应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50)和BIS50的值.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女性45例(ASA Ⅰ~Ⅱ级),病例来自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例,分别以舒芬太尼0、0.12、0.24 μg/L作持续靶控输注,6 min后3组皆以0.6 mg/L启动丙泊酚靶控,并按0.3 mg/L递增丙泊酚.记录BIS基础值、舒芬太尼达效应室浓度后的BIS值、丙泊酚递增后的BIS和警觉镇静评估法(OAA/S)评分及挤压三角肌反应;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0.9、1.5、2.1 mg/L时,挤压三角肌后BIS的增加量;丙泊酚注射痛情况;测定意识丧失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相应的EC50、EC95、BIS50、BIS95. 结果 B、C组BIS值在舒芬太尼输注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丧失时A、B、C组的丙泊酚EC50/EC95分别为1.9/2.4、1.6/2.1、1.4/1.9 mg/L;BIS50/BIS95分别为64/55、69/61、72/59.体动反应消失时A、B、C组的丙泊酚EC50/EC95分别为3.0/3.7、1.4/2.0、0.9/1.4 mg/L;BIS50/BIS95分别为49/40、74/62、84/75.丙泊酚EC为0.9、1.5、2.1 mg/L时,三角肌挤压刺激的BIS增加量,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0.12 μg/L、0.24 μg/L靶控不会引起BIS值显著变化,而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时可降低意识丧失、体动反应消失时的丙泊酚EC50,同时相应BIS50有所上升;且舒芬太尼可以明显降低刺激所导致的BIS增加量,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地佐辛在张口困难患者经鼻盲插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口腔科颌面部骨折、肿瘤导致张口困难的成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TCI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开始均予表面麻醉,同时监测脑电双频指数。 T组以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持续给予入睡时的Cp维持麻醉深度,插管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mg。 C组予咪达唑仑0.05mg/kg,氟哌利多5mg和芬太尼0.1mg,插管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mg。记录入室时、入睡时、插管前即刻、气管导管进入气管时、插管后1min、3min时MAP、HR、RR、SpO2、BIS,插管过程中喉痉挛、屏气、呛咳、无意识体动、呼吸抑制和不良记忆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T组MAP、HR、BIS较低(<0.05)。与T0时相比,两组T1,2时MAP、HR、RR、BIS降低(<0.05),T组T3-5时MAP、HR、R、BIS降低(<0.05),C组T3-5时RR、BIS降低(<0.05)。T组无意识体动、呛咳、不良记忆的发生率低于C组(<0.05)。结论丙泊酚TCI复合地佐辛能够减轻张口困难患者经鼻盲插时的心血管反应和心理创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抑制喉罩通气道LMA-Fastrach、LMA-Proseal置管和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以及比较置管期间相应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按置管类型的不同随机均分为T、F、P 3组,每组21例.4 mg/L启动并调整丙泊酚靶控,使得BIS稳定于45~55,之后按Minto药代模式设置并启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5 min后给0.6 mg/kg罗库溴铵,2 min后置管:T组气管插管,F组LMA-Fastrach置管,P组放置LMA-Proseal.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及置管前后的BIS变化.记录置管前1、2min及置管后5min内的MAP、HR值以判定患者有无心血管反应.应用Dixon-Mood序贯法计算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3组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下降[MAP: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87.9+10.5)mmHg比(71.6+9.0)mm Hg,(91.8+8.8)mm Hg比(73.5±9.9)mm Hg,(87.2±10.2)mm Hg比(70.9+8.6)am Hg,HR: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78.8±11.6)次/min比(68.7+8.5)次/min,(74.8±10.3)次/min比(64.1±6.7)次/min,(76.7±8.2)次/min比(67.3±8.3)次/min,1 mm Hg=0.133 kPa,P<0.05],而置管前后的BIS值则无变化(P>0.05).瑞芬太尼抑制3组置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依次为T组4.47 μg/L、F组4.78 μg/L、P组2.05 μg/L.结论 Minto模式靶控测得瑞芬太尼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 LMA-Fastrach置管略高于气管插管,LMA-Proseal置管则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ProSeal喉罩通气全麻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60例。记录诱导前(T0)、置入喉罩/插管前即刻(T1)、置入喉罩/插管后1min(T2)、3min(T3)、胆囊切除时(T4)、拔喉罩或拔管时(T5)6个时间点的HR、MAP、BI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气管插管组于插管后1min、3min、拔管时均较麻醉前、插管前即刻及喉罩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瑞芬太尼、顺势阿曲库铵消耗总量、术毕24h内咽喉疼痛例数气管插管组要明显高于喉罩组,胃管置入比例两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有效预防心血管应激反应,避免血压和心率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6.
尤培军  张广山 《医学信息》2007,20(5):390-392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芬太尼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靶控输注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3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I组和Ⅱ组为芬太尼靶控输注组,效应室目标浓度分别设定为2 ng/ml和4 ng/ml,Ⅲ组为芬太尼人工推注组,芬太尼用量为3 μg/kg.分别于入室(T0)、诱导后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 min(T3)、插管后10 min(T4)、切皮(T5)、探查腹腔(T6)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于T0、T2、T4、T5时点取血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糖(BG).结果 第Ⅲ组病人在T1时的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其他两组低(P<0.05);T2时第Ⅲ组病人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三组病人的血浆E、NE、BG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目标浓度2 ng/ml以上即可有效的预防气管插管及切皮时的应激反应.同人工推注相比,靶控输注在循环动力学方面更加平稳.靶控输注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很好的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地尔硫卓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9~58岁,随机分为二组(n=20):对照组(A组);地尔硫卓组(B组)。气管插管前60S地尔硫卓组静脉注射地尔硫卓0.2mg/kg(生理盐水稀至10ml),对照组静脉注射10ml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2)、5min(T2)、30min(T3)、6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与T0相比,B组T1、T2时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降低(P〈0.05);A组T1、T2时HR、MAP升高,T3、T4时差异无统计学竟义。与A组相比,B组在T1、T2时点MAP、HR低于A组;在T3、T4时点MAP低于A组。B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A组(P〈0.05);两组各时点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尔硫卓可缩短鼻内镜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高血压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的高血压患者105例,根据使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浓度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浓度为2.0 ng/mL、Ⅱ组浓度为3.0 ng/mL、Ⅲ组浓度为4.0 ng/mL,其三组丙泊酚的靶浓度均为4μg/mL,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在入室5 min(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以及插管后5 min(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并比较其苏醒的时间。结果:Ⅰ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的高于T1时间点,Ⅱ组患者在T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的高于T1时间点,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与T4时间点上,Ⅲ组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明显的低于Ⅱ组患者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的长于Ⅰ组、Ⅱ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高血压患者,其脑电双频指数会随着瑞芬太尼的浓度而降低,减低插管应激反应,并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时,给予R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给予E组患者依托咪酯0.3 mg/kg。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完成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统计2组患者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T0时MAP、HR、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T1、T2时MAP高于E组患者(P<0.05),T2时HR低于E组患者(P<0.05);与T0时比较,R组患者T1、T2时的HR、MAP和BIS均降低,E组患者T1、T2时MAP和BIS均降低,T1时HR下降,T2时H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诱导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E组患者(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自控.靶控(PCA-TCI)镇痛对腰麻患者呼吸功能和镇静程度的影响,以评价舒芬太尼PCA-TCI的安全性. 方法 选择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59岁,体重50~80 kg,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舒芬太尼设定靶控血浆浓度0.1μg/L,Ⅱ组为0.15μg/L,Ⅲ组为0.2 μg/L,每组20例.腰麻平面固定第10胸椎(T10)水平后,连接PCA-TCI系统输注药物.观察PCA-TCI启动前(T0)、启动后5(T1)、10(T2)、15(T3)、20(T4)、25(T5)、30(T6)、35(T7)、40(T8)、45 min(T9)各时点PCA-TCI程序预算的舒芬太尼血浆浓度(C'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第1秒呼气率(FEV1%)、吸入-呼出氧浓度差(O2I-E)、顺应性环(PV环)、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呼吸力学和循环参数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 结果 舒芬太尼PCA-TCI启动后,与T0比较,3组患者呼吸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VT增减的幅度为-10.0%~11.3%,但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T4和T7时RR均降低18.2%(P<0.05),而Ⅱ组则分别降低17.4%和16.0%(P<0.05),Ⅲ组患者在T7和T8时RR降低21.7%和23.1%(P<0.05).Ⅰ组和Ⅱ组FEV1%有所降低,但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则在T7和T8时分别下降15.8%和18.5%(P<0.05).Ⅰ组、Ⅱ组患者PETCO2较T0时略有升高(P>0.05),而Ⅲ组在T7和T8时分别升高17.9%和18.6%(P<0.05).Ⅲ组患者T3~T9时,BIS降低7.2%~9.8%,OAA/S评分均大于3,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Ⅱ组BIS与OA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舒芬太尼PCA-TCI血浆靶浓度为0.1~0.15μg/L时对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其血浆浓度达0.21μg/L时有轻度镇静作用,且10%的患者有呼吸抑制现象.舒芬太尼PCA-TCI安全有效的临床推荐血浆靶浓度为0.1~0.15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