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小儿支气管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例支气管桥患儿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结果]多层螺旋CT常规横断面显示14例(93.3%),后处理气道重建显示15例(100%);支气管桥的气管隆突显著高于正常隆突位置,而其中14例(93.3%)的桥支气管分叉位置位于T5、T6水平,低于正常隆突水平,且分叉夹角比较大.[结论]多层螺旋CT是支气管桥的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 19例检查结果为阳性, 阳性率95%, 16例直接显示异物本身,占80%.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E)能显示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气管、支气管病变的CT表现,比较轴位、MPR、MinP、VR及CTVB对病变征象的显示差异。结果①中央气道病变:MSCT后处理技术均能显示气道的异常,以MPR显示管腔狭窄、截断,管壁增厚及管周改变最佳;②周围气道病变:MPR能准确显示病灶与支气管的关系,CTVB可以显示亚段支气管的狭窄、闭塞,但图像模糊,而VR、MinP对其显示不良。结论MSCT能够有效地评价气管、支气管病变,其有助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输尿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16例,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漫游技术(VRT)处理。结果:原发性输尿管癌轴位CT表现为管腔内软组织肿块伴管壁增厚,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增强峰值位于静脉期,MPR和CPR图像均清晰显示肿瘤侵犯的部位、范围、数目及输尿管壁增厚和周围侵犯情况,CPR图像能在一个平面上显示输尿管全程,MIP和VRT图像类似于静脉尿路造影(IVU)。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发性输尿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5.
螺旋CT扫描在阴性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经临床证实的24例阴性支气管异物的螺旋CT图像的分析,旨在提高螺旋CT对阴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均进行透视、平片、螺旋CT扫描,最后经支气管镜取出得以证实为阴性支气管异物的24例资料。结果:本组资料包括右主支气管12例,右中间支气管4例,右下叶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4例,左上叶支气管2例,左下叶支气管1例。其中20例阴性异物显示支气管腔内的软组织密度影,肺窗示支气管腔狭窄及连续性中断。单纯横断面扫描异物检出率为88%,结合MPR后可达95%。结论:螺旋CT扫描在阴性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1例位于气管;19例位于支气管,异物有瓜子、花生米碎片18例;小虾及塑料管各1例。结论:多平面重建、CT仿真支气管镜、表面遮盖显示、最小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能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异物与支气管粘膜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对气管支气管胸膜瘘(BP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造影证实的BPF患者行MSCT扫描后进行容积再现(VR)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并与横轴位图像比较,探讨不同重建方法在BPF诊断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MPR能清晰显示瘘口,准确测量瘘口大小,气管、支气管直径、病变至气管隆突距离;VR可立体显示残端形态及周围解剖结构。结论:MSCT横轴位结合MPR和VR不仅可明确BPF诊断,并且测量及定位准确,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珺  易文中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9):1022-102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加三维重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999~2003年3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螺旋CT扫描加三维重建。并与1994~1998年28例普通CT扫描及手术证实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螺旋CT加重建扫描比普通CT扫描对异物诊断的阳性率高,能直观地了解异物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结论】螺旋CT扫描加三维重建可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直接和间接征像,大大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对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病例,男7例,女8例,年龄6~44岁,分析多层螺旋CT上病变的位置、边界,病灶内支气管及肺血管情况,占位效应等特征。结果先天性支气管闭锁发生于上肺病灶11例,下肺病灶6例。单个肺段发生11例,多个肺段发生4例,上、下肺同时发生2例,上、中肺1例,两上肺1例。所有病例病灶表现为局限性透亮度增高区,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欠清,其内肺血管细小,可见正常肺组织呈尖角状突入病灶内。所有病变内均见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黏液栓11例,"指套征"8例。病灶具占位效应11例。合并感染3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2例。结论支气管闭锁为支气管树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可持续至成人期。当肺野内局限性肺过度充气特别是合并管状、指套状密影,以及肺血管细小时需考虑到支气管闭锁。  相似文献   

10.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啊在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的气管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层厚10mm,螺距为1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并对局部支气管加扫连续2~3mm薄层,在工作站进行MPR重建。结果12例中,16支病变支气管表现为支气管擘不同程度向心性增厚,管壁厚度约3~9mm.内壁呈浅波浪状。其中12支受累支气管范围较长,长度达30mm,占75%(12/16)。4支病变支气管壁出现钙化,12例均合并肺内结核,肺内结核病灶多数分布于病变支气管所属肺组织。结论螺旋CT可以有效显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特征,结合MPR可以更加直观显示病变范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不同部位CT静脉血管造影21例,颈静脉及门静脉系统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下腔静脉及下肢造影由小隐静脉注入对比剂,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血管成像技术及诊断价值.结果静脉血管CT造影表现不同于动脉CT造影,不同部位的静脉血管表现不同.21例中发现颈鼻咽癌侵犯血管1例,血管走行纡曲1例;下腔静脉瘤1例,肿瘤压迫下腔静脉1例;门静脉高压1例,疑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1例;11例下肢静脉血栓.结论不同部位的静脉影像表现存在差异,不同的重建技术对血管的显示有影响.下腔静脉造影应注意假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8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MT共18例,病变位于肺部6例,肝脏1例,脾脏2例,胆总管1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上颌窦2例,浅表软组织4例。4例患者行CT平扫,14例平扫后行单期或多期增强扫描。结果肺内病变2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物;4例为周围型,其中3例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肿物,1例表现为边界光整的小结节。肺外病变CT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实性肿物或结节。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到明显强化。病理示瘤组织由梭形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多层螺旋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尤其对肺内病变有一定价值,最后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2D/3D重建技术在跟骨骨折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6例跟骨骨折患者均先行螺旋二维轴面断层容积扫描,通过工作站用ADW3.1软件进行2D/3D重建。结果26例患者二维/三维CT扫描均能显示跟骨骨折。结论结合使用2D/3D重建技术,相互补充,能提供正确骨折分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CT灌注成像评价甲状腺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良性组33例和恶性组10例,良性组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亚组(17例)和甲状腺腺瘤亚组(16例),恶性组为甲状腺癌10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常规CT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绘制颈总动脉、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各组BF、BV、MTT、PS值.对灌注参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TDC为单峰型,良性组的TDC表现为速升-缓降的小峰,恶性组TDC可分为基线段、上升段、下降段和水平段.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BV、BF、MTT、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3、<0.001);BV值和MTT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F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值恶性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腺瘤组在BF、BV、MTT、P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PI可准确反映甲状腺病变的血流特点;分析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值有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三维CT成像及CT仿真内窥镜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泌尿系病患者行前瞻性的术前螺旋CT检查,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3D)成像及CT仿真内窥镜(CTVE),并与相应IVU图像和膀胱纤维内窥镜进行比较。结果MPR、3D和CTVE重建图像能更好的从多方位显示病变形态,及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平面和空间关系,无盲区。结论MPR、3D和CTVE图像可为CT轴位图像及纤维内窥镜等补充重要信息,为泌尿系病变的术前诊断、定位及治疗方法和手术径路提供了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门静脉系统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HTVPC)显示情况。结果肝动脉期CT血管造影术(CTA)对二级肝动脉、三级分支以下肝动脉、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的显示率分别约90%、69%、90%、69%。MIP与VRT对二级肝动脉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以下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MIP显示率为高。门静脉期CTA可显示正常肝内门静脉5~6级分支。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发生率约13.9%,门静脉癌栓发生率约58%,以MIP显示最佳。结论16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是了解肝动脉、门静脉系统状况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以MIP及VRT价值较大,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三维成像在复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折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收集了经手术证实的39例复杂骨折,用标准重建方式将薄扫原始数据重建骨三维图像。结果 三维成像通过旋转和切割可以从各个方位立体地观察骨折全貌,如骨折方位、范围、错位情况及碎骨片情况,弥补了X线平片、二维CT扫描存在的不足。方便了临床医师对病变的立体理解,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二维CT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关系,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36例GIST发生于胃24例,小肠7例,大肠4例,肠系膜1例。高度危险7例,中度危险12例,低度危险11例,极低危险6例。②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与局部管壁分界不清。12例向腔内生长,24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③15例肿瘤最长径≥50mm,21例肿瘤最长径〈50mm,肿块形状规则19例,不规则17例,肿瘤大小及形态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边界清楚,15例边界不清,肿瘤边缘情况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生长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密度均匀15例,不均匀21例,增强均匀强化14例,不均匀为22例,肿瘤密度和强化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结论MSCTCT能准确判断GIST的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行MSCTA,其中25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56例MSCT冠状动脉造影中,54例MSCT冠状造影检查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其中28例患者、78支冠状动脉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与狭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可显示冠状动脉的各主支及分支,18例可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但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征.结论 MSCTA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