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女,40岁,已婚,工人。初诊(1977年5月16日);因全身肌肤发酸麻痹,逐渐消瘦,无脉,病有2月余,而来本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觉全身肌肤发酸麻痹,尤以右侧肢体较甚。右上肢肌肤酸麻痹甚时,牵引右侧颈项及肩胛部酸胀。右下肢小腿肌肤酸麻痹甚时牵引右足跟酸麻。上述酸麻痹感与天气变化无关。伴有头昏、头痛、眼花、耳  相似文献   

2.
某患者,男,69岁。2007年11月14日初诊。主诉:左上肢无脉1年。1年前,患者突然发现左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左上肢血压测不出,遂到医院就诊。血沉、心电图及心脏X线片均正常,血清甘油三酯1.68mmol/L,总胆固醇5.60mmol/L,  相似文献   

3.
虢××,女,36岁。1975年10月就诊。患者二十岁左右曾有关节疼痛,二十五岁起出现左手臂冷痛、肿胀、麻木11年,伴头昏头痛,心慌心悸。在西安市某医院就诊时,发现左臂无脉搏,无血压。经多种西药治疗,仍反复发作。近三年来上述症状逐渐加剧,眩晕头痛益甚,甚或晕倒。  相似文献   

4.
无脉症一例     
周某,女,36岁,1978年3月16日初诊。两年前有右肩疼痛史,经治疗好转。半年前逐渐出现右臂连指麻木发凉,轻度浮肿,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右侧腰酸腿软,畏寒背凉,不思饮食。舌淡苔薄,左脉沉细、右脉无。血压:左手110/65,右手无。血色素9克,血沉15mm/小时,抗“0”弱阳性。心电图:无特殊变化。此乃气血两虚,心气不  相似文献   

5.
无脉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为多,本文探讨了范围是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锁骨下动脉或肱动脉之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上肢无脉症(头臂动脉型),其病因和发机理至今尚不明确,在祖国医学中,还找不出合适的命名和具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用针刺左侧少海、通里、神门、曲泽、大陵等穴治疗无脉症4例,获得较好效果.兹介绍1例的治疗情况如下:叶××,男性,30岁.住院号:2778.患者于1959年3月30日因亚急性心内膜炎入院.持续发热已三星期,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并治疗,在4月2日突觉恶寒战慄,心跳增快,每分钟120次,当即皮下注射鲁米那(Luminal)0.1,半小时后,恶寒消失.4月5日,上述症状又发作2次,在发作后约2小时,即觉左上肢发麻剧痛,尤以左肘关节为甚,压迫时加剧,患肢皮色苍白冰冷,肱及桡动脉均不能扪及;当  相似文献   

7.
1 一般资料本组 45例 ,男 8例 ,女 37例 ,年龄 16~ 38岁 ,平均年龄19岁 ,病程 1~ 4年 ,平均病程 2年 ,住院或服药时间平均 8个月 ;本组中上肢无脉型 2 9例 ,下肢无脉型 6例 ,混合型 10例 ;患有肺结核 8例 ,胸膜炎 9例 ,腹膜炎 6例 ;对照组 11例 ,男 2例 ,女 9例 ,年龄 17~ 39岁 ,平均年龄 2 0岁 ,病程 11月~ 4.5年 ,平均病程 2 .2年 ;本组中上肢无脉型 6例 ,下肢无脉型 2例 ,混合型 3例 ,患结核病 2例 ,不明高烧 2例。2 治疗方法对照组 (11例 ) 烟酸 10 0mg ,或潘生丁 5 0~ 75mg ,每日3次 ,阿斯匹林肠溶片 0 .3~ 0 .6g ,每日 …  相似文献   

8.
辨证分型治疗无脉症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贵德 《中医药学刊》2002,20(2):241-241
  相似文献   

9.
以中医中药治疗原因不明的嗜伊红细胞增多症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吴××,男性,27岁,江苏省江都县人。住院号:28037。1972年6月22日入院,同年8月26日出院(共住院64天)。主诉:发热、浮肿一周。现病史:发热不退一周,朝轻暮重,初起畏寒,继则发热,病后三天,颈面浮肿,第六天下肢亦肿,腰酸。外院初以外感论治,6月21日查白血球23,400/立方毫米,中性40%,嗜酸性细胞45%,淋巴细胞14%,大单核细胞1%;尿常规:白血球0~2,其余阴性。当日下午急诊,被收住院。既往病史:少年时有疟疾史、河水接触史。体检:神志清,发育良,T38.3℃,咽喉轻度充血,  相似文献   

10.
无脉症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用活血化瘀法治疗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病例 女,40岁。婚后8年未孕,1980年9月体检诊断为“大动脉炎”,1982年10月26日就诊于我院。主诉近2年来头昏,阵发生头痛及视力模糊,乏力,手上举不能,偶有低热及关节痛,日趋严重。检查;双上肢血压测不出,无脉搏。血尿常规、胸透正常,血沉快,心电图和肝、胆、脾B超亦均正常。视力:右眼0.6,左眼0.5,眼压:右眼5.5/5=2.31Kpa(1kpa=7.5mmHg),左眼5.5/4=2.74kpa,双外眼和屈光间质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见双视乳头充血,静脉充盈纡曲,动脉正常,视乳头及上方静脉呈串珠  相似文献   

11.
无脉症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常为闭塞性的炎症,亦称多发性大动脉炎。我们在临床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1例无脉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赵××,女性,38岁,1993年1月6日初诊。患者主诉左上肢麻木、发凉2年余,近半年来症状有所加重。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麻木、发凉,曾以“风湿”治疗无效。在某医院检查:左上肢腋、肱、尺、桡动脉搏动消失,左上肢血压测不到,心肺(-),肝脾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无脉症的辨证论治体会,认为无脉症由于病程阶段及病变部位的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应详察细审,方不致乖戾。早期以邪毒痹阻脉络为主,治重清热解毒除湿;中期以瘀血凝滞血脉为主,治当活血化瘀通脉;晚期毒已尽,虚象明显,应以补为主,视其气血阴阳之亏虚,分别选用益气、养血、温阳、滋阴等法。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有幸师从岳景林老师,获益匪浅,兹将岳老治疗无脉症之医案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李某,女,30岁,1996年11月初诊。患者左侧肢体麻木、发凉、酸痛一年余。曾在长春、北京等各地大医院确诊为“无脉症”。经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病情日益加重,遂到我院求治于中医。诊见左侧肢体麻木、发凉、疼痛,伴有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纳差、乏力、睡眠不佳,二便正常,左侧寸口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一九七五年以来,收治了十三例“无脉症”,均予针刺治疗收到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小结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何庆勇  唐玉秀  张吉 《中国针灸》2007,27(5):344-344
无脉症为一种罕见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左右。该病病因不明,发病机理不清楚,多数医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内分泌异常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主要病变位于主动脉弓和从它发出的动脉,如无名动脉、颈总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等。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无脉症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无脉症,在文献上讲是稀有的疾病,病因不明,有一定的病理变化,一向无良好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以往的说法,现在应该说无脉症,并不十分少见,而有好些病人未被发现,病因是可以探索的,仅须我们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仔细研究是可以找到的,病理变化,亦不像以前所  相似文献   

17.
朱××,男,47岁,干部,1987年10月就诊。左手无脉伴阵发性心慌,胸闷2年余。2年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和无脉症。经治疗心律失常愈,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然而无脉症仍未治愈。主诉:左上肢发凉,气短,眩晕,纳差,全身  相似文献   

18.
患者战某、男,32岁,工人,住院号5325。于1964年9月19日因寒顫高烧十余天而入院。自64年9月8日下午无明显原因开始全身不适、头痛、寒颤,继之高热,并出现恶心,全身肌肉疼痛,腰痛,有时谵语不安,高烧一直持续到午夜12时才漸退而入睡,于次日清晨稍感轻松,但体溫一直在38.5℃以上,于中午12时以后又开始寒颤、头痛,一小时左右又热甚,最高达41℃,午夜12时后又漸退,如此反复十余天。门诊应用解热剂、抗菌素不效而入院。既往健康。  相似文献   

19.
无脉症证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脉症又称多发性(大)动脉炎,属中医眩晕、厥证、痹痛、虚劳等范畴。临床虽表现多种多样,但可归纳为气血亏虚和气滞血瘀两类,治则以补益气血、化瘀通脉为主,方药多以煎剂和自制丸散配合,临床颇获效益。现介绍张锡君主任医师证治经验,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0.
无脉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临床有:头晕、眼花、视力障碍、不能劳动等自觉症状。物理检查:血压降低,甚至触不到脉动。病人痛苦万分。国内、外对本病之病因及治疗,皆无可靠之材料及办法。我院内科青年医师共产党员过中方同志,在积极响应党号召西医学习中医的基础上,打破迷信,根据针灸原理,治愈来自各地十二位病人。这种创造性发挥祖国医学遗产的治疗方法,已远远超过国际水平;并获得中央卫生部的奖励。针刺取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