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集团注射法,将某一剂量碘浓度造影剂加压快速注入静脉,造影剂经血循环大量进入靶器官的供血动脉时,开始扫描.我院自1998-2008年,共检查病人2655580 人,其中,增强扫描16860人,出现过敏反应18人,均为轻型,下面浅谈我们对预防过敏反应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0例需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照组),56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护理(观察组),包括心理护理、静脉注药护理、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周身发热189例(33.39%),感喉部烧灼紧束10例(1.77%),12例(2.12%)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2例(2.12%)扫描结束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荨麻疹样皮疹,10例(1.77%)患者发生渗漏,其中2例渗漏严重,导致扫描失败;其余注射顺利,全部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周身发热15例(44.12%),感喉部灼烧紧束3例(8.82%),3例(8.82%)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4例(11.76%)扫描结束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荨麻疹样皮疹,2例(5.88%)患者扫描结束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4例(11.76%)患者发生渗漏,均较严重致扫描失败;2例(5.88%)患者出现轻度耳、喉头水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时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利于CT增强扫描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中护理方法和要点,以提高检查效果和影像质量.方法:回顾近1年来1540例增强CT,对检查前、中、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540例检查者中,顺利效果好1536例(99.7%),2例造影剂皮下渗漏,2例失败,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增强扫描是CT诊疗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而静脉穿刺是否能一次成功,将直接影响扫描的顺利进行及增强效果。现将我院230例CT增强静脉穿刺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我院2000~2005年,用手推团注造影剂增强扫描230例,男性142例,女性88例;年龄15~72岁。造影剂采用60%泛影葡胺,用100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为12号或16号),快速静脉注射,时间为30s以内。2体会2·1血管的选择根据我们的经验,选择血管需粗、直,富有弹性,在实际操作中,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处理。①恶性肿瘤长期化疗的患者,血管干瘪,静脉充盈度差,管壁松脆,穿刺不慎极易刺…  相似文献   

5.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收集本院200例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联合使用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副反应明显降低,造影效果明显提高。本组10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无一例出现反应,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率也仅为7%,结论:熟悉造影要领,了解造影剂的毒副作用的产生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障扫描安全,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取得良好的造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忠芹  闵凡云 《河北医学》2003,9(6):564-565
静脉注射造影剂做增强扫描 ,是CT检查中常用方法[1] 。在增强扫描过程中 ,造影剂要求在 1~ 2min内一次性注入 ,才能达到增强效果 ,同时又得保证用药安全。为此 ,建立和保持良好的静脉通路是保证强化质量 ,及时应对副反应的关键。我们基层医院 ,采取气囊加压方式 ,实施静脉团注式增强扫描 ,现就增强扫描过程中 ,静脉通路的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从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实施CT增强扫描病人 10 6 1例 ,男性 6 71例 ,女性 390例 ;最大年龄 76岁 ,最小 2岁 ,平均 5 8.6岁 ;对造影剂发生轻度过敏反应 178例 ,严重过敏反应 2…  相似文献   

7.
注射造影剂进行肝脏增强扫描,是肝脏CT检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增强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在无条件配置自动注射仪的情况下,我们将常用的1次快速静脉注射法和滴注法改为1次静脉穿刺、2次静脉推注的方法注射造影剂,既操作简便,又获得了多幅清晰图象,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中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总结回顾62例CT增强扫描患者静脉穿刺的护理过程.结果 62例患者中60例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结论 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学习,善于观察和总结,不断提高CT增强扫描中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CT增强扫描,就是向血管内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剂,然后再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目的是提高病变组织同邻近结构间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和强化形成,以对病变组织类型作出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高压注射器大剂量(75-100 ml),快速度(2.5-3 ml/s)注射碘造影剂的使用方法在C T增强扫描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现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减轻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对患者副反应的作用. 方法对本院5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失败2例,因血管渗漏终止注药; 迟发型轻度过敏反应12例,498例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CT增强检查前充分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减轻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对患者副反应发生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CT增强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11.
CT增强检查造影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CT增强检查中国人的造影剂用量。方法:将200例腹部增强检查的病人分为甲(100 mL)、乙(70 mL)两组,用相同的注射速率和扫描方法进行检查,观察两组病人主动脉期主动脉的CT值和肝实质期肝脏增强前后的的密度差值。结果:甲组主动脉的CT值均在100Hu以上,肝实质的密度差值均在20Hu以上,增强效果良好;乙组主动脉CT值在100Hu以下和肝实质期的密度差值在20Hu以下的均为1例。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人用70 mL。的造影剂也能获得良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将30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CT增强检查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法,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CT增强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率。结果两组CT增强检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剂外渗率比对照组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于CT增强检查时,良好的护理可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有助于提高CT增强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囊腺癌(瘤)的螺旋CT双期增强表现,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分析,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内部密度、分隔、瘤壁、软组织成分以及腹水、腹膜、网膜种植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特点,从而达到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病灶多分布于附件区及子宫直肠窝区(77.3%);病灶多大>5cm(93.5%);病灶表现为囊肿型(Ⅰ型)、囊实型(Ⅱ型)、实质型(Ⅲ型),以囊实型多见(60%),囊实型又分为Ⅱa、Ⅱb、Ⅱc3个亚型;转移多表现为腹水及腹膜、网膜种植。结论卵巢囊腺癌(瘤)最常见的类型为Ⅰ、Ⅱ型。良性肿瘤以Ⅰ型常见,恶性肿瘤以Ⅱ型常见。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四种碘造影剂在CT静脉增强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四种CT静脉增强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选择最佳用药。方法:CT静脉增强其2397人次,随机给予离子型造影剂安其格纳芬和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双北碘海醇和欧乃派克分别为947、496,559、395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与性别、年龄、预注射地塞米松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安其格纳芬、优维盟、双北碘海醇和欧乃派克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50%(412/947)、12.10%(6N496)、7.51%(42/559)和15.95%(63/395),无重度不良反应。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造影剂之间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x^2=199.558,P=0.000)。三种非离子型造影剂之间不良反应亦存在差异,双北碘海醇不良反应最少(x^2=9.462,p=0.009)。注射地塞米松不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比离子型造影剂更安全可靠,国产双北碘海醇不良反应最低;增强扫描前可以不需预注射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出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对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螺旋CT和多期增强扫描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图像,分别从对病灶的检出数目、图像显影质量和图像确诊优势这些方面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多期增强扫描图像对肝实质性占位性病灶的检出数目53个优于螺旋CT平扫的33个病灶,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平扫图像质量于多期增强扫描质量,对肿瘤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更能对实质性占位性病灶判断其性质,更有利于诊断。结论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显影图像质量可得到肝脏和肝脏典型病变多期图像表现特征,能够快速的做出诊断,提高对肝脏实质占位性病临床诊断率,避免误诊发生,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树莲  何巧贤 《河北医学》2008,14(7):870-872
目的:探讨胰腺癌螺旋CT检查护理配合,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充分做好检查前胃肠准备;解除患者心理压力;训练屏气配合;完成护理基础环节。尽量选用非离子对比剂。增强扫描注射速度2.5~3.0 ml/s,注射开始后动脉期20~30s,胰腺期35~45S,门脉期60~70S。结果:一次屏气配合完成扫描92%(48/52),改平静呼吸完成扫描6%(3/52),注射中断1例,占2%。扫描完成后图像重建全部达诊断要求。结论:通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工作完善,准确进行注射操作,提高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和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85例疑似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中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平扫、MSCT三期强化扫描、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点,并评估MSCT与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SCT平扫上肿瘤与眼外肌密度相似,呈圆形或类圆形,轮廓光滑,见分叶,点状、小圆形高密度钙化,强化后65例呈不均质渐进样强化,14例呈持续性强化,6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MRI平扫发现T1WI结节状低信号,轮廓清晰,点状高信号,T2WI高信号影,DWI呈等或偏低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填充式强化;MSCT三期强化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高于MRI增强扫描,特异度、准确度低于MRI增强扫描,而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分别为95.00%、88.89%、91.76%。结论 MSCT三期强化扫描及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均有一定价值,前者诊断准确率高,而联合诊断的效能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9.
CT增强扫描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平扫诊断肝损伤23例,脾损伤47例,肾损伤19例,胰腺损伤3例,其中2例脾肾复合损伤;可疑肝损伤2例,脾损伤6例,肾损伤4例,未见异常8例,对以上患者增强扫描后,全部患者均能明确诊断。经剖腹探查手术证实腹部脏器损伤76例,其中肝损伤12例,脾损伤40例,肾损伤12例,脾肾复合损伤5例,其中3例肾损伤行介入治疗。结论 CT增强扫描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是判断闭合性腹部外伤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选择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自研CT增强注射机在基层医院应用价值,并通过与国产高压注射机比较,更好地了解自研专利CT增强注射机的优势。方法通过两种机器原理对照、实际病例应用程序及经济价值比较,探讨自研器械CT增强注射机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两个机器原、实际操作对比,自研器械在基层医院有一定的价值。结论两种高压注射器行肝脏CT动态扫描,都能精确调节造影剂的注射速度、注射剂量、配合肝脏成像程序,图像符合质量标准,达到诊断效果。但两种器械原理不同,在价格方面相差悬殊,自研器械CT增强注射机在基层医院应用优势远远大于国产CT高压注射机,促使基层医院业务更好更有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