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化质控血清不同保存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同样的血清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保存,分批次将两种血清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测定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冰冻质控血清检测结果除个别项目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更可靠,保存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结论:生化质控血清不同保存方法会对检测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选择正确可靠的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清标本在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储存条件下对血清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20名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各5 mL,将同一供血者的血液标本分装于2个采血管(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干燥管)中,分离血清并即刻进行血清白蛋白检测,对两管即刻检测值结果进行比较;随后将两管血清分装为6个温度组,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温度及时间的保存条件下血清的白蛋白值.结果:用两种采血管分离血清对白蛋白的测定值无影响;两种采血管所分离的血清标本在室温保存12 h、4 ℃保存24 h、-20 ℃保存72 h内的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相对稳定,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室温保存24 h、4 ℃保存36 h、-20 ℃保存96 h后的检测结果偏高,与即刻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检验中要注意合理保存血清标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保存方法对血清CRP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方法随机收集门诊健康体检者49例血清样本,分组在不同温度、保存时间和不同冻融次数后采用多点定标的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样本进行CRP浓度测定。结果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样本对CRP的结果无明显影响,反复冻融标本CRP浓度呈下降趋势。结论测定CRP的血清样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存条件,但是不宜反复冻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碘摄入量对垂体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及垂体促甲状腺素β(TSHβ)表达量的影响,阐明慢性碘过量对垂体TSH细胞合成与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碘营养正常的普通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3倍碘过量组、6倍碘过量组、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于补碘8周后处死大鼠,制备垂体组织匀浆和脑及垂体组织冰冻切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TSH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垂体组织TSH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垂体TSHβ蛋白的表达,应用Image Pro-plu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倍碘过量组和6倍碘过量组雌鼠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雌鼠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雄鼠血清TSH水平在过量摄入碘后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雌鼠垂体组织内TSH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碘摄入量的增高并没有引起雄鼠垂体内TSH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雌鼠垂体TSHβ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雄鼠只有50倍碘过量组TSHβ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随碘摄入量的升高,雌鼠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不同碘摄入量组雌鼠垂体组织TSH含量变化与血清TSH水平变化相一致。雌鼠垂体TSHβ蛋白表达量亦随碘摄入量的升高而增加。提示慢性碘过量可能是影响垂体合成和分泌TSH的因素之一,且对雌鼠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汤建林 《吉林医学》2012,33(12):26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临床血清TSH诊疗价值。方法:选取因甲状腺微小结节性疾病就诊并行血清TSH检查的患者40例,采用血清TSH检测方法诊断,并进行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血清TSH诊断为良性结节15例,恶性结节25例。与病理结果对比,血清TSH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为78.6%(22/28),特异性为75.0%(9/12)。结论:血清TSH对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其他的辅助检查来提高诊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卢蕾  杨欣  敖曼  张芸 《中国医药导刊》2015,(4):400-401,405
目的:研究血液样本在不同保存温度及放置下对他克莫司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受检对象(均为肾移植术后患者),每人采集6ml静脉血,将每份样本按照不同保存温度分成2组(分别放在冷藏4℃和室温20℃),采用均相酶标记放大免疫检测技术(EMIT)测定保存0h、24h、48h的他克莫司血清药物浓度,将不同温度组中24h与0h、48h与0h的血药浓度结果差值进行t检验,观察血样在不同保存温度,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变化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液样本的保存温度对EMIT法的监测结果有显著影响,并且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变化。结论: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受保存温度和放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老年妇女甲状腺功能与高脂血症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桂福  邓宏明 《广西医学》2003,25(4):507-509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甲状腺功能对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 :135例老年女性 (年龄≥ 5 0岁 )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成 TSH升高组和 TSH正常组 ,同时测定游离 T3、游离 T4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 TSH正常组比较 ,TSH升高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老年妇女甲状腺功能降低有可能影响血脂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TSH临床结果的可比性和符合度。方法同时应用两种化学发光仪检测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SH浓度。结果血清TSH测定结果在不同两种化学发光仪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高度相关(γ=0.983、0.991,均P=0.000)。结论血清TSH测定结果在两种不同化学发光仪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相关性较好,但不具备可比性,不能互相通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TSH临床结果的可比性和符合度。方法同时应用两种化学发光仪检测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SH浓度。结果血清TSH测定结果在不同两种化学发光仪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高度相关(γ=0.983、0.991,均P=0.000)。结论血清TSH测定结果在两种不同化学发光仪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相关性较好,但不具备可比性,不能互相通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其治疗前、后变化值的差异.方法:对采用氯氮平治疗的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TSH测定和精神症状的评定.结果:显示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SH水平略高于Ⅱ型,氯氮平对Ⅰ型患者的TSH调节效应较Ⅱ型患者好,治疗前后TSH变化值Ⅰ到较Ⅱ型大.结论:提示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调节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中国表观健康老年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对比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水平的差异。方法 收集中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10个中心共5451例表观健康老年人(>60岁)一般临床资料及冻存空腹血清样本,通过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使用中位数(P2.5,P97.5)表示老年人群TSH水平。分析不同地域、性别、年龄组(组距为5)TSH水平差异,探索各因素对TSH水平的影响。结果 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法调查TSH参考区间分别为0.42~9.47 m U/L;0.36~7.98 mU/L,两种方法检测TSH结果有差异(P<0.001)。2个西部地区中心TSH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中心(P<0.05);老年女性TSH水平不随年龄增长,而老年男性TSH水平随年龄增长有增长趋势;60~75岁女性TSH水平普遍高于男性,>75岁男性女性TSH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TSH水平受地区、性别、年龄因素影响,但老年人群无需再根据地区、性别、年龄再分组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消连翘丸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节性甲状腺肿细胞(结甲细胞)增殖及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人的原代结甲细胞,同时用内消连翘丸或优甲乐的含药动物血清进行干预,采用MTT法和放免法检测含药血清对结甲细胞增殖及激素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各组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结甲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量效和时效关系,其中内消连翘丸大、中剂量组优于优甲乐组。促甲状腺素(TSH)对结甲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中药各组含药血清对加TSH刺激的结甲细胞增殖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中药作用24 h对结甲细胞的激素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内消连翘丸合药动物血清可在不明显影响细胞分泌功能的前提下抑制结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在其发病后的1~3、7~9、14~17 d对血清TSH、ACTH、LH、FSH进行动态观察,同时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清TSH、ACTH、LH、FSH发病后1~3、7~9 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痉挛组与非脑血管痉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清TSH、ACTH、LH、FSH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脑血管痉挛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舒晓春  邓欢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13-114,162
目的检测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人体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差异,探讨影响FGF21的水平的因素。方法本实验按受试者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甲亢组(67例)、甲减组(48例)、对照组(53例),分别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FGF21、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总蛋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甲亢组血清FGF2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甲减组血清FGF21高于对照组(P〈0.01)。②相关性分析显示,甲亢组血清FGF21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294,P〈0.05;r=0.267,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312,P〈0.01);甲减患者血清FGF21与促甲状腺激素、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832,P〈0.01;r=0.381,P〈0.05;r=0.373,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甲亢组中,年龄和TSH是影响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独立因素;甲减组中,仅TSH是影响血清FGF21的独立因素。结论甲亢组中血清FGF21浓度明显降低,甲减组中血清FGF21浓度明显升高;年龄、促甲状腺激素可影响血清FGF21水平。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3例不同病程乙肝患者、32例非乙肝传染病患者以及37例健康人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乙肝患者T4、FT4水平升高,慢性乙肝患者FT3、FT4、TSH水平降低,肝硬化患者T3、FT3、TSH水平降低,重症肝炎患者T3、FT3、FT4、TSH水平降低。结论: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乙肝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塞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NIHSS评分,用酶标免疫方法进行急性期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测定,将TSH升高值分为轻度及中度两组,并比较TSH不同程度升高时NIHSS评分变化。结果 TSH中度升高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轻度升高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受TSH水平变化的影响,TSH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对越轻,TSH水平对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NS)和慢性肾衰竭(CRF)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改变的机理,及在血浆蛋白异常改变时采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测定法评价甲状腺功能。方法:采用酶学免疫测定法检测了15例肾脏疾病患儿的血清FT3、FT4和TSH。其中8例为NS,7例为CRF。并与7例NS恢复期(RENS)患儿及9例正常儿童(NC)为对照。结果:与RENS和NC对照组相比,NS组的FT4降低、TSH升高(均P<005)。CRF组FT4和FT3均明显降低(P<005),而TSH无明显改变(P>005)。RENS的各项指标与NC无差异(P>005)。NS和CRF的血清FT3、FT4和TSH的改变与血清蛋白、尿蛋白均无相关关系。结论:NS和CRF急性期患儿都存在着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降低,NS恢复期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提示无需甲状腺激素治疗;而CRF可导致中枢性的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腺激素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别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 H T)和 Graves 病( G D),提高 H T 的诊断率,减少 H T 手术和不必要的抗甲状腺治疗。方法:以经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 H T 和 G D 的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活检前或术前清晨空腹血清 T G A, T M A, T3, T4 和 T S H 为检测指标。结果:甲亢型 H T 和 G D 病人的 T G A, T3 有明显差异( P< 001); T3/ T4, T M A, T S H 有显著差异( P< 0001); T4 无差异( P> 005)。结论:血清 T3, T3/ T4 , T S H, T G A 和 T M A 可以作为鉴别甲亢型 H T 和 G D 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急性脑梗死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T4、TSH均低于对照者(P<0.01~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是机体的保护反应,其对疗效观察、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碘过量对雌性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和TS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只):适碘组(NI)、高碘3个组(饮用水加入不同剂量的碘化钾(KI)),大鼠饲养3个月处死后取血离心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水平。检测结果 EPI6.0双录入,分析用SPSS19.5统计软件。结果高碘组雌性大鼠血清T3、FT3、T4和FT4浓度与适碘组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IO3浓度的升高,各组血清T3、FT3、T4和FT4水平也随之降低;高碘组雌性大鼠血清TSH浓度与适碘组比较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碘过量是甲状腺疾病的可能致病因素之一,所以因地制宜根据碘缺乏病的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盐碘浓度对于防治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