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中医可归属为消渴,水肿,眩晕,虚劳等病症范畴。本病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脏素虚湿本病的发生基础,加之长期的不良精神刺激,气郁化火,或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为主,其病理性质,以燥热内生,水湿潴留,湿浊内蕴为标实,以气阴两虚,精气亏耗,阴阳两虚为本虚,总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虚实互见。一般初期为肺胃阴虚燥热、肺脾气虚,日久生化之源不足,先天之本无所充养,加之肾元禀赋素亏,气随液耗,形成肾之气阴两虚,且伴有“瘀积湿盛”病变累及于肾,肾络受损,发为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产生的直接病因是饮食失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气机郁结;素体阴虚,劳欲过度。气阴两虚、燥热内盛是致病的关键,以气阴两虚、精气亏耗终致阴阳两虚为本,燥热内盛、痰瘀阻络、血滞脉内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脏腑阴虚为本,脉络瘀阻为标,二者互为因果;其病变主要在肺、脾、肾三脏,且三脏常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DN占DM患者死亡率的60%^[1],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肾衰者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2]。DN属于中医的“消渴”、“水肿”范畴。气阴两虚、精气亏耗、阴阳两虚为本,燥热内生、湿浊内蕴、瘀阻肾络、血滞脉内为标,总属本虚标实证。气虚血运无力,阴虚脉道失于润泽,阳虚脉道失于温煦,均可导致血瘀。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可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并可兼夹血瘀、痰湿、浊毒等标证。中医药治疗早期DN有较好疗效,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理进展、提高生存质量有较大潜力和优势,基于张法荣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针对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型,宜滋阴养血、清热疏肝,方予滋水清肝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的认识,中医有消渴、脾瘅、消肾等症的记载,近年来同统称为消渴病肾病。第二部分,指出糖尿病肾病病性为本虚标实证,它由燥热伤津耗气发展到阴阳两虚。第三部分,指出脾肾亏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病之本。糖尿病病变的脏腑主要与肺、脾、肾相关,尤其以脾肾更为重要;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受损,容易导致糖尿病肾病。第四部分,指出痰瘀互结贯穿糖尿病肾病整个发展过程。痰湿与瘀血可以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若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因涉及禀赋不足、劳逸过度、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特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病变涉及肝、脾、肾三脏。从肝:精神刺激,郁怒伤肝,肝郁化火,火盛伤阴而致渴;从脾: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运化失职,脾胃内伤,津液失布而致渴;从肾:先天不足,劳欲伤肾,阴阳俱虚而致渴,健脾、补肾、调肝同治在糖尿病治疗中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肾消"、"下消"、"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在以往认识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础上,多数医者认为瘀和毒亦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特点.马东明等[2 ]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肾络瘀阻,消渴日久,致肾之气阴两虚,肾络亏虚,络脉失养,而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滞在肾络,津凝痰聚,痰瘀郁热,胶结成毒,络毒蕴结,肾络阻滞,诸症丛生.何泽等[3]认为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虚,毒损肾络,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逐渐肾体虚损劳伤,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脉络瘀阻,湿浊瘀血内蕴化毒;毒邪是主要矛盾,贯穿消渴肾病始终.  相似文献   

8.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亏虚,以肾为根本,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在现代中医称之为“消渴肾病”,因其多继发于消渴,存在阴虚燥热,津液耗伤的病机基础,为清热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糖尿病肾病因其燥热、津伤等病机基础,会兼夹产生不同程度风邪,并往往并发症较多。王暴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性本虚标实,消渴热盛,热盛生风是本病的病机核心,治疗以清热祛风为大法,自拟消渴肾方治疗,临床证实疗效显著,丰富了本病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在糖尿病迁延较久而并发出现的,传统的观点认为糖尿病的病机特点主要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从临床症状所见,DPN病也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当责之于痰湿瘀血。纵观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的文献,对DPN的中医病机规律认识可概括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痰瘀痹阻、阳虚寒凝5种。  相似文献   

11.
查玉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摭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证。全国名医查玉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具有独到的治疗经验。认为肝肾阴虚是本,肺胃燥热是其标,气阴两虚是其常,湿热寒湿是其化,瘀浊阴络是其变,火湿浊瘀是其因,阴阳衰竭是其果。病机为消渴日久不愈,精气耗损,致气阴两虚,络脉失养,治用桃红四物汤合生脉饮加减,改善其组织的缺血缺氧状况,从而达以促使周围神经恢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瘀血理论及其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水肿”范畴,本病系在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糖尿病病程日久,久病必虚,久病及肾,久病必瘀。脾肾两虚,水精输布失常,气化不利。发病之初,阴虚为本,涉及肝肾。病变后期,阴损及阳,伤及心脾。脾肾等脏腑虚损,痰瘀互结,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故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脏腑虚损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本文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探讨了血瘀的涵义。提出了治疗血瘀证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由消渴迁延而致。究其病机,乃因燥热阴虚日久耗气而致气阴两虚,病情持续发展则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虚,后期则出现阳衰浊毒瘀阻,且病变过程中又每多夹瘀。故主张本病辨证可分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及阳衰浊毒瘀阻4型,并且每型可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各期相对应,以便临床施治。强调中医辨证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才能取得较佳疗效并能防止变证发生  相似文献   

14.
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为消渴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中医“肾消”、“尿浊”、“虚劳”等范畴。对其病机认识多倾向于本虚标实之说,早期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随病程进展多阴损及阳、瘀血浊湿为患。基于长期跟师实践,笔者认为“消渴肾病”不论其病处何阶段,均存在“阴虚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发病初始阶段,多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表现以消渴证候为主;疾病发展到后期,则阴损及阳,伤及脾肾,脾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水肿、虚劳、关格。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本虚之基本病机,在标实方面多以湿、热、瘀、毒之邪为主,瘀血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始终,湿热蕴结是加重糖尿病肾病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不易察觉,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学家多认为其病机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笔者导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治疗方面颇有心得,重视肾虚,从脾肾入手,补正祛邪,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易导致肾功能不全 ,是一种难治性、消耗性疾患 ,临床上多从肺、胃 (脾 )、肾三脏论治。然糖尿病肾病常伴随血瘀之象 ,必须通补并用 ,才能收到良效。笔者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配合清燥生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等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对糖尿病肾病中“血瘀”的认识《内经》曰 :“病久入深 ,营卫之行氵啬 ,经络时疏 ,故不通”。糖尿病肾病迁延时日 ,瘀血阻滞出现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 ,而标实除了燥热 ,多兼见血瘀。其血瘀之成 ,或因燥热伤津 ,液耗血滞 ,或因气…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病理过程复杂,然可以中医病机理论"虚气流滞"概之,乃消渴病阴虚燥热日久,阴伤气耗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久病入络致瘀血阻滞,气血失调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壅滞蓄积成毒,损伤脏腑经脉所致,概以"虚气"在先为本,"流滞"在后为标。基于"虚气流滞"的病机认识,临床以"补虚通滞"为法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根据其不同病变特点和不同阶段,将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合理运用益气、养阴、温阳、补血、理气、活血、化痰、利湿等治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治以滋补肝肾、润燥明目,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或化瘀止血、化痰散结;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治以滋阴补肾或健脾益气为主,终末期治以温阳益气、通腑泄浊为主;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不同病机治以滋阴活血,补气活血或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等,共使补中有通、寓通于补,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血阴阳 ,五脏亏虚 ,以肾为根本 ,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 ,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 ,以此病机为依据 ,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20.
金妙文教授认为,糖尿病(DM)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燥热、痰瘀互结;气阴两虚为本,燥热、痰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理因素主要有虚、燥、热、痰、瘀,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胃、肾,以脾、胃和肾为主;以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痰、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临证依标本主次和具体证型,灵活施治.金教授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