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脑瘤方辅助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中药辅助治疗脑胶质瘤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184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替莫唑胺+脑瘤方)和对照组(替莫唑胺)。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7%、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治疗组卡氏评分的改善情况和治疗后的卡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自拟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毒副反应,而且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6例和保守治疗对照组19例,记录两组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踝肱指数较前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DSA能够较准确的了解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阻塞的部位及程度,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本院治疗甲亢的老年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83例。治疗组给与空腹口服131I,服用剂量按(2.94~4.44)MBq/g甲状腺组织计算,对照组服用常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间分别为3个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79.25%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亢,方法简单、经济、疗效好、且副作用少,效果优于抗甲状腺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病死发生,植物生存1例,术后继发脑血管痉挛14例,经临床治疗,恢复良好;44例患者动脉栓塞成功,术后复查动脉瘤未显影,载瘤动脉供血正常,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无再出血发生。结论采用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脑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的优点,围术期良好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要加强护理操作规范,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脑转移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开颅手术方法,其优点为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本文简要介绍介入治疗脑转移瘤的操作方法,并结合临床161例患者的护理,阐述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健苗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06-107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35例,通过对35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完善各种术前检查,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护理要点是加强症状护理,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及早顺利恢复。结果:栓塞成功率为94.29%。完全成功率为77.14%,栓塞90%以上成功率为11.42%。1例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脑出血。术后35例患者的阳性体征消失或逐渐减轻,1例昏迷患者在术后1d内清醒。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介入治疗栓塞的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介入治疗脑动脉畸形栓塞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32P胶体介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介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29例,根据血管瘤平面面积分为A、B、C3组,行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瘤内多点均匀注射介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次治愈率为55.0%,经2次治疗后总治愈率为80.29%,A、B、C3组治愈率分别为94.4%、84.1%和63.9%,随血管瘤平面面积增大,治愈率逐渐下降(P〈0.01),3组有效率均为100%。结论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介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早期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是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前列腺癌患者为例,在其接受内分泌治疗前后,采用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探测患者全身骨及骨转移灶的情况,同时展开PSA(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检测。结果以内分泌治疗前后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为依据,可将患者骨转移灶的状态分为A、B、C三种类型,并且,血清PSA还会发生相应变化。结论通过应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对患者骨转移灶的变化情况进行直观监测,因而在对前列腺癌患者展开内分泌治疗时,可将核素骨显像表现与血清PSA作为评价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和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两组,57例行PCI,55例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以及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PCI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尤其是中高危病人,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特别是中高危病人介入治疗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TCM)结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介入化疗组(29例)和中医+介入化疗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中医结合介入化疗组的有效率(60.0%)明显高于单纯介入化疗组(27.6%)(X^2=6.28,P〈0.05);介入化疗组的症状改善率为58.6%,而中医结合介入化疗组为83.3%(x^2=4.390,P〈0.05);中医结合介入化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单纯介入组明显减少(X^2=6.16,P〈0.05)。结论中医结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各89例,按照不同方案口服他汀类药物,并同时检测术前及术后1d、3d、7d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术后血脂值,并进行系统比较。结果术前(CRP)水平、血脂值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破裂导致炎症因子、血小板及凝血系统被激活,急性继发血栓形成,闭塞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从而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前强化口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术后血脂水平,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6例双侧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在X线电视透视下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结果72支输卵管疏通成功63支,再通成功率87.5%;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经随访,再通术后6个月内,36例中有12例妊娠,受孕率33.3%。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经济、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卵管性不孕症首选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对71例98次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分析,针对发生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71例98次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7种并发症,针对发生原因进行护理干预,一般症状在1周内缓解。结论精心的术前准备,适当的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细心观察病情,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同时接受经颅多普勒和经胸心脏超声(TrE)发泡实验阳性,后经食道超声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并在本院心内一科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的患者30例。术前及术后行HIT-6评分对头痛症状是否缓解进行评估,术后行,TTE发泡实验复查封堵效果。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在院及随访期间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前的HIT-6评分为(70±5)分,术后的HIT-6评分为(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TTE均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TTE发泡实验27例分流消失,3例仍有残余分流。结论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以明显缓解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7.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USA)明确子宫动脉、出血血管、有无动静脉瘘等情况后栓塞子宫动脉进行止血。方法对47例保守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行TAE救治,栓塞剂采用凝胶海绵。结果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90min,术后有效止血率100%,术后随访2个月至36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14例患者生子。结论动脉栓塞术(TAE)创伤小,疗效快速肯定,术随访期及长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胺酮静脉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探讨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选择60例做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成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术中患儿体动,呼吸,心率,ECG,SpO2的变化,并随时调整麻醉深度,满足手术要求。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麻醉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清醒时间P组明显快于K组(P〈0.01)。两组相比,P组患儿术中安静,经过平稳,可较好的耐受手术,且呼吸循环影响轻微,诱导及苏醒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相对于过去传统的氯胺酮麻醉,丙泊酚麻醉在小儿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肖鹏 《齐鲁药事》2010,29(8):499-501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合并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病理变化。方法对2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前介入化疗,根据癌灶部位进行选择性动脉插管,FCM方案(5-FU500~1000 mg,顺铂20~40 mg,丝裂霉素6~10 mg),第二疗程后8~14天进行手术治疗;同期对2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直接手术治疗作为对照。术后对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术后生存率。结果介入治疗组织病理学改变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术后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前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