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谭来勋  王芬  张弦 《疑难病杂志》2009,8(4):221-222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脑梗死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疗效。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不明原因长期发热脑梗死患者112例的血清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新青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d,每日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病情。结果所有病例抗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滴度均≥1∶16;阿奇霉素组显效率为92.86%,高于新青霉素组的4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发热的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的感染率高,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 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影响。方法 检测50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对照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CPN-IgG),以及CRP和HCY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CPN-IgG阳性感染率58% (29/50),高于对照组20%(10/50),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51.74,P<0.05)。脑梗死组CRP(6.81±2.66)mg/L和HCY(23.81±5.67)umol/L均高于对照组CRP(1.07±0.49)mg/L和HCY(8.37±3.36)umol/L (均P<0.05)。血清CPN-IgG阳性脑梗死患者CRP(8.23±3.54)mg/l和HCY水平(23.81±5.67)umol/L分别高于CPN-IgG阴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4.27±2.69mg/dl) 和HCY水平(18.27±3.69mg/dl) (均为P<0.05)。结论 CPN慢性感染与脑梗死发病有关;CPN可能通过升高CRP和HCY水平, 促进动脉硬化形成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关系。方法 选择 8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4 0例COPD稳定期患者 ,30名正常对照者。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A、IgM、IgG。 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急性肺炎衣原体的感染率为 31.0 % ,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和对照组 (P <0 .0 5 )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 2 0 .2 %和 2 9.8% ,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IgA的几何平均滴度在急性加重期组中最高 (2 1.4 ) ,COPD稳定期组次之 (9.8) ,对照组最低 (3.5 )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为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 ,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量免疫荧光法(MIF)检测192例冠心病患者和37例非冠心病者的双份血清中肺炎衣原体IgG、IgA和IgM抗体滴度。结果 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IgG≥64的比例分别为70.8%和29.7%(P<0.001);IgA≥32所占比例分别为34.9%和16.2%(P=0.026)。冠心病和非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率分别为9.9%和2.7%(P=0.212),慢性感染率分别为37.5%和21.6%(P=0.064),急性慢性感染合计分别为47.4%和24.3%(P=0.01)。校正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后IgG≥64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肺炎衣原体感染有可能是冠心病的诸多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国庆  康爱英 《医学争鸣》2005,26(3):F002-F00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白细 胞介素6(IL 6)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s CRP, IL 6含量.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hs CRP和IL 6含量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5.5±2.5)mg/Lvs(0.9±0.7)mg/L, (13.9±4.5)ng/Lvs(5.6±2.0)ng/L,P<0.01],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 6参与 诱导肝脏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CRP)的合成,CRP反馈 促进IL 6的产生,两者共同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肺炎衣原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婴幼儿26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IgM抗体.结果:64例患者(占24.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其中急性支气管炎15例(占24.2%),支气管肺炎28例(占22.0%),毛细支气管炎13例(占27.7%),哮喘急性发作8例(占30.8%),各病种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表现中出现喘息症状43例(占67.2%),显著多于对照组(占53.5%)(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发病早期即可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助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TWAR)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0例冠心病和180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全血标本肺炎衣原体DNA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DNA阳性率为57.5%,对照组为21.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在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DNA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吸烟患者显著高于非吸烟患者(P<0.01);急性心梗较其他类型冠心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存在密切关系,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4 h及14 d,NIHSS评分分别为(10.96±4.15)分、(6.15±2.58)分,较治疗前的(15.36±4.18)分依次下降,Barthel指数分别为(61.54±20.84)、(88.52±31.67),较治疗前的(48.17±19.62)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0.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单因素分析显示,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有效组,糖尿病比例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疗效与溶栓时间、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李晓玲 《疑难病杂志》2007,6(8):460-462
目的探讨血小板形态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脑梗死急性期PLT明显低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TIA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脑梗死急性期MPV和PDW明显高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TI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PLT低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MPV和PDW高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结论血小板的形态在脑梗死之前就发生变化,动态观察血小板3项参数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发病至高压氧介入的不同时机分为3组:24h内组18例;1~7d组42例,>7d组26例。观察发病后3个月疗效。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平均积分均较自身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之间比较:24h组积分(5.4±1.2)明显低于1~7d组(10.5±2.2)和>7d组(17.5±3.7),而且1~7d组又明显低于>7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内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4%和94.4%,明显高于1~7d组(26.2%,85.7%)和>7d组(15.4%,65.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介入脑梗死的治疗时机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A组)和健康对照组50例(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HP-IgG抗体,同时作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 AIS患者HP感染率为77.5%(31/40),而对照组仅为26.0%(13/5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8.75,P<0.01);AIS患者Fg、CRP、T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0.01),而TG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AIS发病与HP感染有关,抗HP治疗可能是降低AIS发病危险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比较脑梗死和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抗体IgG、IgA、IGM的阳性率,探讨幽门螺旋杆菌与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老年脑梗死组69例,老年心肌梗死32例,对照组42例。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三组IgG,IgA,IGM的阳性率。结果 脑梗死组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抗体IgG,IgA,IGM阳性率分别为82.6%、57.8%、19.5%,心肌梗死组为87.6%、60.2%、23.7%;对照组则分别为52.4%、28.6%、7.2%,与患病组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患病组IgG和/或IgA组合以及IgG和IgA/或IGM组合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病组甘油三酯与HP特异抗体IgGIgA呈明显正相关(分别P<0.01)。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与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又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以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分为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新诊断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第1、3、7、14、28天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PEDF、VEGF浓度并计算VEGF/PEDF的比值变化,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浓度随病程逐渐增高,第7天达到最高浓度(214.72±55.95)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P<0.05)。而急性脑梗死组血清PEDF浓度在入院后第1天最低(28.77±8.60)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5),随病程时间延长逐渐提高,第14天接近健康人正常水平。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清VEGF/PEDF比值分别为7.48±1.98、7.86±2.83、7.39±2.18,均高于对照组5.93±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63,P<0.001;t=3.68,P<0.001;t=3.24,P<0.01)。 结论 VEGF/PEDF比值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一个检测指标,血清VEGF、PEDF浓度及其比值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肺炎衣原体(Cpn)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确诊的128例肺癌和12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M,IgG检测,以7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结果COPD组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率(36.5%,46/126)及IgM和/或IgG阳性率(32.8%,42/126),均较肺癌组(分别为21.8%,28/128和23.1%,30/128)及对照组(分别为1.4%,1/70和2.8%,2/70)明显升高(P<0.005),肺癌组IgM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IgM和/或IgG阳性人数为74例,总感染率为22.8%(74/324).结论肺癌和COPD患者都是Cpn易感染人群,其Cpn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Cpn可能是COPD急性加重和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影响.方法 缺血性卒中患者(82人)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42人)、对照组(40人),疗程4周,随访180天,分别在治疗14、28、90天后检测两组患者Hcy、CRP,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180天后统计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Hcy:治疗14天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28天后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CRP:14天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28天后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14天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后者提高(P<0.01),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均提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90天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180天时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2.38%)心脑血管复发事件;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7.5%)心脑血管复发事件,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治疗有效,恢复期能够降低脑血管事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郑智婷  宁世金 《华夏医学》2011,24(5):550-552
目的:研究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金纳多治疗组(50例)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60例),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14.67,P<0.01...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75-7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100)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管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实施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n=50,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6.00%,显著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4.52±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21±1.45分),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既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蛋白Z(PZ)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AIS患者均为急性期(发病后1-3 d)取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中血浆中PZ的含量.根据头部核磁共振(MRI)结果将AIS患者分为两...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14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56例健康儿童,取静脉血,用微蜈荧光试验检测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其中8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56例健康儿童,取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结果:本组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阳性率为26%,对照组为5%(P〈0.001),其中24例(16%)有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