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颈肩综合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它是以颈椎、胸椎等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或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及肩背部疼痛不适及颈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候群。我院自2006年应用干扰电向量方法治疗颈肩综合症8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韩景献,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韩景献教授在针灸临床中独创“三焦针法”,从三焦论治老年痴呆,在运动针法的施用中有自己独特的心得,擅长运动针法治疗扭转痉挛、急性腰扭伤、颈肩综合症等运动系统疾病.颈肩综合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它是以颈椎、胸椎等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或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及肩背部疼痛不适及颈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候群[1].该病急性期肌张力高,患者因持续疼痛而情绪紧张,不能耐受传统针刺留针法,故韩景献教授巧妙使用运动针法治疗此病,取效甚速.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报道运动针法治疗急性期颈肩综合症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肩周炎病人接受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结果 32例肩周炎患者中,临床痊愈15例,有效11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32例肩周炎病人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以及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且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有特殊不适情况出现.结论 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干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4.
颈肩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它是以颈、胸椎关节失稳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疼痛不适甚至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病症,属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毫针斜刺配合弹拨手法松解小圆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放射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针刺颈背部穴位并配合弹拨手法肩胛小圆肌区推拿;对照组颈项部及上肢部位取穴,常规针刺。结果:上肢放射痛及肩背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毫针斜刺配合弹拨手法松解可解除肩背部肌肉痉挛,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日趋提高,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娱乐,越来越多的人在成为计算机的主人之前先变成了它的奴隶。由于长时间的键盘或鼠标操作和直视屏幕使得肩颈部和背部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平常的生活和普通运动对肩背部的这些肌肉不能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调节,使计算机操作者出现肩颈部不适、肩背部疼痛、频发落枕,甚至肩颈部肌肉萎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夜卧受凉,寒邪伤及颈项部、肩背部而发生。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头颈部活动不利,局部肌肉酸胀疼痛,或伴头痛、肩背部痛。笔者用痛点推拿法治疗落枕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肩关节周围部分肌肉起止点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功能锻炼,针刺肱三头肌长头和短头,肱二头肌长头和外侧头,大小圆肌,冈上、冈下肌起止点;对照组30例,常规功能锻练基础,针刺肩髑、肩髂、肩贞和肩前部阿是穴。两组连续针刺7d,休息3d,再针刺7d后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局部肌肉起止点对肩周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热敏灸和针刺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热敏灸组采用艾条灸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产生热敏效应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电磁波照射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治疗1疗程和2疗程后,应用Mc Gill简化量表和计算VAS加权值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对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治疗完成2个月后,随访了解其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和2疗程后,Mc Gill简化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计算VAS加权值热敏灸组痊愈率55.6%,高于对照组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法和针刺法均是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热敏灸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短期内治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针刺法。  相似文献   

10.
正颈肩腰腿痛为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为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其中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近年来,颈肩腰腿痛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且该病具有难治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单纯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疼痛[1]。针刺治疗颈肩腰腿痛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特点。随着临床进行深入研究,中医治疗颈肩  相似文献   

11.
肩周炎,中医称“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临床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肌肉逐渐萎缩为特征,是自限性疾病。患病后,患者往往因疼痛难忍,动则痛甚,而减少活动,导致某些基本生活失去自理,痛苦万分。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常规治疗方法,如针刺肩三针、条口透承山,按摩、拔罐、红外线、频谱治疗等,对疗效欠佳的37例患者加用透刺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颈背肌筋膜炎(又称颈背纤维织炎或肌肉风湿症)是由于外伤治疗不当,慢性劳损或外感风寒潮湿等原因引起的以颈、肩、背部僵硬、发板、酸痛(如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颈背部的疼痛)为主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肌肉及软组织疼痛。有时为非持续性的钝痛,也可为突然性锐痛。发生时间长短不一,疼痛越敏感,疼痛传导区域也越大。本人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背肌筋膜炎是因外伤或慢性劳损而使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局部微循环障碍而致粘连及纤维病变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以肩背部疼痛、头项转侧不利、局部肌肉僵硬等为主要症状,局部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一穴双针刺法是笔者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盛灿若主任医师处跟诊时所学,主要应用于痛  相似文献   

14.
颈肩肌筋膜炎又称颈肩肌纤维织炎、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或肌肉风湿症,多因潮湿、寒冷、慢性劳损等引起的颈肩部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和变性、增生,而出现的无菌性炎症。以颈肩背部酸胀疼痛、僵硬发紧、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中医治疗颈肩筋膜炎取得较大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肩背痛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病症,尤以青壮年女性多见。肩背痛系肩背部肌肉劳损,复感风寒湿邪所致。推法是沿背部经脉逆行而推,有消除壅滞、疏通气血之功效。抓法系用手指抓提皮肤和皮下组织,有消除或缓解背部软组织痉挛,剥离粘连之作用。肩背痛,以酸痛为主,发沉,背屈时疼痛,遇寒冷、潮湿疼痛加重。发病部位  相似文献   

16.
<正>肩胛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通常是由于姿势不良或过度使用肌肉所造成的肩胛背部周肌肉收缩和疼痛。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再加上长期使用电脑、睡眠不足等因素使背部肌筋膜疼痛发病率不断上升,疼痛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放血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颈肩综合征是一种以颈、胸椎关节失稳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疼痛不适甚至颈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穴位注射辅以颈、胸椎手法复位治疗颈肩综合征90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我院疼痛科就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66例;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肩,也叫漏肩风,西医叫肩关节周围炎,老年人中常见,故而得名老年肩。发病原因一般认为肌肉肌腱长时间反复受外力的牵拉,扭转、缺血,寒冷侵袭,肌肉运动失调等。老年肩的常见症状是疼痛。发病较慢,自觉肩部上臂部疼痛,夜间尤甚,患肢呈钝痛。活动或遇冷时疼痛加剧,重者要服用止痛剂,方能止痛。防治方法(一)预防方面: 1.工作与生活中尽量防止肩部周围肌肉之拉伤或扭伤、如发生时要及时彻底治疗、免得延慢治疗而形成老年肩。2.避免风、寒、湿、对肩部之侵袭,致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此病。3.作适当的肩部运动,保持肩背部之  相似文献   

19.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凝肩"、"肩凝症"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男女之比约为1:1.26,发病率为成人的8%~10%,冬春两季为多发季节.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和功能障碍,其次是肌肉萎缩.治疗方法有针灸、水针、推拿、封闭、药物等,尤其针刺疗法,临床运用广,取穴种类多,针刺手法杂,疗效各有千秋,不利于推广普及.本人近几年对肩周炎治治疗作了系统的研究,对有关针刺治疗有切身体会,结合近几年的临床报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灸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冯建国 《中国针灸》1996,16(1):23-24
针灸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冯建国(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66041)颈肩综合征是一种以颈、胸椎关节失稳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疼痛不适甚至颈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病症。我们采用针灸治疗辅以颈、胸椎手法复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